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永樂朝之後的帝王爲何大多壽命不長?哪些原因造成的

明朝永樂朝之後的帝王爲何大多壽命不長?哪些原因造成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仔細翻看大明朝皇帝的生卒年歲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自明成祖之後,明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壽命最短的明熹宗朱由校,只活了23歲,明武宗朱厚照也只不過活到了31歲,明朝皇帝多數都活不過40歲。

如果細列一下永樂之後的帝王,會發現作爲一個還算承平的大一統王朝,明朝皇帝的壽命完全不及格。

明朝永樂朝之後的帝王爲何大多壽命不長?哪些原因造成的

仁宗朱高熾,在位一年,病逝,年48。實封八子,其中四人絕嗣除國。

宣宗朱瞻基,病逝,年38。七子就藩,其中三人絕嗣除國。

英宗朱祁鎮,病逝,年37。僅一子成年。

代宗朱祁鈺,離奇去世,年29。諸子皆早夭。

憲宗朱見深,病逝,年41。十子就藩,其中六人無子除國。

孝宗朱祐樘,從小體弱,終年36。僅一子成年。

武宗朱厚照,落水後身體每況愈下,終年31。無子嗣。

世宗朱厚熜,享年60歲。僅兩子成年,其中一子死於朱厚熜之前。

穆宗朱載坖,病逝,年35歲。僅兩子成年。

神宗朱翊鈞,享年58歲。四子成年。

光宗朱常洛,紅丸案,年39。兩子成年,其中天啓無子,傳位崇禎。

熹宗朱由校,落水生病後服藥身亡,年23。無子嗣。

明朝永樂朝之後的帝王爲何大多壽命不長?哪些原因造成的 第2張

雖說古代人壽命都短,但是如皇帝這樣的地位,享受着最好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按理來說,壽命至少不應該活不過平均線纔對,這其中緣由又是什麼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用齊泰、黃子澄之議削藩,燕王朱棣發起靖難,四載干戈,朱棣成了明成祖。至此,明朝皇帝的命運發生了改變,明成祖之後,明朝的皇帝多數都活不過40歲,有人猜測是因爲朱棣將不好的遺傳病傳給了後代,以至於成祖之後的皇帝命短。

但是,明朝皇帝的短命真的是遺傳病造成的嗎?個人覺得,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此。有兩個理由可以佐證。

第一個理由,古代皇帝本身就短命。從秦始皇開始算起,歷代皇帝生卒皆可考證的有二百零九位,平均壽命只有39歲。明朝皇帝的平均壽命也不過39歲,從這個數據來看,明朝皇帝並不算真正的短命鬼,只是個平均水平而已。

第二個理由,並不是所有人都短壽。從明成祖之後的明代衆皇帝來看,仍然有嘉靖和萬曆活到了近60歲,

也就是說,明朝皇帝並不是真正短壽,他們的壽命只是皇帝平均水平而已,之所以會讓人感覺明朝皇帝短命,只是因爲明朝的兩名祖皇帝太過長壽了,明太祖朱元璋活到71歲,明成祖朱棣活到65歲,有兩位長壽皇帝對比,難免會讓人感覺明朝剩下的皇帝都是短命鬼了。

實際上,翻開中國曆朝歷代的歷史會發現一個特點,很多南征北戰的開國皇帝都很長壽,包括漢高祖劉邦,活到62歲,東漢漢光武帝劉秀,活到63歲,隋文帝楊堅活到65歲,包括明太祖朱元璋活到71歲,等等。

明朝永樂朝之後的帝王爲何大多壽命不長?哪些原因造成的 第3張

這些打天下的皇帝長壽,反而是那些守天下的皇帝們要更爲短命,歸根到底還是因爲久居深宮,缺乏身體鍛鍊而已。而且,又有很多皇帝沉迷酒色,縱慾過度,還有的皇帝追求仙道,時常吞服不明來源的仙丹,包括清朝雍正,這些種種,都是造成皇帝短命的罪魁禍首。

順便說一下,我覺得短命和子嗣不豐非常深刻地影響了明朝的統治和歷史進程。一方面皇帝短命,在位時間短,造成皇權更替頻繁,削弱穩定性。另一方面,短命的皇帝會早就少年皇帝。從洪熙到崇禎,有近一半的皇帝是不到18歲登基,並且有兩度皇帝是幼年繼位。少不更事的皇帝對一個封建國家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從子嗣不豐角度來說,大大減小了儲位可供選擇的對象。正德和天啓無子(天啓只有朱由檢一個選擇,而正德甚至無親弟)而傳位堂弟/親弟,一個造成了後來的大禮儀之爭,直接動搖國本,一個選出了資質平庸,剛愎自用的崇禎,對內無法緩解農民起義,對外沒能勒住南下的胡馬。明朝覆滅非一人之過,但崇禎難辭其咎。共計2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