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順治輔政大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順治皇帝在臨死的時候,順治爲什麼不皇室輔政?順治選擇外姓大臣的原因是什麼?

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代入關之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去世,年僅24歲。在臨終前順治口述遺詔,命第三子年僅8歲的玄燁繼位,即後來的康熙皇帝。並召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入內接受遺詔顧命,順治遺命四人爲輔政大臣輔佐年幼的康熙,那麼順治當時爲何不讓血緣關係更加親近的皇室宗親來輔佐年幼的康熙,而是安排了外姓大臣呢?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多爾袞以及清初時期皇室劍拔弩張的氛圍給順治留下的陰影太深了

順治之所以在臨終時沒安排一個皇室宗親來輔佐年幼的康熙,這主要還是在於清初時期皇室之中劍拔弩張的氛圍以及順治幼年在叔叔攝政王多爾袞的陰影之下成長有關係。

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皇室貴族權力十分大,當時努爾哈赤就是採用王公貴族聯合商議軍國大事制度,而努爾哈赤的子侄分領八旗旗主的位置,因此纔會出現四貝勒輪流執政,十固山貝勒均有參與決策軍國大事的權力,這時期的皇室成員權力非常大,也造成了不少皇室成員十分有野心,比如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第十二子阿濟格、侄子阿敏都很有野心。

這也導致清太祖皇太極繼位之後頗費一番周折才壓制住了這些兄弟們,皇太極先是拉攏四大貝勒之首的大貝勒代善及其兒子們,在代善的支持下皇太極纔打破了四大貝勒平起平坐的局面,改爲獨尊皇太極。

之後皇太極重點打壓比較有野心四大貝勒之一掌管鑲藍旗的堂兄阿敏,緊接着又是打壓四大貝勒之一掌管正藍旗的哥哥莽古爾泰,後來連代善都受到皇太極的打壓,可見在努爾哈赤死後,清代皇族內部有多麼劍拔弩張。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第2張

後來皇太極猝死根本沒有確立繼承人,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和弟弟睿親王多爾袞都出來爭位,最初豪格和多爾袞勢均力敵,雙方僵持不下,而另外兩外有資格決策的王公貴族就是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和努爾哈赤的侄子鄭親王濟爾哈朗,代善和濟爾哈朗都比較偏於擁護皇太極後人繼位,但沒有明確表明由豪格繼位,因此最終多爾袞在權衡利害關係之下,改爲擁立皇太極的幼子年僅6歲的順治繼位。

擁立順治繼位,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聯合攝政,但是不久濟爾哈朗就被多爾袞排擠,被罷免了攝政權力,改由多爾袞的親弟弟多鐸與多爾袞共同輔政,從此清代的大權基本就掌控在了多爾袞手中。

因此順治繼位後一直由多爾袞攝政,多爾袞在世時,順治幾乎就算是多爾袞的傀儡,順治連與生母孝莊太后見一面都要得到多爾袞的批准,還得按時按點受到限制,因此順治在幼年心目中十分痛恨多爾袞攝政專權,也可以說順治是在多爾袞的陰影下成長起來。

一直到順治六年(1649年)多鐸去世和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去世,順治才正式親政。即便在親政之後順治都先被迫追諡多爾袞爲清成宗義皇帝,給其上了帝號。但是很快當初依附多爾袞的蘇克薩哈站出來舉報多爾袞生前罪行,順治趁機對多爾袞的黨羽進行了政治清算,多爾袞被開棺戮屍,並追奪諡號,還廢除了生前睿親王爵位。

多爾袞攝政專權可以說給了順治極大的陰影,也因此順治在入關之後,天下基本已經被平定了,安穩下來,開始着手打擊削弱皇室貴族的權力。

最先開刀的就是多爾袞的同母哥哥阿濟格,在多鐸和多爾袞先後去世後,阿濟格妄圖取代多爾袞成爲攝政王叔,繼續架空順治,不過他的計劃失敗,自己也被順治圈禁,最終被賜死。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第3張

在順治對皇室貴族的打擊之下,八旗旗主的權力也得到了大幅削減。所以多爾袞三兄弟給順治造成的陰影,也使得順治對皇室貴族的不信任,再加之整體清初時期皇室內部爲了爭權奪勢氛圍都十分劍拔弩張,因此這也使得順治在臨終前不敢讓皇室宗親輔政年幼的康熙。

四輔政大臣的選擇其實是順治和孝莊太后共同商議的結果

再看順治安排的四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這四人出身分別是正黃旗索尼,正白旗蘇克薩哈,鑲黃旗遏必隆和鰲拜。四人均出身上三旗。

其實在順治之前清代八旗是沒有上下之分,在多爾袞去世順治親政之後始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所謂上三旗就是由皇帝親自統領的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在順治之前皇帝一直只統領兩黃旗,由於順治十分憎恨多爾袞,因此在多爾袞死後順治將其所統屬的正白旗收歸皇權之下,正白旗旗主多爾袞一系被撤除,由皇帝親自統領。也就是說上三旗的旗主只有皇帝一個人。

順治如此選擇輔政大臣原因也是很簡單,雖然他對皇室貴族所擔任的下五旗旗主權力進行了削弱,但是他始終還是擔心旗主會對輔政大臣在政治上進行影響,畢竟清代的八旗制度使得旗主地位非常尊崇。

同時打壓下五旗,擡高上三旗也是順治強化中央集權的體現,順治在親政之後一直就致力於削減打壓皇室貴族的權力,強化中央集權,所以順治選擇了上三旗出身的索尼等四人爲輔政大臣其實也是合乎當時局勢之中的事情。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第4張

再往下接着說四人的資歷,索尼很早就跟隨父親和叔叔投奔努爾哈赤,他的父親碩色和叔叔希福都是滿洲女真族中精通滿文、蒙文、漢文的學者,知識很淵博,叔叔希福更是皇太極時期的大學士,可以說索尼父親和叔叔加他本人都算是清代的開國功臣。

蘇克薩哈一直是正白旗貴族,在多爾袞攝政期間,他是依附於多爾袞,而在多爾袞死後蘇克薩哈眼見風頭不對,於是蘇克薩哈趕緊見風使舵,主動站出來檢舉揭發多爾袞生前的一些罪行,因此蘇克薩哈獲得了順治的喜愛和器重,得以入內廷成爲重臣。

遏必隆是努爾哈赤的外孫,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之子,他的母親穆庫什是努爾哈赤第四女,遏必隆後來繼承了父親額亦都的爵位,因此成爲重臣。

鰲拜也是自幼就隨父親衛齊和伯父費英東投靠努爾哈赤,他的伯父費英東更是和遏必隆的父親額亦都並稱爲清代開國五大臣。鰲拜作戰英勇,在戰場上更是救過皇太極的命,加之敢於與多爾袞抗爭,因此深得順治喜愛和器重。

而且索尼、遏必隆和鰲拜對順治繼位還立有大功,當初多爾袞與豪格爭權時,勢均力敵,在代善和濟爾哈朗裝糊塗和稀泥時,是索尼和鰲拜與多爾袞據理力爭,揚言如果不是皇太極後人繼位,他們寧遠一死九泉之下追隨皇太極。

當索尼和鰲拜與多爾袞爭論時,遏必隆爲防止多爾袞惱羞成怒統領鑲黃旗大軍駐紮宮廷內外,最終多爾袞在權衡之下,只得放棄了自己登基的想法,改爲擁立皇太極幼子順治繼位,可以說三人對順治繼位有擁立之功。

在多爾袞攝政期間索尼和鰲拜都受到了多爾袞的打擊報復,鰲拜更是險些被多爾袞所殺害,因此順治在肅清多爾袞的勢力之後,對他們是極爲信任和倚重。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第5張

當然,順治能選擇索尼等四人爲輔政大臣,背後也是得到了其母孝莊太后的支持,甚至可以說選擇四人做輔政大臣也是孝莊太后的想法。

根據《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在臨終前召翰林院掌院院士王熙和內閣學士麻勒吉入內口述遺詔,在遺詔寫成後麻勒吉第一時間將遺詔上呈孝莊太后過目,再得到孝莊的許可之後,才按照遺詔執行並對外公佈。

又根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順治駕崩之後,衆朝臣曾經力請孝莊太后垂簾聽政,但是被孝莊太后所拒絕,雖然孝莊太后拒絕了垂簾聽政,可是在索尼等四人輔政期間裁決政務做出決定時都需要先奏請孝莊太后。這也說明了安排四輔政大臣也是得到孝莊太后的認可和支持。

這也是順治和孝莊太后所希望構成的局面,在康熙繼位時,四輔政大臣在順治靈位前發毒誓“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黨羽”,這就是順治和孝莊太后所希望的局勢,那就是輔政大臣不受皇室諸王的影響。

四輔政大臣能在順治死後在中央形成一個以孝莊太后爲主,以四輔政大臣爲輔的統治核心,有孝莊太后在後面鎮場面,這也是順治能在臨死時放心的將年幼的康熙交給外姓四輔政大臣的原因。

但是後來鰲拜一人獨大,專權擅政,這也是出乎順治和孝莊太后意料之外的事。四輔政大臣在康熙繼位之初還能做到以孝莊太后爲主,秉公處理政務。可是隨着索尼年紀老邁精力不足,排名僅在索尼之後的蘇克薩哈和排名最末的鰲拜就產生了矛盾。

蘇克薩哈由於原來依附多爾袞,加之他是靠檢舉揭發多爾袞才獲得晉升,因此索尼和遏必隆也瞧不起蘇克薩哈,資歷淺,威望不足,還是二五仔,這些都是讓蘇克薩哈即便在輔政大臣中地位僅次於索尼,也處處遭受排擠,尤其是索尼老邁之後,鰲拜和蘇克薩哈的矛盾更加凸顯。

四輔政大臣中遏必隆雖然地位顯赫,實際上他能力平庸,一直都是跟在索尼和鰲拜深厚唯唯諾諾,索尼老邁,鰲拜權勢越來越大之後,遏必隆也只能跟着鰲拜隨聲附和。所以蘇克薩哈就成爲了鰲拜唯一需要扳倒的人。

索尼去世後,鰲拜就開始想方設法扳倒蘇克薩哈,不過索尼雖然生前沒有壓制住鰲拜的權勢,但是他在臨死前上書康熙,請康熙親政,建議四輔政大臣還政少年君王,這讓康熙有了名正言順親政的機會。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第6張

但是鰲拜不想還政,在索尼去世後,他還甚至想成爲首輔,可他錯誤地認爲蘇克薩哈是阻礙他專權的人,所以鰲拜在索尼死後立刻除掉了蘇克薩哈,少年康熙當時都瞭解蘇克薩哈雖然有些過錯,但罪不至死,康熙堅決不同意處決蘇克薩哈,最終鰲拜還是矯詔處死了蘇克薩哈。

鰲拜不瞭解的是當蘇克薩哈被他處死之後,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鰲拜專權到連同爲輔政大臣且班次還在他之上的蘇克薩哈都敢矯詔處死,那他豈不是嚴重威脅到了康熙的皇權,這樣的人康熙怎麼能留他,即便康熙不敢動他,孝莊太后也不會放過他。

所以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在索尼第三子索額圖的幫助下,順利剪除了鰲拜,順手連遏必隆也弄了下去,至此康熙徹底親政。

雖然康熙最終有驚無險的剪除了鰲拜,但是這絕對並非順治和孝莊太后的初衷,畢竟他倆誰也預料不到當初忠心耿耿的鰲拜會專權擅政。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第7張

寫在最後

總得來說用外姓大臣做輔政大臣輔佐幼主要比用皇室宗親更利於幼主的皇位穩定,畢竟皇室宗親和外姓大臣兩者的政治地位區別太大了,如果用皇叔攝政的話,權勢過大會容易攬政專權,即便想除掉他也不像外姓大臣這麼好對付。

而且皇叔攝政的話,是以皇帝名義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輔政大臣卻是共同商議,並且還受到孝莊太后的監督制約,再加上順治受到幼年時期多爾袞攝政的陰影,所以他和母親孝莊太后才決定由四輔政大臣輔佐幼年康熙。

不過鰲拜最後能專權擅政卻是順治和孝莊太后都始料未及的事情,也因此自康熙之後清代歷代皇帝再給繼任者留顧命大臣或輔政大臣時,都會考慮得更加慎重,搭配上皇室貴族和外姓大臣共同組合,這樣互相制衡。

順治皇帝對皇室中人不放心嗎 順治爲什麼會選擇外姓大臣輔政 第8張

但是貌似什麼組合在後來也都沒啥大用,因爲只要是顧命大臣或者輔政大臣都會讓繼任皇帝感到威脅,即便沒有實質性威脅,繼任皇帝心裏也不舒服,也會對其進行打壓。

就像雍正臨終時給乾隆留下的果親王胤禮、莊親王胤祿和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四大顧命大臣組合,四人中除了胤禮英年早逝之外,其餘三人後來都被乾隆打壓的很慘。

所以顧命大臣或者輔政大臣不是那麼好乾的,幹得好那是皇帝的功勞,幹不好不但落得罵名,還很可能失去一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