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徵的價值觀念是怎樣的?爲什麼說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魏徵的價值觀念是怎樣的?爲什麼說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徵是唐朝初期名臣,輔佐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是一代名相。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魏徵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魏徵以敢於犯顏直諫而著稱,多次毫不避諱的對時政進行批判,對於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而言,他是“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鏡子。

據《貞觀政要·任賢第三》記載,李世民曾對魏徵真切的評讚道:

“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爲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我(指李世民)當上皇帝后,能夠盡心輔佐、直諫忠言並助我(指李世民)成就偉業而又受到黎民百姓愛戴的人,只有魏徵做到了,自古以來彪炳史冊的大臣也不過如此。

在能臣輩出的唐初,李世民似乎對魏徵情有獨鍾,他對魏徵的高度評價讓許多人把“忠臣”這頂帽子安在了魏徵頭上。但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卻發現,魏徵的人生價值取向並不是成爲一名忠臣。

根據《舊唐書·列傳·卷二十一》記載,魏徵曾在李世民面前說過:

“忠臣,龍逢、比干是也……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

他認爲忠臣是像龍逢、比干那樣的人,這些人雖留下美名,但他們的君主陷入險境、國家淪喪,只不過是空有其名罷了,他還向李世民進言:“願陛下使臣爲良臣,勿使臣爲忠臣”,在魏徵的價值觀念裏,他認爲最有利於國家的是良臣而不是忠臣。

除了價值觀念外,魏徵在實踐活動上的價值取向也不是以忠臣爲標準要求自己的。

01.幾易其主

隋末天下起義風起雲涌,魏徵最先跟隨的主子是李密,他向李密獻過十條計策,但李密往往是“雖奇之而不能用”,僅僅連口誇讚,但從不實行,瓦崗寨漸漸衰落。

公元618年,王世充派兵討伐李密,沒過多長時間,李密便投降了,作爲部下的魏徵也隨其歸降。投入李唐軍營不久,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出現在了魏徵面前。

李密雖然投降了,但李密的舊部徐世勣還擁有着大片領土,他在是否歸順李唐問題上搖擺不定,魏徵“自請安輯山東”,他主動前往徐世勣的駐紮地,並寫了封書信給他,信中主要分析了天下形勢,看完書信不久徐世勣便主動獻城,魏徵的才能自此得到了李唐高層的注意。

魏徵的價值觀念是怎樣的?爲什麼說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幾個月後,由於城池被攻陷,魏徵做了敵軍將領竇建德的俘虜,沒過多久便“署爲起居舍人”,負責記錄竇建德的日常行動及內外大事,有時還會掌管發出的命令,魏徵跟隨竇建德將近三年時間,雖然史書對二人的交流活動並沒有做詳細的記載,但依據常理我們可以推測:魏徵和竇建德的關係比較密切,最起碼要高於平常人,否則魏徵不會在伴隨竇建德左右的“起居舍人”這一職位上幹了三年。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竇建德趕緊援助王世充,不料二人皆被平定。魏徵聽聞消息後,直接“與裴矩走入關”,他沒有選擇任何抵抗,而是和裴矩一起奔向了李唐軍營。

不久後,魏徵便被任命爲太子洗馬,負責教授李建成政事、文理,根據《新唐書·卷二十二》記載,魏徵“見秦王功高,陰勸太子早爲計”,他較早的發現了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之間的矛盾,並建議李建成早點採取行動。

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世民責問魏徵爲何讓他與哥哥李建成心生嫌隙,魏徵不急不慢的回覆道:“太子蚤從徵言,不死今日之禍”,他認爲太子要是聽從了他的建議,李世民就不可能成功。沒過多久,魏徵便被李世民提拔爲了詹事主簿,從此他對李世民有言必諫,正式踏上了一代名臣的鑄就之路。

通過上述梳理我們發現,從李密到竇建德,再從李建成到李世民,魏徵每次更換其主都乾脆、利索,沒有任何的猶豫,他不會單純忠誠於哪一個人,在選擇投靠誰這一問題上,魏徵依據的是現實形勢,在某種程度上講,這是聞風而動,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看,這樣的人不能算作完全意義的忠臣。

魏徵的價值觀念是怎樣的?爲什麼說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第2張

02.講理不講情

在跟隨李世民的日子裏,魏徵充分展現出“危言正詞”的諫臣之風,史書記載“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爲之霽威”,即便李世民發怒,魏徵也不會表現出絲毫的畏懼,最後只好收起君威,這讓李世民感到很難堪。在部分諫言上,魏徵確實把“理”講得過度,忽略了“情”的價值。

根據《舊唐書·列傳·卷二十一》記載,李世民登基稱帝后不久,便“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他對魏徵的器重超過了很多重臣,和李世民討論國家政事時,魏徵的表現往往爲“性又抗直,無所屈撓”,他經常提出不同意見,說話也比較直接,君臣二人的談話基本沒有舒適感。

又據《資治通鑑·卷一九二》記載,貞觀二年的一天,李世民曾在朝堂上當着羣臣的面自誇道:

“人言天子至尊,無所畏憚。朕則不然,上畏皇天之監臨,下憚羣臣之瞻仰,兢兢業業,猶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李世民說完這番深刻的自我評贊後,大臣們連連點頭稱是,魏徵則板着一副臉說道“此誠致治之要,願陛下慎終如始,則善矣”,他認爲李世民的兢兢業業確實是唐朝走向盛世的重要原因,但需要一直保持下去,這是當着羣臣的面直接對李世民進行敲打。

魏徵的價值觀念是怎樣的?爲什麼說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第3張

很顯然,魏徵的有些諫言過於剛直,他也很少考慮說話的場合。李世民的女兒長樂公主出嫁時,他想增加禮數,朝中大臣皆同意,唯有魏徵認爲古制不可逾越,於是據理力爭,李世民只好選擇罷朝。回寢宮後李世民憤怒的說道:“會須殺此田舍翁”,他被徹底激怒。

儘管李世民多次因魏徵的激烈言辭產生負面情緒,但魏徵似乎完全沒意識到這一點,據《貞觀政要·卷二》記載,魏徵曾當着李世民和其他大臣的面說過:

“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指魏徵)之所以敢於直諫,是你(指李世民)引導我這麼做的,要是你不接受我的進言,我根本就不會冒着觸犯禁忌的危險直言不諱。

魏徵的言外之意其實就是:既然想當明君,就要能忍,我說話再難聽也要聽得進去。在魏徵看來,他的直諫是李世民成爲明君必不可少的條件,但他忽略了一點:李世民畢竟是人,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過於激烈的言辭真的會激怒別人,有些諫言其實是能通過一番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效果甚至會超過義正言辭。

古代時期的讀書人大部分以留名青史作爲自己的價值追求,魏徵通過在公開場合給天子以義正言辭的提醒來實現這一追求。《大唐新語·卷十一》對魏徵描述是:

“博通羣書,頗明王霸之術”

而且魏徵是在四十七歲時正式效忠於李世民的,他的很多諫言是在四十七至六十歲時對李世民說的,處於這個年齡段,人的心智早已成熟,魏徵不可能不明白話該怎樣說的道理。

筆者認爲,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只有一個:魏徵有些時候的諫言其實是爲了出風頭。像李世民在大殿上自誇以及想增加自己女兒出嫁的禮數這類事,就算喊破大天,也不過是日常瑣碎。

由於引起君臣雙方衝突的矛盾點較小,魏徵的行爲空間便得以變寬,本來不該提醒的他去提醒,本來沒有必要反對的他去反對,以此在羣臣中彰顯出他的剛直不阿,很大程度上講,這是一種出風頭心理在作祟,不過筆者並不否認魏徵的大部分諫言是語辭懇誠、切中時弊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魏徵的直諫之所以能夠聞名於唐初政治舞臺,主要是因爲李世民的賢明,漢朝王符曾在《潛夫論·明暗》中指出:“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縱觀李世民的一生,他成爲天子後基本上是以“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作爲治政馭臣的價值準繩,魏徵等一幫直言不諱的諫臣因此得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

03.身後迷雲

早在李世民登基稱帝時,李承乾便被冊立爲了太子,但是由於其“不修德業”,李世民漸漸疏遠了他,魏王李泰得到了重視,朝野上下對此事議論紛紛,有些大臣甚至認爲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即將被廢。

爲了消除羣臣猜測,李世民令魏徵“遣傅皇太子,用絕天下之望”,他想通過讓魏徵擔任李承乾德老師來打消大臣們的疑慮,李世民在朝堂上當着羣臣的面評價魏徵道:“當今朝臣忠謇,無逾魏徵”,在李世民的心中,當時朝野上下的臣子沒有比魏徵更加忠誠的了,這種褒獎在唐朝歷史上實爲罕見。

魏徵的價值觀念是怎樣的?爲什麼說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第4張

除了口頭稱讚外,李世民也很關心魏徵的生活,得知魏徵家裏沒有像樣的房子,李世民便“爲小殿,輟其材爲徵營構,五日而成”,他把爲自己建造小殿用的木材拿出一部分爲魏徵修建房子,房子建成不久,魏徵便撒手人寰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爲魏徵治喪期間,“太宗親臨慟哭,廢朝五日,贈司空、相州都督”,天子不僅親自參加了葬禮,而且還當着衆人的面爲其流淚痛哭,這種哀榮實屬難得。魏徵出殯時,李世民更是“登苑西樓,望喪而哭,詔百官送出郊外”,還親自爲魏徵書寫了墓碑碑文。

誠然,魏徵在李世民的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着一些作秀成分。由於魏徵有才能並敢於直諫,他很早便在初唐政治舞臺上聞名於世了,也正是由於有魏徵這樣的諫臣存在,李世民的明君形象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正所謂“主明臣直”,二人之間堪稱君臣關係的典範,爲此魏徵生前大諫特諫,魏徵去世後李世民大哭特哭,這對光輝的君臣關係形象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然而這種關係卻經歷了急速滑坡。

魏徵去世後不久,太子李承乾謀反,侯君集等人響應雲集,不料事情敗露,李承乾被貶爲庶人,侯君集直接被處死,於是一個可怕的猜想浮現在了世人眼前:魏徵生前是李承乾的老師,他也曾在李世民面前舉薦過侯君集有宰相之材,這兩個人均在他去世後謀反了,魏徵生前是否參與了這次謀反的策劃?

根據史書記載,李承乾謀反事件發生後,李世民“始疑徵阿黨”,他開始懷疑魏徵生前結黨營私、心懷不軌,接着便取消了自己女兒衡山公主和魏徵長子叔玉間的婚約,魏徵的墓碑也被他下令推倒了,一代諫臣美譽似乎就此被抹去了。

公元645年,李世民率唐軍親征高句麗,高句麗有四萬多士兵被斬首,唐軍還繳獲了大量的馬、牛等物資,但高句麗依然沒有被徹底征服,李世民深感悔恨,仰天長嘆道:“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他認爲如果魏徵還在的話,自己這次御駕親征一定能徹底拿下高句麗,緊接着李世民便組織一幫臣民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接着又爲他重新立起了墓碑,一代諫臣典範就此被重新樹立起來並流芳百世。

魏徵生前是否參與謀劃李承乾等人的謀反我們不得而知,但李世民因爲這件事對魏徵生起懷疑之心卻是事實,而且還推倒了他的墓碑。筆者認爲,以李世民的聖明,如若不是在八九不離十的確定情況下,他是不會做出如此舉動的,但由於史料對相關內容的記載較少,所以不敢妄論,其中真相自由廣大讀者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