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泰定帝?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後世如何評價泰定帝?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即泰定帝,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位大汗。。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元裕宗真金之孫,元顯宗甘麻剌之子。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早年承襲父親的晉王爵位,鎮守漠北,1323年發生南坡之變,元英宗被弒,晉王也孫鐵木兒被擁立爲皇帝,改元“泰定”。他在位時政治上未有太大變動,國家大體穩定,但元朝已進入多事之秋。1328年,也孫鐵木兒去世,死後發生皇位之爭,他的從侄圖帖睦爾(元文宗)奪取了他的兒子阿速吉八的皇位,他也被視爲“自立”的非法君主,沒有得到漢文廟號、諡號與蒙古汗號,一般以其第一個年號而通稱爲“泰定帝”。

人物評價

時人王沂作詩曰:“泰定開皇極,文星拱北辰。雍容治安策,宥密老成人。廟算推先覺,天聰斷若神。百年興禮樂,一德會君臣。超漢開東觀,歸周盡逸民。”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評價:“泰定之世,災異數見,君臣之間,亦未見其引咎責躬之實,然能知守祖宗之法以行,天下無事,號稱治平,茲其所以爲足稱也。”

後世如何評價泰定帝?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明朝人胡粹中修《元史續編》的評價:“泰定在位五年,大水旱蝗無歲無之,而又天變於上,則太白經天、白虹貫日、雨土風雹;地變於下,則山崩海溢、地震河決,曾弗之恤,而日事宴樂,新作棕殿,造玉御牀,制金寶蓋以貯舍利,屢興工功,營建塔寺以祈福,福何自而至哉?於是饑饉連年,而募民納粟,盜賊並起而立格招捕,民瘼日滋而分道遣使宣撫,宋本言事不報,張珪上疏不從,所謂本之則無如之何者也。享年不永,固其所宜,然國勢衰削,亦自此矣。”

明朝人何喬新的評價:“泰定自藩邸入纂大統,嗣位之初首開經筵,……斯亦可謂賢矣。使是君也,果能始終此心,始終此學,則其所就,豈不爲一代賢主哉?奈何崇儒不如崇帝師之隆,信道不如信梵唄之篤,故終不足以成其德而推諸治也,可勝嘆哉!”

清朝魏源修《元史新編》的評價:“一代統緒之傳,有正統即有公論,豈一時私意所能顛倒磔裂者哉!世祖明孝太子早卒,皇孫成宗立,追諡裕宗。成宗本裕宗第三子,其同母二兄,一爲晉王甘麻剌,一爲懷王答剌麻八剌,本無嫡庶,而晉邸居長。成宗崩後無嗣,晉王之子泰定帝即可嗣立,乃因仁宗自懷慶入,先靖內難,迎立其兄懷寧王於漠北,是爲武宗。所謂先入關者王之,非晉王子不當立而必立懷王子也。及再傳至英宗遇弒,晉王復出自漠北入靖內難,討賊嗣位,是爲泰定。與武、仁之事相埒,非武、仁有功宗社,而泰定無功也。泰定踐阼,即以和林兵柄授周王使代己任,屢通朝貢。又召懷王自海南入朝京師,錫封藩國,移近江陵,屢賜金幣,是泰定於文宗兄弟有德而無怨也。泰定太子冊立已五載,父終子繼,名正言順,懷王、周王安得入幹大統乎!若謂武、仁當日原有傳位周王,嗣及英宗之約,則仁宗實背約在前,可以責仁宗,不可以責泰定也。乃文宗篡立之詔,謂泰定以旁支入繼,正統遂偏,甚至誣其與賊臣鐵失潛通陰謀,冒幹寶位,追毀晉王顯宗廟室。烏乎!以討賊之主,而誣以通賊之罪,是何言哉?若謂武宗二子爲人心所歸,泰定當舍子而傳侄,則何以天曆頒詔至關中、至四川、至遼東,皆焚書斬使,起兵拒命,則人心歸泰定之子,而不歸武宗之子,明如星日。是則燕帖木兒之爲逆臣,懷王之爲逆立,亦明如星日,固不待魯桓弒隱奪國,已無所逃於《春秋》之責,況欲寬其罪於中途弒逆之後哉!斯非難定之案,而數百年尚無定論,請斷之以折曲沃桓叔之徒假託正誼者。”

後世如何評價泰定帝?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第2張

清朝史學家曾廉《元書》的評價:“周太王以國傳王季,設季而無後,則泰伯之子孫遂不可以復承周祀乎?美哉晉王之讓,而泰定之立,亦不可不畏之正也。上都告變,惜已無及,然大節亦明矣。故諸兇遷官非有他也,倉卒之間,形格勢禁,度權力未足以制其命也。榮寵以誘之,俾喜而懈,稍緩須臾,成備而出,而疾雷不及掩耳矣。嗚呼!此帝之所以爲權,然豈不果哉?至後紀綱弗振,由不納張珪、宋本之言,而亂是用長也,累受佛戒,亦樑武之儔乎?”

軼事典故

泰定二年(1325年),陝西黃帝陵軒轅廟西院保生宮發生火災後,泰定帝親自下旨保護黃帝廟宇,嚴禁破壞黃帝廟宇建築設施,禁止砍伐柏樹林木,並下令着專人看守保護(見軒轅廟內碑廊《元泰定二年聖旨碑》),這個聖旨是現存最早的保護黃帝陵廟的法令。軒轅廟內碑廊元朝《聖旨碑》,泰定二年(1325年)刻,聖旨全文如下(□表示文字模糊不清):

皇帝聖旨,制陝西等處行中書省,據道人羅德信狀告:

西安路中部縣住持道人,伏爲狀告,本縣東古蹟保生宮軒轅黃帝殿宇一處,並北山橋陵一所,迄今異代,每年春秋官降錢數□□□等。不畏公法之人,執把彈弓、吹筒,輒入本宮,採打飛禽,掏取雀鳥,將飛檐走獸損壞;又有愚徒之輩,潑皮歹人,齎夯斧具,將橋陵內所長柏樹林木砍伐等事,乞禁治,得此檢會到,欽奉聖旨節,該和尚、先生、也裏可溫、答失蠻人等□□□□□祝延□□□聖壽。但屬宮觀寺院裏底田地、水土、竹葦、碾磨、□林,解典庫,浴堂店□□□揀什麼□休差要者,鋪馬祗只應休着者,地稅、商稅休與者□□□咱每明,降下聖旨,無得推稱。着諸邑授下氣力要呵休與者,別了的人每不怕那什麼欽差,除欽遵外,今據見告省府,給榜文常訓,張掛禁約,無得似前騷擾。如有違犯之人,許諸人捉拿到官,痛行斷罪施行,須議文字者。

右榜省諭,各令通知。

榜示

泰定二年六月八日

西蜀瑩明子成善璋書

白水縣樊裕刊

後世如何評價泰定帝?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第3張

元泰定帝所頒發的保護黃帝陵廟的聖旨與許多散落各地其他元代聖旨碑一樣,既沒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官八股,也沒有古奧的文言文,而是使用當時的白話,並不時夾雜着漢字假名的蒙古語。也許就是採用這樣較通俗易懂的行文,以便讓百姓更易知曉。

這篇碑文距今已有六百八十多年,現保存在黃帝廟碑林裏,這是中華民族在六百多年前頒發的第一份保護黃帝陵(廟)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