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大臣崔融簡介:曾以修《則天實錄》功勞,封清河縣子

唐朝大臣崔融簡介:曾以修《則天實錄》功勞,封清河縣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崔融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齊州全節(今山東濟南市章丘區 )人。

初應八科制舉,皆及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李顯爲太子時,崔融爲侍讀,兼侍屬文,東宮表疏多出其手。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封中嶽(嵩山),見崔融所撰《啓母廟碑》,深加讚美;封禪畢,又命崔融撰《朝覲碑》。遂由魏州司功參軍擢授著作佐郎,轉右史。聖歷二年,授著作郎,兼右史內供奉。聖歷四年遷鳳閣舍人。久視元年(700年),惹怒寵臣張昌宗,貶爲婺州(治今浙江金華)長史。不久,又召爲春官郎中,知制誥。長安二年(702年),再遷鳳閣舍人。翌年,兼修國史。此時有司正議稅關市,主張凡行人盡徵之。崔融以擾民太甚、或致騷動爲由,上疏反對,主張只稅商賈,不稅行人。武則天從其議。長安四年,任司理少卿,仍知制誥。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廣招文學之士,崔融屈節佞附。張易之被誅後,崔融貶爲袁州刺史。不久召拜國子司業,兼修國史。中宗神龍二年(706年),以預修《則天實錄》功勞,封清河縣子。

唐朝大臣崔融簡介:曾以修《則天實錄》功勞,封清河縣子

崔融爲文華美,當時無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筆,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寶圖頌》、《則天哀冊文》尤見工力。作《則天哀冊文》時,苦思過甚,遂發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讀之恩,追贈爲衛州刺史,諡號“文”。

人物生平

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齊州全節(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人。初應八科制舉,皆及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中宗李顯爲太子時,崔融爲侍讀,兼侍屬文,東宮表疏多出其手。

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封中嶽(嵩山),見崔融所撰《啓母廟碑》,深加讚美;封禪畢,又命崔融撰《朝覲碑》。遂由魏州司功參軍擢授著作佐郎,轉右史。

聖歷二年,授著作郎,兼右史內供奉。聖歷四年遷鳳閣舍人。

唐朝大臣崔融簡介:曾以修《則天實錄》功勞,封清河縣子 第2張

久視元年(700年),惹怒寵臣張昌宗,貶爲婺州(治今浙江金華)長史。不久,又召爲春官郎中,知制誥。

長安二年(702年),再遷鳳閣舍人。翌年,兼修國史。此時有司正議稅關市,主張凡行人盡徵之。崔融以擾民太甚、或致騷動爲由,上疏反對,主張只稅商賈,不稅行人。武則天從其議。

長安四年,任司禮少卿,仍知制誥。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廣招文學之士,崔融屈節佞附。張易之被誅後,崔融貶爲袁州刺史。不久召拜國子司業,兼修國史。中宗神龍二年(706年),以預修《則天實錄》功勞,封清河縣子。

個人作品

崔融爲文華美,當時無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筆,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寶圖頌》、《則天哀冊文》尤見工力。作《則天哀冊文》時,苦思過甚,遂發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讀之恩,追贈爲衛州刺史,諡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