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隋唐大運河的歷史簡介 隋唐大運河是誰修建的

隋唐大運河的歷史簡介 隋唐大運河是誰修建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唐大運河(公元605年)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以洛陽爲中心,南起餘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隋朝開鑿全長2700公里,成爲現今的京杭大運河。

  概況

  隋唐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隋唐大運河的歷史簡介 隋唐大運河是誰修建的

  隋唐大運河,以東都洛陽爲中心,西沿廣通渠達大興城長安,北由永濟渠達涿州、南經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達江都、餘杭

  後經元朝取直疏浚,全長1794公里,成爲現今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大運河不少河段,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自清末改漕運爲海運,大運河纔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

  隋代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目前的中國渭河平原,尤其是中原地區,在平定南陳期間,爲了運兵南下,開始修建運河。待開皇九年(589年)三月平定南陳後,爲了將江南的糧食和紡織品運送到北方,又陸續開鑿了數條運河。最終形成洛陽爲中心,首尾相連的幾條運河。

  背景

  文化交流

  黃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搖籃,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它的中下游中原地區是古代經濟、文化、科學最發達、最昌明的區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爲活躍的所在。黃河自西向東的流向,便於東西橫向聯繫,而不便於南北縱向的聯繫,縱向經濟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響,黃河以北不乏富饒之地,黃河以南的東南沿海更是物產豐富之地,但長期得不到開發,這種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我們的祖先明智地覺察到這個問題,從而產生開鑿南北縱向的人工河的願望。

  軍事需求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封建統治者爲鞏固政權,戰事頻繁,征伐不斷,爲保證軍事行動所需之大量糧草的運輸,在水運上佔有主導地位的年代,溝通南北水運,開鑿運河無疑對軍事行動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見,大運河的開鑿,主要是爲了當政者便於鞏固和發展自己的政權,而軍事行動和經濟開拓則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時,也有着追隨帝都的屬性。

  修建基礎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據記載,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爲了進攻齊國,運兵運糧,徵調大批民夫,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一條運河,叫做“邗溝”。這就是後來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的一段。

  兩漢至南北朝時期,相繼修建了一些渠道。這些渠道雖然斷斷續續,卻使大運河的開鑿,在江南和中原地區初具規模了。隨着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局部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尤其江南地區在全國經濟生活中越來越佔重要地位,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爲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隋統一中國後,人民得到安定的社會條件從事生產,社會經濟逐漸恢復。隋文帝於584年命宇文愷率衆重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但是,大規模的修造,還是在隋煬帝楊廣上臺以後。

  歷史沿革

  京杭大運河的稱謂,是元朝以來以北京爲首都的裁彎取直改道後形成的運河,其稱謂是元朝以後的運河。但在大運河的整個形成期間,僅是一個歷史階段,也即大運河的最後階段。

  於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89年,下令開鑿會通河。這條河北始臨清,南到東平路(今山東境內)的安山。又從北京到通縣間開了一條通惠河,與原有的舊河道溝通。這樣一來,由杭州到北京,就可以不繞道洛陽,直接到達。而隋朝開掘的部分河道由於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漸廢棄了。

  元朝開鑿的河道,稱之爲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較隋朝大運河大幅度東移,依然是連通北京和杭州,卻只有1794公里,比隋大運河縮短近800公里。這就是所看到的大運河。

  早期開鑿

  大運河開鑿的初始階,是爲公元前486年的東周春秋末期。當時統治長江下游一帶的吳王夫差,爲了北上伐齊,爭奪中原霸主地位,調集民工,開挖了自今揚州向東北,經射陽到淮安入淮河的運河。引長江水入淮河,溝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河流,全長170公里,成爲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

  如果說,京杭大運河是一半乾涸,一半有水,那麼,隋唐大運河則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隋朝的首都是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修運河由揚州出發,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經河南的東北部,入黃河流域,到達洛陽,此爲下半部;然後向東北走,經河北東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爲上半部,合起來整體上走“之”字。

  形成

  公元587年,隋爲興兵伐陳,統一中國,從今淮安至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採取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的取直整治。大運河的形成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是隋煬帝時期開鑿的大運河。

  隋煬帝楊廣即位,爲鞏固國家統一,更好的控制江南地區,使長江三角洲地區豐富的物資爲中央政府掌握,更由於隋中央政府對江淮經濟的依賴,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離開京都長安,到洛陽考察。605年即力排衆議,下令着手兩項重大工程:一是將首都由長安遷往洛陽;二是徵調民工百萬,由傑出工程專家宇文愷主持,開鑿大運河。主要是開通通濟渠和永濟渠。

  用200多萬民工挖通濟渠,連接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接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

  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到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重開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2700公里,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通濟渠於公元605年開鑿。分東西兩段: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洛河和谷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引黃河後,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河。

  永濟渠於公元608年開鑿。利用沁河、淇水、衛河水源,引水通航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涿郡(今北京)。

  610年,繼開江南運河。開通揚州、鎮江至杭州段,長400公里。這樣,從首都洛陽到江都、到浙江杭州全長1700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暢行無阻。

  以京都洛陽爲中心,東北抵涿郡,東南至餘杭,全長2500公里。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並把京師、東都、涿郡(幽州)、浚儀(汴州)、樑郡(寧州)、山陽(楚州)、江都(揚州)、吳郡(蘇州)、餘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聯綴在一起,從而加強了各地區間的聯繫。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它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溝通中國南北和東部、中部的水運大動脈已經形成。

隋唐大運河的歷史簡介 隋唐大運河是誰修建的 第2張

  隋唐大運河今景

  這條運河運營了五百多年,歷經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運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後,在北京建都,將大運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陽、西安,縮短了九百多公里,又運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後來的各個朝代,從維護統治階級切身利益出發,都繼續使用和修築了大運河。而在這條水運大動脈中位於洛陽盆地的洛河,則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她是這條大動脈的核心,隋都洛陽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御河。同時也是千年古都洛陽之御河。

  唐朝時,對運河作過一些修整。如於公元742年在三門峽以東,人們在岩石中曾開鑿一條渠道,爲“天寶河”。到了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在洛陽立德坊南營建新潭:“天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填河路,商旅貿易,車馬填塞。”那時,“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在洛河上是“漕船往來,千里不絕”。

  由於大運河的通航,促進了中國南北經濟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了沿岸經濟的繁榮和城市的興起,運河沿岸逐漸形成了名城蘇州和杭州,造船工業基地鎮江和無錫,對外貿易港口揚州、江都等重要城市。

  北宋時期,首都在開封,洛陽爲西京。洛河水運仍很發達,是洛陽、陝西、河東向汴梁運貨的交通樞紐。

  改道

  元代以後,國都變遷到北京。隨着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依然使用隋運河。航運的目標也由洛陽轉到了北京,然而,隋運河就縱貫南北來說,並不很直,而中洛陽偏西,實際上是拐了一個大彎子。這條航線費時費工,運價也高。忽必烈因而意識到,只要開出一條直通南北的河道,就是一條最快捷、最經濟、最有效益的人工長河。

  元代便對大運河進行了裁彎取直的大改道,縮短航運里程900公里,形成了自元代以來的京杭大運河。

  組成部分

  通濟渠(汴渠)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開鑿了鴻溝,又名蒗宕渠(即浪蕩渠),亦曰汴渠。漢魏時期又開鑿了陽渠、疏浚整修了汴渠。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徵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後百餘萬”開通濟渠。隋朝通濟渠是將汴渠、陽渠疏浚而成的。汴渠(蒗宕渠)是通濟渠的主要渠身。

  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谷、洛二水繞道今洛陽城南及城東,經偃師縣和鞏縣之洛口而入於黃河,此段河道是舊有的陽渠道。通濟渠的上段是疏浚東漢所開鑿的陽渠故道而通到黃河的,然後再沿黃河的自然河道至板渚引黃河水入汴渠而達於淮。

  邗溝(山陽瀆)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下令開鑿了連通長江和淮河之間的運河。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吳邗溝自今揚州市東南邊的古邗城之下起,城下掘深溝,引長江水北流,運河向北穿行於武廣湖(今武安湖)和陸陽湖(今洋湖)之間,東北入博芝湖,繼而入射陽湖,最後由射陽湖入今淮安東北五里的北神堰合淮水。

  邗溝溝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河流,成爲隋唐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東漢順帝時期,陳敏修理邗溝,另開新道,由江都經樊良湖改道津湖,再由津湖直接由末口入淮,避免了射陽湖的風濤之險,給漕運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年)徵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隋煬帝所開邗溝(山陽瀆),正是利用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邗溝疏浚而成的。

  永濟渠

  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永濟渠也是利用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河道與自然水道疏浚而成的。自今河南武涉至汲縣一段,用沁水、清水(即衛河)疏浚而成;自汲縣至館陶一段,基本上是利用曹操遏淇水入黃河古道白溝而成;在館陶與滄州一段,是部分地利用了漢代屯氏河和西漢大河故瀆而成;滄州至涿郡,又部分地利用漳水,至獨流口則與漳水別而另闢新道,與漯水相接,經漯水到達涿郡。

  江南運河

  江南運河的開鑿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吳國開通了從今江蘇到長江的運河,從蘇州的北門起,向西北穿過漕湖,經太伯瀆與江南運河而上,再經陽湖北行,入古芙蓉湖,然後由利港入於長江,以達於揚州;秦朝開鑿丹徒曲阿,開鑿了從今鎮江至丹陽的運河。也就是《南齊書》卷十四《州郡志》所說的“丹徒水道入通吳、會”。丹徒水道正是江南運河所經路線。江南運河在秦始皇時已經初具規模。

  西漢武帝時,在吳江南北沼澤地帶開河,南接杭嘉運河,基本上接通了蘇州至嘉興的運道;六朝建都南京,又修整、開鑿了運河和堰埭。東晉初年,因鎮江附近運河水淺,還修築了丁卯埭平水堰,以平衡水位。爲避長江風濤之險,孫吳開鑿了破崗瀆。至蕭樑,破崗瀆廢,另“開上容瀆,在句容縣東南五里,頂上分流,一源東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瀆西流入江寧(今南京)秦淮。”陳時,又修破崗瀆。

  隋代的江南運河,只是在六朝以來所開鑿的江南運河的基礎上加以疏浚而成的。大業六年(610年),隋煬帝下令開江南江南運河(即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至餘杭(今浙江杭州),全長八百餘里,廣十餘丈。隋煬帝所開的江南運河是將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河道加以疏浚而成的。

  主要作用

  溝通南北水運

  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在古代,陸路長途遷移,只能靠騎馬、坐牛車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動十分艱難和緩慢。但是人類早就有認識,水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坐船過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載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許多。

  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劃,或揚帆,或做水閘提升下降,可以日行數十里甚至百里,真是一種人類行爲的飛躍。船大,可運兵,可運馬,可運糧食,可運草料,可運煤炭,可運石材,花樣多了,大大拓寬了人類的活動空間,以致可以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的國家行爲。

  不過,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的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東,南北則不行。隋煬帝決定挖鑿南北大運河,乾脆把東西南北都用水連起來,組成水網,把幾大自然水系(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變成一個大水系,豈不是一盤大活棋?有了大運河,他可以把整個中國國土真正地完整地納入自己的王權範圍,宛如揣在自己的懷中,牢牢地屬於自己。在過去的歷史上,還沒有一位帝王這麼做過。這是空前的。

  繁榮兩岸城市

  隋唐大運河的開通一下子誕生了幾十座沿河的繁榮城市。先有河,後有城鎮,後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純屬拔地而起,這不得了。

隋唐大運河的歷史簡介 隋唐大運河是誰修建的 第3張

  隋唐大運河

  大城,意味着人口的相對集中,意味着人才的聚集,而且因需要而都有分工,有搞運輸的,有搞搬運的,有收稅的,有管理的,有造船的,有搞倉儲的,有搞貨物集散的,有做買賣的,有旅店,有飯店,有美人街,有唱戲娛樂的,還有學校一類的機構,總之,越聚越多,名氣也越傳越遠,終成氣候,在歷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記憶。大運河就是城市的催生婆,而且多子多福。

  隋代大運河造就了當時的中心大都市:長安、揚州、杭州、涿郡(今北京)這樣世界級大都市。

  南北文化交流

  隋唐大運河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促進民族融合

  幾大水系的串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與交流以及中外的國際交流。大運河彷彿爲絲綢之路接上了手腳,一方面把地中海周邊和中亞的文化和中國內陸的文化鏈接了起來,輻射開來,另一方面,把北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漢族文化鏈接了起來,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生成、鞏固和壯大。此兩者的文化大交流因隋代大運河的挖鑿而在後代大放異彩,結出具有深遠影響的豐碩成果。

  經濟快速發展

  隋煬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開元之治和宋代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隋朝雖短,可是換來了唐朝的長治久安。隋代大運河基礎打得好,唐朝在政策上稍做調整,立刻結出好果,無意中爲辯證法的勝利增添了輝煌的一例。

  運河現狀

  北段敗落

  有的河段併入了後來的京杭大運河,主要是一頭一尾,如長江以南的江南運河和山東臨清以北的永濟渠的中北段,都在地表之上,看得見摸得着。而且古邗溝和江南運河至今都呈現水量充足、運輸繁忙的景象。有的河段則被廢棄,主要是黃河以北的永濟渠的上中段。

  經專家考察,得知廢棄的時間下限居然是很近代的事,即三十多年前。這段河叫衛河,河道居然整體都在地表上,很易找着。可悲的是這段已有1400多年曆史的隋唐大運河的上半段,在被廢棄之後並沒有得到保護,反而成了污水道髒水溝,遭到嚴重污染,許多地方成了“龍鬚溝”,慘不忍睹。主要污染源是河南焦作、新鄉一帶的工業廢水和河北省段沿岸的工業和生活垃圾。

  據當地老船工和漁民回憶,上世紀70年代水量充足時,衛河一直都有貨船通行,由河南鶴壁以北直抵天津,運石運貨還通暢無阻。曾幾何時,由於公路鐵路的興起,加上水量不足,隋唐大運河北段竟迅速敗落,其慘狀真是令人痛惜和難以想象。

  深埋地下

  由於黃河在歷史上有若干次大的水患和河道遷移,大運河故道被黃沙淤泥埋在地下。這部分的長度也很長,大體在隋唐大運河下半段,即在河南和安徽境內。這部分在極個別的地段,如在安徽省宿州市泗縣長溝鎮,就有一段依然有水的運河故道,長達25公里。

  除此之外,在絕大部分下半段中,在地表上隋唐大運河故道已蕩然無存,什麼都找不到了,只能靠考古挖掘來證明它的存在。

  遺址

  隋唐大運河的遺址大體分兩種:一種是在地面上,如沿岸的古城、古佛;另一種是在地下,是考古挖掘出來的古橋、古碼頭、古倉窖和古瓷器。前者中的古城牆,如河南鶴壁市的黎明鎮,古佛如鶴壁市大伾山的北魏大佛,這些鳳毛麟角的地面運河遺蹟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是因爲所在地勢較高,或者根本就在小山上。其餘遺蹟則全在地下,所有的重大發現都是考古的成果。

  其中最令人驚奇的首推古糧倉的發現。上世紀70年代,在洛陽市東北市區一個鐵路單位的院子裏挖出了一口古窖,非常大,口徑12米,深10米,是在黃土地下挖鑿而成的深坑,裏面可以儲存糧食。出土時,這口古倉中真發現了大量糧食,已經半炭化,一層一層的。這口古倉的位置經考古證實是挨着一個漕運碼頭的,在一條寬逾百米、深12米的河渠旁。可見古糧倉是因運河而建的。

  現已探明,這樣的糧倉一發現就是一羣。在地圖上看,排列有序,呈極規矩的圍棋棋盤狀,明顯是人工設計好的。此處倉址整整齊齊排列着四百多坑,一口倉坑可儲糧250噸,總儲存量可達十萬噸以上。

  更可喜的是,倉中還發現了石碑,相當於當時的文書檔案,記載詳細之極,如糧食來自何方,上面說此倉糧食來自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準備幹什麼用也有記載,除了供民、官、軍用之外,還是賑災的儲備糧。石碑上對糧倉的管理人員的分工有記載,誰過秤,誰記錄,誰封倉,誰監管,誰值日,誰是總管,等等,全都有名有姓,多達十餘項,上了石頭,實在驚人。

  可見這是一座正規的官倉。這個倉叫含嘉倉。和它相當的,已發現的還有洛口倉、河陽倉、回洛倉、太倉、黎陽倉、山陽倉,等等。

  瓷器之路

  歷史文獻上記載的赫赫有名的洛陽天津橋、開封州橋都被發現了,它們都是運河上的大橋,都在市中心,工程宏偉,設計精美,爲運河當年船來人往的繁華景象提供了鐵證。專家對開封的州橋就其一孔橋洞做了實測之後,又埋回土中。顯然,這是一個地下大遺址博物館的好坯子,在市中心。

  還有碼頭遺址的重大發現,1999年在安徽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柳孜村做過一次隋唐大運河遺址考古挖掘,挖出了一處石質的碼頭遺址,挖出了一段運河部分河牀,下面有八艘唐代沉船,還有幾十噸瓷器的殘件,其中罕見的瓷器珍品有1200件,被確定爲唐宋全國各大瓷器窯口的遺物。大運河經過這次考古挖掘又獲得了一個新的稱謂:瓷器之路。

  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隋唐大運河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華北平原和東南沿海地區,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巨大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在內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爲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