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伍子胥爲吳國成爲強國做出貢獻,爲何被吳王夫差賜死?

伍子胥爲吳國成爲強國做出貢獻,爲何被吳王夫差賜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伍子胥本是楚國貴族,父親與兄長都被楚平王殺害後,不得已逃到吳國,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成爲朝中重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隨後的十多年裏,伍子胥協助闔閭打敗楚國,降服越國,吳國儼然成爲當世強國,最後一步便是北上稱霸中原。

讓人奇怪的是,作爲百官之首,伍子胥居功至偉,理應享受榮華富貴,可是他卻被吳王夫差賜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伍子胥爲吳國成爲強國做出貢獻,爲何被吳王夫差賜死?

伍子胥逃到吳國時,公子光還只是將軍,兩人私交頗深。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要殺吳王僚自立爲王,卻又不說破此事,而是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自己則歸隱田野。

《史記》有記載,“闔閭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爲行人,而與謀國事。”

闔閭即位後,賦閒在外的伍子胥得以重用,之後確定先破楚國,後降越國,再北上中原爭霸。

經過六年的疲楚之戰,公元前506年,吳國攻陷楚國郢都。公元前494年,夫差大敗越國,勾踐進入吳國爲奴。

打敗楚國,收服越國,按照既定策略,吳國下一步便是北上爭霸中原。

公元前489年,吳王夫差聽說齊景公去世後齊國大臣爭奪權力,新立之君又幼小無勢,於是以此爲藉口興兵北伐齊國。

《史記》有記載,“吳王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

大多數臣子都贊同這個決議,伍子胥卻很清醒,他認爲應該放棄攻齊,先伐越國。

因爲齊國只是一塊疥癬之地,隨時可以北伐,越國卻是心腹之患,隨後可能在背後捅刀子。

更關鍵的是,勾踐對百姓很好,與他們同甘共苦,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伍子胥爲吳國成爲強國做出貢獻,爲何被吳王夫差賜死? 第2張

可是夫差不聽,他認爲伍子胥老了,多慮了,越國已經是過去,勾踐被改造成奴僕,所以不需要對越國有什麼擔心。

事實上,吳軍的戰鬥力相當強大,在孫武的統帥下擊敗齊國軍隊,俘虜了齊國的高、國氏。

這一戰在國際上起了連鎖反應,打敗齊國,就懾服了它周邊的諸多小國,比如宋國、魯國、鄒國。

夫差沒有聽伍子胥的意見,卻打了大勝仗,他認爲伍子胥就那麼一回事,從此越來越少聽伍子胥的計謀。

夫差在齊魯打了勝仗,勾踐帶着越國羣臣朝拜吳王,並獻上貢禮,吳國羣臣都很高興,只有伍子胥不高興。

他看到越國人如此,心裏愈發感到害怕,引經據典再次勸諫吳王要防備越國。

這時候夫差的心境與往不同,齊魯之戰的勝利,堅定他北上爭霸的決心,伍子胥老了不中用,在他心中逐漸邊緣化。

在這種情況下,伍子胥越反對,夫差就越反感他,爲了讓耳根子清淨些,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齊國。

伍子胥爲吳國成爲強國做出貢獻,爲何被吳王夫差賜死? 第3張

此時的伍子胥對夫差已經失去信心,他認爲吳國的末日就要來了,因此在返吳之前,把兒子託付給齊國重臣鮑牧。

《史記》有記載,“乃屬其子於齊鮑牧,而還報吳。”

越國大夫文種向吳國借糧,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依然借給了勾踐,這令伍子胥非常失望,感嘆“再過三年,吳國必將成爲一片廢墟。”

事後,伍子胥覺得自己再無價值,因此想要自殺,幸好夫差得到消息後阻止了。

然而沒多久,伯嚭乘機進讒言,說伍子胥把兒子送到齊國,顯然有謀反之心。就這樣,伍子胥自殺身亡,一代忠臣就這樣去世了。

一個功勳重臣落了個如此下場,有兩大原因。

從外因來說,闔閭與夫差有本質的不同,前者生活節儉還與百姓同甘共苦,後者不僅奢華,而且還剛愎自用;

從內因來說,伍子胥有性格缺陷,爲人剛暴,仇視一人卻戕一國,導致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伍子胥死亡後,孫武也離開了朝堂,夫差身邊再無勸諫之人,吳國逐漸走向滅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