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關於于謙的評價如何?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歷史上關於于謙的評價如何?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于謙,既有名垂青史的豐功偉績,又有世人傳頌的高潔精神。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明史》中對於這一男孩是這樣評價的:忠義心烈,與日月爭光!

於朱元璋逝世那年出生,七歲時被認爲是宰相

1398年時,朱元璋逝世了,同年浙江杭州府錢塘縣太平裏,出生一男孩,在51年後他爲大明續命了200年,他叫做于謙。

于謙在少年時期即刻苦讀書,志向高遠。他仰慕文天祥的氣節,並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在七歲時,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

入仕爲官兩袖清風,百姓愛戴不懼奸臣

1421年,于謙考取了辛丑科進士,從此踏上了仕途。

朱祁鎮在位的期間,他寵信太監王振,因此文武百官都爭先恐後給王振送錢。只有于謙進京時從不給王振送禮。他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爲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當時,太監王振一黨因於謙鐵面無私,便認爲于謙必然是他們貪腐弄權路上的絆腳石,於是王振一黨便誣告于謙是因不能晉升,所以對皇上心懷怨恨才辭職的。

對此,英宗皇帝大怒將於謙投入了獄中並判死刑。此事傳出之後,山西百姓便紛紛進京告御狀,請求皇帝釋放于謙,而王振一黨迫於壓力,無奈以抓錯了、抓成同名同姓之人爲由,在三個月後便釋放了于謙。

土木之變明朝陷入危機,于謙呵斥遷都派

歷史上關於于謙的評價如何?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19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從少年的天子長成了熱血的青年,正是想有一番安邦定國的時候。而這個時期王振開始專權,並且瓦剌部也先大舉入侵。

於是,就有了正統十四年,王振慫恿22歲的明英宗朱祁鎮,草率親征瓦剌部也先,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年輕的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他帶領五十多名文武百官,以及五十萬明朝的精銳之師。然而,最終卻在土木堡遭遇了慘敗,大明王朝立國百年之久,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慘敗!

不僅皇帝被俘虜,文武百官中精英人才也可以說是被一掃而空,大明帝國黃河以北精銳之師也全軍覆沒!

當時大明朝廷一片慌張,此時郕王監國, 他命令羣臣討論作戰與防守的方略。腐儒徐有貞以星象玄學爲名,提出了遷都南京,當時朝中無人主事,孫太后雖想有作爲但卻無能爲力。

這關鍵時刻於謙站出來了,以“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爲由,呵斥了朝廷的遷都派,因此舉他也被孫太后所倚重。

朝堂大亂引發流血事件,于謙穩定局勢贏得北京保衛戰

在朝堂上,都御使陳益上奏要求誅殺王振全族。在這個時候,王振的親信錦衣衛指揮馬順,公然呵斥上奏的官員。

此時,王竑突然便在朝廷上猛擊馬順,見此狀衆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

據《明史》記載:郕王方攝朝,廷臣請族誅王振。而振黨馬順者,輒叱言官。於是給事中王竑廷擊順,衆隨之。朝班大亂,衛卒聲洶洶。王懼欲起,謙排衆直前掖王止,且啓王宣諭曰:“順等罪當死,勿論。”衆乃定。謙袍袖爲之盡裂。

在於謙退出左掖門時,王直握着他的手嘆道:“國家正是倚仗您的時候。今天這樣的情況,即使是一百個王直也處理不了啊!”

在那時,朝廷上下都倚重於謙,而於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爲己任。

歷史上關於于謙的評價如何?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第2張

之後,于謙積極的組織了軍事力量,整個京城進入總動員,面對囂張殺來的瓦剌精銳步步設套,徹底拿下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在郕王朱祁鈺執政的期間,于謙起到了重要作用。景泰年間,可以說是明朝至土木堡之變後轉危爲安,並逐漸走向中興的重要時段。

于謙是明朝救世主,卻含冤遇害

于謙延長了大明國祚,毫不客氣地講,于謙就是大明江山的救世主。但是,這麼功高震主的人,他能不被小人所妒忌嗎?

公元1457年時,明代宗朱祁鈺病重,石亨、曹吉祥以及徐有貞,迎接明英宗恢復了帝位,因爲石亨、曹吉祥以及徐有貞與于謙有仇恨。

因此他們借迎接明英宗恢復皇位之功,逼迫明英宗殺死了于謙,而明英宗爲了收買人心、安定局勢,也就同意了。于謙在他自己拼死護住的北京城裏含冤遇害,天下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