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中國人非常講究尊師重道,早在教師節還沒確定之前,我們就懂得尊敬老師。這點早在孔子跟他的七十二門徒的相處當中就顯而易見。

但是要是說的尊師重道的典故,最出名的當屬“程門立雪”了。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成語“程門立雪”是出自《宋史》,據《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記載:“遊酢、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簡單地說就是:在北宋時期,有這麼一個學者叫程頤的,有一天他的兩位徒弟前來拜訪。此時程頤正好在休息,他的兩位徒弟見狀站在一旁等待老師。待到程頤醒後,發現門外雪已經下了一尺深。從此便留下了這“程門立雪”的美名。

程頤之所以能夠得到兩位徒弟的尊敬,除了傳統的尊師重道的思想以外,跟他們一門的門風也是分不開的。程頤來自官宦世家,先輩多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且爲官清廉,素有好評,家風頗正。

雖然出身於官宦人家,但是程頤對仕途卻沒有多大的興趣,跟他的哥哥程顥一樣,程頤的興趣也在於學問的研究上。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2張

爲了培養他們兄弟,程家特意請來當時的著名學者周敦頤進行教育。周敦頤,相信很多人都認識,我們所熟知的《愛蓮說》就是出自周敦頤之手。除了在文學的有所造詣之外,周敦頤在哲學上的成就更高。宋朝時期的理學,最早就是周敦頤提出來的,可以說周敦頤是理學的鼻祖。

在周敦頤的學術思想中,“誠”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主張人只有克服品性上的種種缺陷,達到“至誠”的境界,才能實現修養上的至高至善,成爲“至聖人”。這種思想深深地影響了程氏兄弟,將二程引入了理學的殿堂當中。

在周敦頤的傳授之下,二程(特別是程頤)在學術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年紀輕輕的程頤更是在京城開始收徒開學,頗有幾分大師的風範。從此講學立說成爲了程頤一生的事業,在恩師周敦頤的影響之下,“誠”也成爲了他思想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少年之時,程頤便提出了“君子之學,必先明諸心,知所養,然而力行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故學必盡其心。盡其心,則知其性,反而誠之,聖人也”如此深度的理念。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3張

長時間的授徒講學讓程頤成爲天下學子心目中的賢師,俊傑才子紛紛從四方慕名來投。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呂大臨、謝良佐、遊酢、楊時四人了,特別是楊時、遊酢更是留下了“程門立雪”的美名。

其實“程門立雪”前,楊時跟遊酢還不算程頤的徒弟,二人當時是來拜師的。程頤也正是看到二人的真誠之後,才收二人爲徒。二人成爲程頤徒弟之後,也不負師恩,繼承了程頤“至誠”的理念。而且這種“至誠”理念不僅僅是表現在他們的學說上,也表現在他們的爲官上。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4張

比如楊時,在程頤門下學成之後,他曾到浙江爲官,遇上奸臣蔡京藉口“便民”,大肆爲其母築墳圈地。他沒有學其他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自欺欺人,而是不懼蔡京淫威,堅決予以抵制,使其詭計不能得逞。

同時對於蔡京等人搞出來的“花石綱”,他更是深惡痛絕,多次上書朝廷,請求輕徭薄稅,罷花石之徵,體恤天下蒼生疾苦。在調入中央之後,他根據自己在民間的所見所聞,連連上書,要求減輕百姓負擔,打擊貪官污吏。在金國大舉入侵之時,他又是堅定的抗戰派。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怎麼樣的?歷史上楊時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5張

可惜的是他所處的時代官場腐朽。靖康之恥後,面對着國破山“何在”的局面,楊時只得辭官專心致志著述講學。宋室南遷之後,北方很多事物、思想也隨着南遷。楊時南歸後,被東南學者奉爲“程氏正宗”。

同時楊時早些年也培養了喻樗、羅從彥、李侗等一大批知名學者。這些學者共同傳承了二程、楊時乃至周敦頤的思想,延續了“程氏理學”的發展。特別是李侗還是大名鼎鼎的理學大師、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的師傅。

這樣算下來楊時算是朱熹的師祖,而程頤算是他的太師祖,也難怪後人會將“程朱理學”合在一起說,因爲本來就是師承一脈的,當然是有很多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