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爲什麼不殺張良 其實道理很簡單

劉邦爲什麼不殺張良 其實道理很簡單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劉邦和張良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劉邦爲什麼不殺張良?

張良輔佐劉邦也算是緣分,兩個人素無交集,但相見恨晚。劉邦本就是一粗人,張嘴罵娘,掏出東西就往儒生帽子裏撒尿。但是,劉邦對張良出奇的尊敬,出來不直呼其名,而是親切的喚作“子房”。

劉邦爲什麼不殺張良 其實道理很簡單

劉邦劇照

張良身世

張良,字子房,戰國時期韓國人,世代貴族出身。他的祖父張開地及父親張平一共做了五代韓王的丞相,所以也有“五世相韓”一說。

張良幼年喪父,但家道並未因此中落,只不過在父親去世的二十後,韓國被秦國所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沒有秦國的東擴,張良必然會成爲韓國的棟樑之材,到時再弄出個六世、及七八世相韓都沒問題。可是秦始皇嬴政讓他夢碎、國破、家亡。所以張良最恨的人是嬴政,生平最大的志向是滅秦。

因此,韓國滅亡後,張良便遣散300家奴,帶上所有家資去籌劃刺殺秦始皇的行動。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良終於結識了一位能將120斤大鐵錘掄的像根鵝毛的大力士,然後花重金每天只讓其做一件事情——苦練砸車技術。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遊天下。張良同大力士於博浪沙設伏,準備給嬴政來個“一錘定音”。結果,浩浩蕩蕩的車隊讓大力士瞧着眼花,連秦始皇坐那輛車也搞不清楚。最終大力士瞅着最像的一輛下了狠手,然而一錘子下去,秦始皇有驚無險,張良亡命天涯。

後來,張良逃到下邳,也就是將來韓信被封爲楚王建都的地方隱姓埋名起來。幸運的是,張良在下邳遇到了傳說中的貴人黃石公。張良給黃石公到橋下撿回一隻鞋,黃石公慷慨回贈一部《太公兵法》。經數年潛心苦讀,張良終成王佐之材。

劉邦爲什麼不殺張良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2張

公元前208年,陳勝吳廣起義將秦朝攪了個天翻地覆。隨後大將章邯東出函谷關平叛,陳勝戰死,張楚政權搖搖欲墜,楚國貴族後裔景駒被擁立爲楚王。此時,風雲變幻的時局讓張良熱血沸騰,於是拉起一干人馬去留縣找景駒入夥,但是中途卻遇到了沛公劉邦。冥冥之中,兩個人的命運就此改變。

偶遇劉邦成就王佐之材

劉邦沛縣起兵後,一直在周圍小打小鬧。後來,劉邦將家鄉豐邑交給雍齒駐守,自己帶上弟兄們去“開疆拓土”。結果,劉邦在準備進攻薛縣的時候,魏人周市將雍齒策反,豐邑歸魏。

劉邦大怒,遂率軍反撲,結果失敗,於是想到向楚王景駒求助,正好於途中遇到張良,二人一見如故,合兵一處。後來,景駒被項梁攻滅,劉邦還想奪回豐邑,於是帶着張良轉投項梁,以求資助。

事實證明,項梁是劉邦與張良的貴人。劉邦借到五千人馬,輕鬆奪回豐邑,而張良也在項梁的支助下成功復國,擁立韓成爲王。

不久,項梁在定陶被章邯消滅,秦軍轉而進攻趙國。趙王歇向楚懷王求救。楚懷王審時度勢,認爲秦軍主力出關,咸陽必空虛,所以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兵分兩路。一路由劉邦率領殺向關中,一路由項羽率領北上救趙。此刻韓王成已經勉強站住腳,於是派張良協助劉邦入關。

有了張良的出謀劃策,劉邦先攻下武關,然後順利進入關中。而項羽接下來也將章邯打敗,同劉邦相隔兩個月進入關中。項羽入關後只做了兩件事:一是放火燒秦宮,一是分封諸侯王。

最終劉邦被封漢王,建都南鄭,韓王成的封地不變。但是,所有諸侯“各回各家”,項羽唯獨不允許韓王成回到韓國,理由是滅秦過程中坐享其成。後來又幹脆將其殺死,張良只好再次逃命。

劉邦爲什麼不殺張良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3張

幸運的是又遇到了重返關東的劉邦。從此,張良便盡心輔佐劉邦,一直不離左右,直到劉邦奪得天下。關於張良爲劉邦獻出的奇謀異策不再贅述,總之他在劉邦心目中的地位無人取代。所以當劉邦封賞功臣的時候,賜張良食邑三萬戶,而第一功臣蕭何的食邑也不過萬戶,可見對張良的重視。

不過張良並沒有領賞,而是求劉邦封他爲“留侯”。此後便不再過問朝堂之事,一門心事去練了氣功。公元前189年,也就是劉邦去世的六年後,張良去世。

總結:

張良同劉邦相遇是一場偶然,所以一開始他也沒有想到會輔佐其成就帝業,只不過局勢的發展讓他同劉邦綁在了同一輛戰車。但是張良是個少有的智者,他清心寡慾、洞悉世間人性,所以在功成名就之後並不貪戀富貴榮華,而是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劉邦爲什麼不殺張良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4張

因此,縱然劉邦有殺張良的想法,但是根本找不到任何把柄。另外,如果做事情總想着失敗,或是擔心沒什麼好的結果,註定蹉跎歲月、一事無成。以張良的智商去預判,劉邦得到天下會殺他只是一種概率,而不是絕對。在說路在人走,事在人爲,沒必要因噎廢食。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行者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