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爲何受到法國人的強烈不滿呢?

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爲何受到法國人的強烈不滿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83年,時任法國總統的密特朗宣佈,改建世界著名的藝術寶庫——法國盧浮宮。這一年,密特朗政府把這項任務委託給了一位華裔建築師。然而,消息一公佈,立刻引來法國各界民衆的強烈反對。他們無時無刻都在報紙和新聞上表達着他們內心的不滿。他們不能理解,爲什麼要找一位出生在中國的建築師,來改造法國人的引以爲傲的“國寶”?這位華裔建築師究竟是誰?爲何會引來如此大的爭議?

密特朗政府欽點的建築師叫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蘇州的一個望族世家。他是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在大半個世紀的人生旅程中,貝聿銘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他用手裏的筆和尺,“建造”了上百座劃時代的著名建築,爲許多國家留下了一道道風景。1983年,貝聿銘榮獲了在世界建築界有着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成爲全球二十世紀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被譽爲“華裔建築師第一人”。此時貝聿銘的大名已經享譽世界建築界,可爲何,還是會受到法國人的強烈反對呢?

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爲何受到法國人的強烈不滿呢?

這一張是歐洲著名建築學者弗萊徹繪製的“建築之樹”框架圖。在這張圖中,明確的表達了世界建築的中心和歷史的“主流”都屬於西方建築的觀點。弗萊徹甚至曾經公開表示,“中國建築不過就是一種千篇一律、從古至今,完全毫無進步的“工業產品”。”於是,在弗萊徹繪製的這張“建築之樹”的框架圖中,他直接將東方建築體系忽略不計。在過去近一百年時間裏,這顆“建築之樹”所勾勒的建築輪廓,在歐洲人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因此,每每聽到華人的建築設計師,法國人都會表現出一種不屑一顧的態度。

1948年,貝聿銘以優異的成績,從麻省理工大學畢業。然而所有他應聘的公司,卻都把他拒之門外。因爲當時的各大建築公司,對於來自建築業相對落後的東方的設計師,沒有信心。正當貝聿銘屢屢受挫之際,一位房地產建築公司的高管,獨具慧眼的看到了貝聿銘的才華,於是他打破了美國建築界的慣例,第一個聘用了來自東方的設計師。自此以後,貝聿銘開始在美國建築界嶄露頭角。

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爲何受到法國人的強烈不滿呢? 第2張

這是1990年,中國人民郵政爲紀念香港中銀大廈落成,特意發行的明信片和郵票。中銀大廈,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其獨特外型設計已讓它成爲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而它的設計者,正是貝聿銘。

時至今日,猶如竹節一樣節節攀高的中銀大廈,依然矗立在香港最中心的地方,充分展示了“中國人的雄心”。而它獨特外型設計已讓它成爲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貝聿銘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在嚴苛的地理環境下,實現了中國人自己設計高樓的願望。

在一次次的挑戰和考驗中,他一次次的證明了自己,在現代建築領域出色的創造力。然而,在法國巴黎,貝聿銘卻面臨着自己職業生涯中,最嚴峻的挑戰。貝聿銘又將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