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都是降將,關羽與于禁的待遇有何不一樣?

都是降將,關羽與于禁的待遇有何不一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此期間,征戰衆多,也出過不計其數的將領。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在曹魏五子良將中,于禁的結局,無疑是最爲淒涼的。在襄樊之戰期間,關羽水淹七軍,于禁被關羽俘獲。曹操得知于禁兵敗後,哀嘆良久,說:“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呂蒙攻破江陵後,于禁從荊州獲釋而到了東吳。不過,來到東吳後,于禁作爲關羽的手下敗將,遭到了羞辱。這還不算結束,魏文帝曹丕即位,孫權稱臣。

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于禁回魏後,卻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公元221年,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對此,魏文帝曹丕故意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以此來讓于禁羞愧難當。于禁見到後,便因爲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諡爲厲侯。那麼,問題來了,關羽和于禁都是降將,爲何關羽仍被重用,于禁卻慘遭羞辱呢?

首先,關羽雖然投降,但是,關羽是戰敗而降的。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投奔袁紹。在此基礎上,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爲偏將軍。對於關羽來說,已經是抵抗到最後一刻了,也即都被生擒了,才無奈投降了。

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水淹七軍,關羽利用秋雨過多、漢水暴漲,將於禁連同龐德打的全軍覆沒。龐德寧死不屈,于禁舉軍投降,被關押在荊州江陵。在《三國志》等史料中,很難找到于禁抵抗關羽的記載,也即于禁基本上看形勢不對,打不過關羽,乾脆就投降了。對比兩種投降過程,于禁的行爲自然難以令人接受,所以連曹操都忍不住嘆息了。

都是降將,關羽與于禁的待遇有何不一樣?

同時,現在有一句流行語——全靠同行襯托,也即大家對於某一件事情的評價,往往需要藉助於一定的參照物。比如在明星中,本來盡職完成角色的表演,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是,因爲不少流量明星缺乏演技,所以,當個別流量明星表現出平均水平以上的演技後,往往會獲得大家的稱讚,反之亦然。

就於禁來說,本來投降在漢末三國時期是比較普遍的事情,比如在蜀漢陣營中,姜維、王平、夏侯霸等大將,都是降將出身。但是,于禁的情況就比較特殊了,因爲和于禁相對應的是,龐德寧死不屈,結果被關羽斬殺後。如果沒有龐德作爲對比和襯托,于禁回到曹魏後,坐冷板凳是應該的,但不至於被羞辱致死。

再者,寬厚的劉備和心胸狹隘的于禁,也是後者備受羞辱,前者卻屢獲重用的重要原因。在曹魏五子良將中,于禁是曹操麾下外姓將領中唯一一個假節鉞的人,這體現出曹操對於于禁的器重。但是,相對於海納百川的曹操,曹丕的度量則比較小了。舉個例子,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嗇,曹丕年輕時曾向他借錢而不獲,因此懷恨在心。

到了黃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找了個理由將曹洪打入大牢並要處死。羣臣前去說情,沒能奏效。在此之後,如果不是卞太后說清,曹洪很可能就性命不保了。對於曹操的從弟曹洪,也即自己的叔父,曹丕都可以這麼睚眥必報,所以,就關係更加疏遠的于禁,曹丕自然不會手下留情了。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曹操多活兩年,于禁的結局不至於這麼悽慘。

都是降將,關羽與于禁的待遇有何不一樣? 第2張

最後,就劉備,在漢末三國時期,顯然是一位宅心仁厚的主公。因此,對於關羽投降曹操的行爲,劉備自然不會放在心上。這不僅是對關羽,對其他將領,劉備也是如此的,比如夷陵之戰期間,黃權因爲退路被截斷,無奈投降曹魏。對此,劉備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讓手下照顧好黃權的家人。等到蜀漢滅亡之際,黃權之子黃崇選擇戰死沙場,以此報答劉備父子的恩情。基於此,《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由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於禁和關羽對調主公的話,關羽會不會被羞辱而死,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劉備一定不會刻意去羞辱于禁的,更不會給於禁一個“厲侯”的惡諡。衆所周知,諡號是對一個人生平的評價,于禁雖然晚節不保,但是,其畢竟爲曹魏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曹丕給於禁一個“厲侯”的惡諡,顯然是非常不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