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貪以誤國的一根“歪樑”:伯嚭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貪以誤國的一根“歪樑”:伯嚭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貪以死賄,以身殉貪者的惡報至多一死;但貪以誤國的惡果,卻是某些身居高位的貪墨者百死而不能抵償的。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爲吳國最終滅亡埋下禍根的,正是伯嚭這樣一個鉅貪。其所謂鉅貪,並不因所貪貨賄爲巨,而在於其身爲吳國太宰的權重一時,以及由此給其貪賄後果帶來的可怕的放大效應。以官爲稱的習慣看來自古就有,伯嚭見於史書多爲“太宰嚭”。東漢袁康、吳平《越絕書》記伯嚭身世:“太宰者,官號;嚭者,名也。伯州之孫。伯州爲楚臣,以過誅,嚭以困奔於吳,是時吳王闔閭伐楚,悉召楚仇而近之。” 可見一開始,他只是個被敵國利用的流亡貴族。

春秋末年,這種“政治避難”的情況並不鮮見。在伯嚭之前,以類似原因由楚國逃到吳國的,還有著名的武將伍子胥,他的父兄也是在楚國被平王所冤殺。同爲“楚仇”,但兩人心術不同,忠奸有別:“嚭爲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闔廬用之伐楚,令子胥、孫武與嚭將師入郢,有大功。還,吳王以嚭爲太宰,位高權盛,專邦之枋。”伍子胥、孫武都是史上卓越兵家,攻楚大捷,直搗郢都,居功至偉,沒想到最終獲益升官進爵的,卻是有着“覽聞辯見”之口才的伯嚭,並且位極人臣,專擅一國權柄。巧言令色鮮于仁,果然:“未久,闔閭卒,嚭見夫差內無柱石之堅,外無斷割之勢,諛心自納,操獨斷之利,夫差終以從焉,而忠臣龠口,不得一言。”闔閭伐越在姑蘇戰死後,伯嚭益得專權之利,竟能玩弄新主於股掌。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貪以誤國的一根“歪樑”:伯嚭

按司馬遷的說法,夫差繼位伊始的表現倒還沒那麼糟:《史記·吳太伯世家》載,“王夫差元年……習戰射,常以報越爲志。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由此也可見,吳國的忠臣良將們儘管口才不佳,也還是很有戰鬥力的。勾踐被困會稽山,派大夫文種前往求和,以讓出國家、獻出妻室寶物、向吳國俯首稱臣等爲緩兵之計,被伍子胥當場揭穿。“伍子胥諫曰:‘……今不滅,後必悔之。’”

文種碰壁而回,勾踐幾近崩潰。《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說:“勾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種止勾踐曰:‘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請間行言之。’於是勾踐以美女寶器令種間獻吳太宰嚭。嚭受,乃見大夫種於吳王。”越大夫文種不愧一代名臣,如此“慧眼識貪”,又好個“可誘以利”!伯嚭也看出文種是個“明白人”,二人一起找到“老大”,一番花言巧語,吳王“卒赦越,罷兵而歸”。

因貪誤國的吳國太宰伯嚭

吳國破楚服越稱雄一時,找上門求伯嚭辦事的自然也多。伯嚭之貪,左丘明也有證詞:《左傳·哀公十二年》記載,衛國因故得罪了吳國,衛出公被吳兵困於行館,子貢受人之託帶了五匹錦去走伯嚭的門路,“大宰嚭說(悅),乃舍衛侯。”而《左傳·哀公二十四年》亦載:魯國權臣季孫試圖阻撓哀公娶越公子之女,情急之下派使者行賄伯嚭,“使因大宰嚭而納賂焉,乃止。”看來,這個伯嚭,還頗有幾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信譽。

伯嚭接受越國重賄後,先是救越國於危難,其後又多次不遺餘力爲越國幫忙。漢趙曄著《吳越春秋》對此記述甚豐,歸納有三:一是越王勾踐戰敗被羈吳國期間,伯嚭不斷說服吳王,終於釋放勾踐回國;二是勾踐返回越國臥薪償膽期間,吳王夫差在伯嚭蠱惑下,置伍子胥絕越除患的諫言於不顧,還將以矛頭指向齊國,連年伐齊耗盡吳國的國力,越國卻得以休養生息;三是妖言惑主陷害忠良,誤導吳王枉殺伍子胥,吳國失去明鑑和棟樑。

伍子胥被枉殺,正是因多次諫阻夫差伐齊而禍起,而伯嚭的離間亦作用甚大。《史記·伍子胥列傳》載,當初伍子胥諫言無效被命出使齊國,曾將其子寄養在朋友鮑牧家。伯嚭據此在吳王面前大做文章:“嚭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夫爲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爲先王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願王早圖之。”一句話:伍子胥就是個仕途無望,隨時準備叛逃國外的“裸官”!“吳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含冤而死,伯嚭也終有惡報:看到大廈將傾的吳國只剩下伯嚭這樣的歪樑支撐,“……越王勾踐遂滅吳,殺王夫差;而誅太宰嚭,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賂,與己比周也。”正義,竟被敵人申張了。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貪以誤國的一根“歪樑”:伯嚭 第2張

吳王夫差國破身亡,關於其身後事,《吳越春秋》所述耐人尋味:“越王乃葬吳王以禮於秦餘杭山卑猶 。越王使軍士集於我戎之功,人一隰土以葬之 。宰嚭亦葬卑猶之旁 。”勾踐的意圖很明顯:讓這昏君奸臣的一對永久相伴吧。至於伯嚭當初所受越國之賄,查《國語·越語》:“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國之罪,又有美於此者將進之。” 於此,吳王夫差也是毫不遜色,《吳越春秋》記勾踐十二年:“越王謂大夫種曰:孤聞吳王淫而好色,惑亂沉湎,不領政事,因此而謀,可乎? 種曰:可破 。夫吳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獻美女,其必受之 。惟王選擇美女二人而進之 。越王曰:善 。乃使相者國中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 。飾以羅轂,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 。三年學服而獻於吳 。”這就是如今家喻戶曉的西施故事的源頭。不論其史料可信度如何,“上樑不正下樑歪”的道理卻是永存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