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人是怎麼評價清代名士陳廷敬這個人的?

後人是怎麼評價清代名士陳廷敬這個人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廷敬爲清代名士,因考取進士入宮爲官,曾任經筵講官,工部、吏部、刑部、戶部尚書,與兒子一起編修《康熙字典》,爲人正直忠義,所具文學底蘊深厚,著有《午亭文編》等廣爲流傳,在文壇上具有一定影響。  

後人是怎麼評價清代名士陳廷敬這個人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1639年,陳廷敬出生在現今的山西省,家中可謂是書香門第,但祖父因屢不中第遂從商。

1658年,十九歲的陳廷敬進京考取進士,授予官職,其本名爲陳敬,爲與同名中第者區別,朝廷賜名爲“廷敬”。

1661年,康熙即位時,陳廷敬因學識豐富官爲翰林院學士,負責弘德講學。

1673年,告假回鄉十年的陳廷敬重回官場,於1676年,擔任經筵講官,爲康熙講課。

1684年,陳廷敬爲左都御史,兼任戶部錢法,提出改制錢幣法以杜絕私造錢幣現象,免去銅稅,便民參與採礦,提升銅產量。朝廷還採納了他關於杜絕奢靡之風的措施,關於提倡廉潔風氣的推行,公開地方賑災賬目,以免損傷百姓利益,貪官盛行。

1685年,陳廷敬提出《勸廉祛弊請敕詳議定製疏》,指出只有推行節儉才能引導清廉之說。同年,彈劾貪官王繼文,使風紀得以整頓。次年,任工部尚書。

1688年,陳廷敬親戚貪污,因而他深覺愧疚辭官回鄉探親,次年重新被起用。

1703年,爲吏部尚書,著有《午亭文編》,《三禮指要》等。

1710年,陳廷敬受康熙之命編創《康熙字典》,他爲總裁官。

1712年,陳廷敬病重,康熙命太醫醫治無果,次月病逝,得康熙作詩悼念,享年七十三。 

 陳廷敬書法

陳廷敬是清朝皇帝康熙的老師,也是當朝的宰相,一生爲官做出不少貢獻,甚有作爲,曾任四部尚書,爲官數十載,升遷次數達到二十八次,爲清朝發展有很重要的輔佐作用,立下不少顯赫功勳。 

後人是怎麼評價清代名士陳廷敬這個人的?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陳廷敬不僅政績卓越,而且才華橫溢,擅長詩文,書法也很是精通,後人評價陳廷敬的書法筆墨是具有書卷氣,字形等十分瀟灑的晉人行書,從他的筆法和結構中都能看出陳廷敬的書法是參考前人的綜合運用,沒有過多創造性。

陳廷敬是清代初文字功底較深的書法家,從他的書法結構來看他綜合前人的筆法參考運用,可見他是一個善於融會貫通之人,正是如此他的書法卻略顯不足的是缺乏創作性。

詩人對他的書法評價如下,陳廷敬是一位傑出的功力型書法家,他沒有選擇館閣體的書寫風格,而是根據自己的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書寫之路,這樣的書法風格更有利於他平時的運用,能夠快速的批閱和記錄大量的文稿,提高他的效率。

《靜明子壽序》便是陳廷敬書法的代表性作品,後人評價這個作品,慈寧宮書法筆法可以看出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息,摒棄無用之處,吸收有利的地方,巧妙的運用以此爲己用。這個作品中融合了衆家之法,可以呈現出輕鬆灑脫之感,筆法甚是精熟,可知陳廷敬爲書法下過很大的功夫。 

 怎麼評價陳廷敬這個人

陳廷敬是平和時期爲官的典範,他自由才華過人,五歲時便開始讀書,九歲時便能作詩,十九歲時中舉人,二十歲時中進士,開始他爲期長達五十多年的從政生活,多大二十八次的升遷,歷任工、戶、禮、刑四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經筵講官等職位,爲康熙出謀劃策,爲國爲民。 

後人是怎麼評價清代名士陳廷敬這個人的?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於陳廷敬的評價,康熙在陳廷敬逝世後對他的輓詩如下:“世傳詩賦重,名在獨遺榮。去歲傷元輔,連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勵,國典玉衡平。儒雅空階嘆,長嗟光潤生。”所講述的便是陳廷敬功名之大,文學詩賦精通,康熙對失去這名大臣甚感悲哀之類的。

其中康熙帝對陳廷敬更廣爲人知的評價便是這八個字“寬大老成,幾近完人”,康熙帝認爲陳廷敬爲人寬厚,老成謹慎,不論是處理朝政之事或是文學方面超凡卓越,可見陳廷敬在康熙帝心中所佔分量之達。

而王躍文在《大清相國》中對陳廷敬的評價是“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王躍文很好的概括了陳廷敬的一生和品性,在他寫陳廷敬這個人物之前,他並沒有很大幅度走進公衆視野,這部小說使更多人開始瞭解他。

陳廷敬具有超凡智慧而且精明能幹,爲政清廉,杜絕貪污,尤其注重舉薦賢人,一心爲國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