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末代帝王中,至爲剛烈者,莫過於明崇禎帝。

其抱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人生信條,等北京城陷落,一聲長嘆,慨然以身殉國。

古往今來的末代帝王,慘死者很多。

且看秦二世胡亥,在被趙高殺害前,苦苦哀求“願與妻子爲黔首(普通百姓)”;

西漢平帝毫無知覺地喝下王莽精心炮製的毒酒;

東漢獻帝做了多年傀儡,受盡凌辱,最後被迫“禪位”;

曹魏元帝則被弒殺於街頭;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西晉懷帝被匈奴俘虜後,在宴會上“青衣侑酒”,在出獵時“執戟前導”,在羞辱中被殺;

東晉恭帝司馬德文被劉裕派人用被服蒙首活悶殺;

隋煬帝楊廣亡國之際,惶惶不知終日,每每攬鏡自照,遇惻然淚下,稱:“好頭顱誰當之!”最後被三尺練巾絞死;

還有,唐昭宗與唐哀帝都慘死在朱溫手下;南唐李後主被宋太宗鴆殺;北宋徽、欽二帝更被金人虐殺得慘不可言……

不得不說,最懂得苟全性命的還是元末順帝和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尤其是溥儀,不惜出賣國家主權、投靠日本人。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第2張

和崇禎帝一樣壯烈殉國的,有舉火自焚的後唐末帝李從珂,有自縊於幽蘭軒的金哀宗完顏守緒,有崖山之戰後與大忠臣陸秀夫一同赴海的南宋末帝趙昺,他們都是人們同情和悼念的對象。

但是,有人說,崇禎帝其實並非在煤山上吊自殺的。

其證據是一部署名爲聾道人所著的《遇變紀略》。

該書記載雲:“十八日,……吾鄉劉光祿坐守東華門,是夜五更鼓返寓,遣使密與塗公曰:‘皇上並中宮太子三鼓以輕騎逸民間’……李自成入大內,見帝蹤跡,令諸將南追。……是日,知帝與太監王承恩並縊於煤山,遺有血沼一紙,皇后屍亦在宮中擡去,俱停於東華門側棚內。”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第3張

這“聾道人”以甲申之變親歷者的身份著作《遇變紀略》,稱:三月十八日,自己的同鄉劉光祿負責把守東華門,當晚五更時分派人彙報御史塗必宏,說親眼見崇禎帝與太子已於三更時分輕騎逃逸入了民間。接着,聾道人又別有深意地把自己聽聞的“煤山上吊”之事的日期記錄了下來。

爲什麼說是別有深意呢?因爲崇禎皇帝是在三月十八日半夜時分出逃的,而崇禎煤山上吊的消息是在二十二日才傳出的,中間隔了三四日。

那麼,這兩個日期有沒有旁證呢?

對比一下同爲甲申之變親歷者的著作。

《烈皇小識》記: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率軍進入承天門,進入了皇宮,便迫不及待地搜捕崇禎帝,懸重賞,申嚴誅,稱:“獻先帝者萬金,封伯爵,匿者,夷其族。”過了三天,“二十二日庚戌得先帝遺魄於後苑山亭中,與王承恩對面縊焉,先帝以發覆面。”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第4張

《甲申紀事》也記: “二十二日賊搜得先帝遺弓於煤山松樹下,與內監王承恩對面縊焉。……發俱亂,內相目睹,爲予言也。”

通過這兩條,便知李自成的確是在十九日入城、二十二日才搜出“崇禎屍體”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崇禎皇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而煤山屬皇家後苑,地方並不大,爲什麼李自成幾十萬人展開了地毯式搜查卻要花了三日時間才發現屍體?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第5張

還有,這屍體真是崇禎帝本人?《烈皇小識》記“以發覆面”,即面部被長髮遮蓋住了,現場的人都看不清楚。

根據這兩個疑點,再結合《遇變紀略》所記來看,“崇禎帝煤山上吊”之說是有可能屬李自成造假,即崇禎帝早已逃出了北京城、藏匿在了民間。

要知道,李自成雖然攻陷了北京城,但如果沒有崇禎皇帝確切的下落,民衆嚮明之心不死,則李自成就沒法坐穩龍庭。這也是李自成入城後爲什麼急吼吼地要搜捕崇禎帝的原因。可是,誠如《遇變紀略》所記,崇禎帝早於三月十八日與太子輕騎逃逸入了民間,李自成遍搜不獲,只好造假,用一具“以發覆面”的屍體,謊稱崇禎皇帝已在“煤山上吊”,魂歸天國。

崇禎帝真的在煤山上吊了嗎?其實這個是一個圈套。 第6張

至於崇禎帝逃出北京後爲何始終沒有現身,主要是南京已擁立了新皇帝,而滿清又風火入關,形勢變化得太快,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在南逃路上死於亂軍之中了。

其實,崇禎帝煤山自盡之說早已是定論,別的其他說法不過開一時之腦洞,博君一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