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名臣杜衍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杜衍

北宋名臣杜衍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杜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名臣。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進士第,補揚州觀察推官,歷知乾、揚、天雄、永興、並等州軍,以善辨獄聞。宋仁宗特召爲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內銓,後改知審官院。寶元二年(1039年),復知永興軍。

慶曆三年(1043年),任樞密使。慶曆四年(1044年),拜同平章事,支持“慶曆新政”,爲相百日而罷,出知兗州。慶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師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師,封祁國公,退居南都共十年。

嘉祐二年(1057年),杜衍去世,年八十。追贈司徒兼侍中,諡號“正獻”。

杜衍善詩,工書法,正、行、草書皆有法,爲世所重。《兩宋名賢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詩》錄有其詩。

北宋名臣杜衍是怎樣的人 歷史如何評價杜衍

歷史如何評價杜衍

歐陽修:①公自曾、高以來,以恭儉孝謹稱鄉里,至公爲人尤潔廉自克。其爲大臣,事其上以不欺爲忠,推於人以行己取信。故其動靜纖悉,謹而有法。至考其大節,偉如也。[5] ②翼翼祁公,率履自躬。一其初終,惟德之恭。公在子位,士知貪廉。退老於家,四方之瞻。豈惟士夫,天子曰諮。爾曲爾直,繩之墨之。正爾方圓,有矩有規。人莫之逾,公無爾欺。予左予右,惟公是毗。公雖告休,受寵不已。宮臣國公,即命於第。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予執法。何以召之?惟公舊德。公不能來,予其往錫。君子愷悌,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不俾黃耇,喪予元老。寵祿之隆,則有止期。惟其不已,既去而思。銘昭於遠,萬世之詒。

王稱:事有矯拂於人之情,而吾獨不愧於中者,公而已。衍相仁宗,抑僥倖,修紀綱,而囿以至,公一時怨府有所不(闕)也。昔姚、宋罷斜封官而開元之盛實歸之,衍亦多封環內降,而仁宗賴以絕濫進之階,慶曆之光明俊偉,衍與有力焉,嗚乎,衍之賢,其知爲治之體者,與其得爲相之道與。

王十朋: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真宗仁宗至於列聖,守我宋之家法者也。先正大臣,若範質、趙普之徒,相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在真宗時,有若李沆、王旦、寇凖。在仁宗時,有若王曾、李迪、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之徒,相與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周葵:願陛下以仁祖爲法,大臣以杜衍爲法。

呂中:①以慶曆、元祐之盛,而杜衍之任怨,呂大防之盡忠,且欲汰吏而不可得,況若士、若民、若兵、若官乎?是虛文之習難革故也。[②杜、富、歐、餘以邸獄而盡去,始者所行之人雖盡廢黜,而陳執中既罷之後,諸賢復召,而或異之鈞衡,或列於論思,氣類相感,竟不至傷吾保泰之和,諸賢何憾哉?

脫脫:李迪、王曾、張知白、杜衍,皆賢相也。四人風烈,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於斯見之。知白、衍勁正清約,皆能靳惜名器,裁抑僥倖,凜然有大臣之概焉。宋之賢相,莫盛於真、仁之世,漢魏相,唐宋璟、楊綰,豈得專美哉!

鄒智:宋之英主,無出仁宗。夏辣懷奸挾詐,孤負任使則罷之;呂夷簡痛改前非,力圖後效則包容之;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抱才氣有重望,則不次摺之。故能北御契丹,西臣元昊,而慶曆、嘉佑之治號爲太平,未聞一任一疑可以成天下之事也。

王夫之:夫君子樂則行,方行而憂,憂即違也;憂則違,方違而樂,樂又可行也。內審諸己,而道足以居,才足以勝,然後任之也無所辭。外度諸人,而賢以匯升,奸以夙退,然後受之也無所讓。以此求之張齊賢、寇凖、王曾、文彥博、富弼、杜衍諸賢,能超然高出於升沈興廢之閒者,皆有憾也。

蔡東藩:若夫韓琦、范仲淹二人,亦不過一文治才耳。主戰主守,彼此異議,主戰者有好水川之敗,雖咎由任福之違制,然所任非人,琦究不得辭責。主守者遭元昊之謾侮,微杜衍,仲淹幾不免殺身。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