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徐光啓一生學習西方,乾隆爲何不屑一顧?

徐光啓一生學習西方,乾隆爲何不屑一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徐光啓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一、

1619年,明朝上演着衆生相。

薩爾滸的狼煙未散,努爾哈赤志得意滿,大肆兼併遼東土地,束髮的漢人狼奔豕突,彷彿世界末日。

李自成尚未成年,不知明日在何方。

張岱在紹興學琴,半年內就把《雁落平沙》、《胡笳十八拍》練的滾瓜爛熟,即將開始鬥雞走馬的荒唐人生。

衆生不知今夕是何年。

同年,一艘載有20餘名傳教士的大船,在澳門靠岸。鄧玉函、湯若望......都是學問深厚的傳教士。

日後的史書中,都將記錄他們的名字。

傳教士金尼閣將帶領他們,在中國傳播歐洲的新科技、新學問,順便吸納中國人加入天主教。

而比學者們價值更大的,則是隨船而來的7000冊書籍。這批書籍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歐洲古典名著,和文藝復興以後的科技、哲學成就。

據金尼閣估計,這批書籍價值1萬金幣。

他們將在中國修建一座巨大的圖書館,用來存放攜帶而來的7000冊書,並召集人手全部翻譯成中文。

文明聖火在此刻傳遞。

彼時,歐洲已經擺脫中世紀的黑暗陰霾,走上一日千里的道路,工藝技術大大超越東方古國。

從意大利佛羅倫薩開啓的新風尚,迅速席捲歐洲......他們從工商、貿易、技術到生活用品,幾乎全都力求更新。

新科技發明源源不斷地從這裏流出。

商業繁榮讓城市生活蒸蒸日上,文藝復興又把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得、托勒密等人的科學理論介紹給普通市民。

再加上的科技發明,讓歐洲有了巨大推動力。

如今,它來到中國。

徐光啓一生學習西方,乾隆爲何不屑一顧?

二、

對於世界變化,中國人也不是一無所知。

徐光啓看得很清楚。

1562年,他出生在上海縣法華匯,埋首書房苦讀多年,爲維持生計做過私塾先生,交往的也是董其昌等同鄉才子。

32歲時,徐光啓爲了謀求出路,不得已南下廣東韶州任教,並結識了耶穌會傳教士郭居靜。

新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

他第一次知道在程朱理學之外,還有數學、天文、水利......這些學問幾乎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實學。

1603年,也是中進士的前一年,徐光啓爲了學習西學,接受洗禮加入天主教,獲得教名保祿。

在晚明西學東漸的風潮中,徐光啓堪稱國士。

他與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和《測量法義》,把西方世界最先進的數學邏輯引入中國。

又向熊三拔學習西方水利,翻譯出《泰西水法》。

還有紅薯和《農政全書》。

中原種植的水稻一畝只能產幾石糧食,而從美洲跨洋而來的紅薯,經過徐光啓試種培育,能達到畝產數十石。

有多少糧食,就能養活多少人口。

適應了中國土壤的紅薯和馬鈴薯、玉米,再加上《農政全書》的科學方法,大大增加了國人的糧食產量。

清朝的人口大爆炸,與此不無關係。

明朝的天文曆法使用《授時歷》,自忽必烈時代成書已經過去近400年,已經很不準了。

可朝廷困於祖制,不允許重新修正曆法。

崇禎二年,徐光啓說:“西方曆法最爲精密,不如用西方的方法重新修正。”

於是,就有了《崇禎曆書》。

徐光啓首次介紹了地球的經緯度概念,並提供了第一個全天性星圖......這套曆法後來被清朝直接繼承下來。

那時的明朝雖然已經落後。

但學者們從未有天朝上國的愚昧,反而積極向西方探索求學,投入世界交流的大潮之中。

立於潮頭的第一人,是徐光啓。

徐光啓一生學習西方,乾隆爲何不屑一顧? 第2張

三、

1620年,金尼閣和傳教士帶着7000冊圖書來到北京。

他已經聯繫了徐光啓、李之藻、王徽等學者,希望能共同翻譯出版這些書籍,把西方學問全部移植到中國。

這本是一次完美的中西對接。

如果翻譯計劃能夠順利完成,以後的歷史可能是另一個樣子。

向達先生說:

“比之玄奘求經西竺,蓋不多讓。”

可惜,時事不允許。

明軍在薩爾滸兵敗後,緊接着萬曆皇帝去世、魏忠賢專權、陝西饑民起義......國事一天比一天糜爛,中國再也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徐光啓也沒有固定的職務。

或被同僚排擠、或被魏忠賢黨羽彈劾、或督練軍隊,翻譯書籍的事就一天天的耽擱下來。

1628年,金尼閣在杭州去世。

1633年,徐光啓也病逝於北京。

“西學東漸”的龐大計劃就此流產,除了李之藻、王徽等人翻譯出一小部分以外,大部分書籍都散落在時光深處。

它們只留下一個淒涼的名字:金氏遺書。

1644年,滿清入關。

八旗鐵騎的屠刀以“剃髮易服”開路,在中原各地掀起腥風血雨,無數大城市被殺的雞犬不留。

隨後又是數十年的拉鋸戰。

百姓流離失所,士大夫惶惶不可終日,晚明積累起來的西學人才出現斷層。

比如方以智。

他對西方的哲學、科學研究水平相當高,尤其是光學研究又領先於時代,寫出《物理小識》等著作。

可在亂世中顛沛流離多年,不得不出家避禍。

比如宋應星。

一生研究農業和手工業,終於把各種技藝整理完成,編著《天工開物》。明朝亡國後,宋應星不願出仕滿清,隱居於鄉野。

再加上持續不斷的“文字獄”,學者終究不敢發表任何新觀點、新學術,只能埋首於故紙堆,做些尋章摘句的學問。

歷史曾拋出橄欖枝,學者也做過努力。

卻敵不過天意。

四、

1792年,英國任命馬嘎爾尼爲使者,正式訪問清朝。

龐大的使團中有數學家、藝術家、醫生......他們帶着科學和藝術的書籍、大型船模、先進武器,希望和清朝開展貿易交流。

可他們來到承德避暑山莊時,心都涼透了。

馬嘎爾尼和使團成員把前膛槍、望遠鏡、地球儀呈送給乾隆皇帝時,只換來輕飄飄的一句話:

“所稱奇異之物,只覺平常耳。”

在皇帝眼中,這不過是些有趣的玩具而已,又能有什麼用呢?

而滿洲是以騎射立國的。

福康安也看不起西學。

英國衛隊表演了線性步兵、三段式射擊等戰術後,福康安輕蔑地撇撇嘴:“我看也罷,不看也罷,火器也沒什麼稀奇的。”

他不知道的是,英軍的火器和戰術早已風靡歐洲,把縱橫馳騁的騎兵打的落花流水。

而在滿洲入關前,明朝學者都十分注重火器。

徐光啓積極改造火炮技術,又注重引進西方的火炮,甚至對火炮攻城、步騎炮結合的戰術都有研究。

他的弟子孫元化更是火器專家。

可學者個人的努力,又怎能敵得過經濟崩潰、祖制僵化的大勢?

他們沒有挽救明朝的國運,學術也沒有被後人繼承,只是匆匆的來了又走,給時代留下一個落寞的背影。

哎,一聲嘆息。

徐光啓一生學習西方,乾隆爲何不屑一顧? 第3張

五、

1601年,在萬曆皇帝的允許下,利瑪竇獲得長住北京的權力。

僅僅幾年後,就吸引了幾百人加入天主教,其中最有名的徐光啓、李之藻、楊廷筠號稱“聖教三柱石。”

有了“三柱石”的幫助,天主教迅速發展。

上達內閣首輔、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服膺於利瑪竇的教誨。

他們是在學習天主教嗎?

不是。

據當事人留下來的記載:每當利瑪竇傳播天主教的時候,衆人都無精打采哈欠連連,一旦講述西學,纔會振奮精神。

他們接觸利瑪竇,是要學習科技理論的。

傳播了廣泛而精深的西學知識後,利瑪竇也被尊爲“西儒”,衆人言及必稱之爲“利子。”

這個地位是很高的。

1610年,利瑪竇病逝於北京。

按當時的習慣,西方傳教士去世後應該安葬到澳門。然而經過內閣首輔葉向高奏請,萬曆皇帝賜利瑪竇葬於北京的滕公柵欄。

他是首位葬於北京的西方傳教士。

當時有人問葉向高:“外國人從來沒有賜葬京師的,葉先生爲什麼對利子這麼好呢?”

葉向高說:“遠近來賓的道德學問,從未有人如利子一樣高深的。就算只翻譯《幾何原本》,也足以配得上皇帝賞賜。”

這本書就是利瑪竇和徐光啓一起翻譯的。

無論葉向高、利瑪竇、金尼閣或是徐光啓,都流露着一種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學問的尊重。

而能守護學問的,唯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