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兵不厭詐——揭祕韓信是如何做到屢戰屢勝的

兵不厭詐——揭祕韓信是如何做到屢戰屢勝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爲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爲漢初三大名將。

漢王任命韓信爲左丞相,出兵攻打趙國。趙軍主帥陳餘聽到這消息,就在井陘口聚集兵馬,號稱大軍有二十萬。

兵不厭詐——揭祕韓信是如何做到屢戰屢勝的

網絡配圖

大將李左車勸陳餘說:“韓信銳氣難以抵擋。但行軍要從千里外補給糧餉,常因路途遙遠,耽擱時日,士兵不能保證每天都有飯吃。井陘道路狹窄,車輛無法並行。行軍數百里後,糧車勢必落在隊伍的後面。如果您能撥給我三萬兵馬,從小路阻斷他們的輜重裝備與補給,並且命人挖掘壕溝,架高營壘,堅決不出去迎戰。他們在前方沒有作戰的對象,退路又被奇兵所阻,野地又掠奪不到補給的物品。這種情況下,我不到十天就可取下韓信的腦袋,呈獻給您。”

但陳餘卻沒有采納李左車的建議。韓信派人暗中探聽,知道陳餘不用李左車的計策,就放膽率軍前進,在離井陘口三十里處紮營。半夜時下達突擊令,挑選兩千名裝備輕便的騎兵,每人手持一面紅色軍旗,從小路上山窺伺趙軍的動靜。

兵不厭詐——揭祕韓信是如何做到屢戰屢勝的 第2張

網絡配圖

韓信告誡士兵說:“趙軍見我軍敗退,一定會出動全營的兵力追擊,這時你們就快速進入趙營,拔掉趙軍的旗幟,插上漢軍的紅旗。”又命令副將分送口糧給士兵,對他們說:“今天擊破敗趙軍之後,再舉行大會餐。”將士們都不相信在短時間內能擊敗趙軍,但還是回答說:“遵命。”

接下來,韓信派一萬人作先頭部隊,背對着河水排開陣勢。趙軍見了這種後退無路的陣勢,都大笑起來,認爲韓信如此排兵必敗無疑。

天亮後,韓信插上大將軍旗,敲擊戰鼓,朝井陘口出發。趙軍大開營門迎擊,雙方交戰許久。韓信假裝不敵,丟下戰鼓、軍旗,逃向河邊的軍陣。原先在水邊佈陣的先頭部隊,開營門接納韓信的退兵,再快速迎戰趙軍。 漢軍所有士兵都拼死作戰,趙軍無法擊敗,於是想退兵回營。但回頭一望,整個營寨都插滿了漢軍的紅旗,不由大驚失色,陣腳大亂。漢兵兩路夾擊,大破趙軍,殺了陳餘,活捉趙王。

將領把敵人的首級和俘虜呈給韓信,然後問道:“將軍命令我們背對着河水排開陣勢,這和兵書上的制勝之道相反,最後居然取得了勝利。這是爲什麼呢?”

兵不厭詐——揭祕韓信是如何做到屢戰屢勝的 第3張

網絡配圖

韓信說:“這種戰術在兵法中也有,只是你們沒有注意罷了。兵法上不是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置士兵於死地,他們一定會因爲怕死而逃走,怎麼會用盡全力去作戰呢?”諸將聽了都非常佩服。

再說韓信攻破齊國臨淄後,立即帶軍追捕齊王,楚人派龍且率軍二十萬人援救齊國。有人勸龍且說:“漢軍拼死遠征,其鋒銳不可當。齊、楚兩軍在本國作戰,思戀鄉土,鬥志容易瓦解。不如挖深壘溝,加強防禦,請齊王派親信的大臣去招撫那些失陷的城邑。失陷的百姓聽說齊王還在,又有楚兵來救援,一定會反叛漢軍。漢兵得不到齊人的支持,勢必無法補給糧食。這麼一來,不須作戰漢軍就要舉手投降了。”

但龍且卻認爲韓信根本不是自己對手。於是雙方隔濰水佈陣。當天夜裏,韓信命手下縫製一萬個皮囊,在裏面盛滿沙子,藉此堵住上游的河水。然後,帶領一半的兵力渡水攻打龍且,故意敗陣退走。龍且見到韓信退兵,非常高興,於是下令全軍渡水追擊韓信。這時,韓信讓人移走堵水的沙袋,大水一涌而下,龍且的大半軍隊無法渡河,韓信迅速反擊,殺了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