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朱元璋如不殺功臣靖難之役能成功嗎?

揭祕:朱元璋如不殺功臣靖難之役能成功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初是一個很奇葩的時代,各種嚴厲的管制政策下中央集權到達了一個恐怖的高度。但是也恰恰是這個時期,地方的藩王首次造反成功造就了叔奪子位的千古奇談。而這個過程中朱元璋的好殺讓能戰的功勳集團幾乎全軍覆沒,是個重要的原因,其讓南軍缺乏能戰的帥才。那麼如果朱元璋不是那麼兇悍,能不能保住自己孫子的位子不被兒子奪取呢?

朱元璋殺人的目的與結果

不少喜歡明初歷史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朱元璋和太子朱標的故事。朱元璋聲稱要爲子孫拔出荊棘上的刺,以求在未來能夠像秦始皇所希望的一樣世世代代傳至萬世。無論是文官士大夫還是武人勳貴在其統治之下一直是戰戰兢兢,開國的功臣們有好結局的少之又少。而其目的就是爲了完成朱家的權力集中化。

在中央至少是漢人的王朝在大部分的時候,相這個職位一直是起到了分擔皇帝權力的作用,在一些開明聞名的皇帝統治時期不乏丞相駁回皇帝意思的案例。雖然根本上來說只要皇帝願意架空丞相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至少有這個職位在,當專制的皇帝死去權力的遊戲就會進入下一個輪迴。但是這套綿延數千年的遊戲規則在朱元璋這裏被打破了,他廢除了宰相制度集中大權於一身,中國中央的政治權力自他開始徹底變成了君王獨斷。

 

揭祕:朱元璋如不殺功臣靖難之役能成功嗎?
 

網絡配圖

   當然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中國的邊疆部隊向來是最有戰鬥力的,而在南京的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子孫無法控制他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如果這批人換成了自家親屬呢?抱着這個想法朱元璋開啓了先輩劉邦一樣的道路,最後將自己的子孫分封在邊疆和各個要害之處,並允許其建立規模數萬人的王府衛隊。最爲要命的是雖然其插手過藩王對布政使司的干預,號稱“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但是這個並沒有列入明文的法律規定裏。或許是基於漢唐時期“國中國”的考慮朱元璋讓王府的官員全部由國家指認,但是卻又保留了親王對文官的司法權,這使得他們難以徹底脫離依附關係成爲一個監督的力量。

當一個手腕高超的君王能夠利用這些權力和空當的時候,本應受到保護的中央可能就會是受害者了。

當皇帝極其坑爹

不過硬要說中央對地方還是優勢巨大的,無論是大義正統還是軍事優勢都在建文這邊。理論上來說,如果建文帝不主動削藩那麼朱棣都未必敢動。如果是一個習慣分封的歐洲君王,那麼國家維持這個狀態便算是心滿意足了。但是建文帝雖然仁慈寬厚,卻也有着老朱家遺傳的控制慾,他不希望叔叔們有着太大的權力。這時的他迫切地想要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從自己的頭頂摘除。

如果是一個類似於他爺爺一樣老辣的帝王,那麼這一切都還好說。偏偏建文帝心慈手軟,政治經驗不足,由於功臣被大肆屠戮其手下缺乏可用之才。在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到京師朝拜時傲慢無禮,“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監察御史曾風韶劾奏燕王不敬,建文帝卻說:“至親勿問。”這種揚他抑己的態度起了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消極作用。面對戰爭,建文帝下詔說:“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仁之極,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休此意,無使負殺叔父之名。”要知道在朱棣開始造反的時候,朱允炆就將其從族譜上去除了,事到臨頭卻又認其爲叔叔不忍下手。這種婦人之仁決定建文帝必將成爲政治敗將。戰爭初期,建文帝一方涌現一批優秀的將領,他們頑強抵抗,給了朱棣巨大威脅,但建文帝的軟弱再次表現無遺。大戰之前下不殺叔父詔,力求“毋負朕有殺叔父名”。這道詔書使得朱棣多次絕處逢生。建文二年的白溝河之役、東昌之役,建文三年的夾河之役,朱棣皆幸運逃脫。建文帝的仁心最終將朝廷推向深淵。在兩軍決戰的生死關頭,朱棣早已橫下一條心,破釜沉舟,義無反顧,而朱允炆則對這次戰爭進行得漫不經心,舉棋不定。

建文帝在兩軍對壘時沒有表現出決一死戰的豪邁,而是表現出低聲下氣的寬容,這無疑在士氣上輸給了對方,這是戰爭的大忌。由此可見,建文帝缺乏政治家的本色。

除了讓出了權力空位外勳貴集團的衰落也讓建文缺乏指引

按理來說,建文帝的年齡有些書生意氣是非常正常的,作爲對不成熟繼承人的輔佐朱元璋也確實留下了一套班子去指引他。但是因爲武將集團已經基本覆滅,留給建文的也都是文人。這就導致了其後來的一系列悲劇,齊、黃“二人本書生,兵事非其所長”,不善兵事,倉猝行削藩之計,又缺乏戰略眼光,以至於誤己誤國。文人治國有獨到之處,但要講到調兵遣將、指揮打仗,卻

有大大的侷限。文人不懂得戰爭的複雜多變,又沒有臨陣鍛鍊過,所定計策多是紙上談兵,不適應實際變化,面對經驗豐富的強敵,失敗也在情理之中了。

  

揭祕:朱元璋如不殺功臣靖難之役能成功嗎? 第2張

網絡配圖

   偏偏其意氣用事也傳染給了建文帝,讓其蓄意復古,在他看來“古者之世,古庶勝於今,風俗美於今,上下親治過於今,國之盛強且久過於今”,因此,“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大力宣揚孔孟仁政,力圖恢復井田舊制。建文君臣的復古成爲朱棣起兵的一個藉口。

什麼是井田制呢?簡單地說就是恢復西周時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政策,全天下的土地取消私有,直接歸屬皇帝,以帝王的意志爲指引去分配土地。這就是建文說的“行仁義”,畢竟在中國這樣小農經濟的國度,土地乃是一切的根本,在鴉片戰爭前土地稅也是國家最重要的稅收。有了這個建文確實可以把整個天下掌控住了,又符合老朱家強悍的控制力,又因爲符合儒家的政治思維而不至於遭受太多暴力的反抗。

但是,在古代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低下,很多時候除了城市就不歸屬朝廷管轄了。尤其是在南方,地方宗族力量強大,他們直到今天依舊可以在經濟活動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何況是六百年前的古代。但是一旦實行不可避免對現有經濟秩序產生挑戰。例如,地方官員藉機索賄土地所有者,亦或者有着官府人脈資源的人趁機霸佔良民田產之類的。這一切都意味着在那個沒有土地所有量劃分的時代,一切土地充公意味着“自耕農”這個階層將會遭受最爲悲慘的命運,遠比地主和豪強來的慘烈。

  

揭祕:朱元璋如不殺功臣靖難之役能成功嗎? 第3張

網絡配圖

   而這一切都被朱棣利用,爲了防止引發“正統衛道士”的強力反彈,其打出的口號是按照老爹的《皇明祖訓》中藩王的清君側,同時要推翻的不只是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削藩”,而是“井田制”這個早已被歷史無數次證明失敗的政策。這一切都讓他的阻力降到了最低。一直到勝局已定纔開始大刀闊斧地將歷史篡改,刪去建文的帝號燒去他的歷史記錄等等,並將自己的出生改爲嫡出以換取正統擁戴。

結語

現在我們能得出結論了,答案是不能成功。因爲功臣們在制度上的阻攔太大,朱元璋才下令將他們滅了。如果這個集團猶在,權力的空位不在,藩王是不可能掌權的,自然也就沒有後來這麼多事情了。而建文帝的權力也會被相國制約,從而無法推行井田制,至少建文文弱的性格在他這代裏是不要想了。那麼第二代君王將在平庸,但是相對仁義的政治環境中結束,或許明朝也將因此而延長壽命。可惜的是老朱家的變態控制慾,最終害了朱元璋自己的孫子,也爲未來的大明王朝增添了一絲抹不去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