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太田道灌有着怎樣的背景?有着怎樣的功績

太田道灌有着怎樣的背景?有着怎樣的功績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扇谷上杉氏家宰太田道灌一族,從家譜上看來,是源三位賴政的子孫。源賴政於治承四年(1180)五月和以仁王一同舉兵反抗平家,戰死在宇治地方。其子仲綱有一養子廣綱,做了源賴朝家臣,就任駿河守,建久元年(1190),突然出家京都醍醐寺。廣綱的兒子隆綱從事土御門上皇,得封丹波五箇莊,孫子國綱、曾孫資國在同國太田鄉漸次繁衍。

應永三十五年(1428)間,有一位太田備中入道道暉與鎌倉極樂寺出官上人相通信。考慮到太田家法名世代使用“道”字,以及資清、資長父子均曾敘任備中守,這位道暉應當就是太田道灌的先人。

出生背景

道灌出生在永享四年(1432),關東爭亂的前夜。首先,有必要說明一下戰國將近時的關東形勢。

室町幕府草創時期,足利尊氏任命其子足利五郎基氏爲關東管領,上杉憲顯爲執事,統治關東十州,此舉爲後來關東的動亂埋下了禍根。基氏後人呆在天高皇帝遠的關東,久而萌生異志,自稱公方,稱執事上杉家爲關東管領,到曾孫足利持氏時,更與新任將軍足利義教爭位而舉兵反抗,是爲“永享之亂”。然而,當時的關東管領上杉憲實實力已經隱隱然凌駕主家之上,他投靠幕府一方,致使持氏於永享十年(1438)敗死。

未幾,憲實因病出家隱居,持氏餘黨不肯死心,永享十二年,這些人得結城氏朝之助,擁持氏遺兒安王丸、春王丸再起。但在第二年的四月,上杉憲實之弟清方就攻破了結城城,持氏兩子被送往京都,行至美濃而遭殺戮,命令出於足利義教。(《南總裏見八犬傳》聯盟島津家那個版本里,把安王、春王兩個小名解釋成“兩親王”,不解中)

太田道灌有着怎樣的背景?有着怎樣的功績

上杉家沒有對持氏一族斬草除根,反而迎回持氏幼子萬壽王丸,再建鎌倉公方。這個萬壽王丸,也就是成年後的足利成氏,意圖恢復永享之亂以來沒落的舊武士階層權力,故而重攀父親一代的交情,蓄意接近結城、宇都宮、小山等北關東豪族。於是,成氏與關東管領上杉憲忠日趨疏遠。

爆發矛盾

爆發於寶德二年(1450),上杉家臣長尾昌賢(景信)、太田道真(資清)等人突襲足利成氏,成氏逃往江之島。長尾、太田軍逐入鎌倉,敗於成氏近臣,又退回相模國糟屋莊(21世紀的神奈川縣伊勢原市)繼續對峙。此事最終以駿河國的道悅(名爲重方,上杉憲實之弟)調解而告結束,上杉家佔到了上風,成氏提出的誅殺長尾、太田等要求都未實現,成氏暗懷怨氣。

於是,享德三年(1454),足利成氏誘殺上杉憲忠於鎌倉西御門館,引發了持續二十二年的享德大亂。幕府依舊支持上杉家,將軍足利義政命其弟政知前往接任鎌倉公方,又遣東下野守前往鎮壓下總國千葉一族內亂,以澀川義鏡爲探題遠涉關東,種種措施表明幕府加強了插手關東的謀劃。足利成氏逃到下總古河,稱爲古河公方。此後關東戰亂連年,足利政知也無法久據鎌倉,遂駐於伊豆堀越,稱堀越公方。

康正二年(1456)時,金澤稱名寺所受贈金記錄(用途錢註文)中記載有“御屋形(上杉持朝)、太田殿(道真)、源六殿(資長)”。這一時期,道真受理了鎌倉建長寺塔頭西來庵、相模國三浦郡內龍德院領、鎌倉淨光明寺領、報國寺領等訴訟,可見其在相模國勢力之深。上杉持朝據武藏國河越城,太田道真據巖槻城,而太田資長(道灌)修築了名城江戶的前身。

應仁之亂

戰國的開端,關東戰事一無窮盡,古河公方與堀越公方長年爭鬥不已。不過,就是在此間,文明五年(1473),幕府還催促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的奉行人朝日、佈施兩氏,命太田道真、長尾景信獻上關東分國內修造(伊勢)內宮的費用及役夫工米。同樣是在此間,道灌(資長)在品河、江戶城與心敬、宗祗等人召開了連歌會。

太田道灌有着怎樣的背景?有着怎樣的功績 第2張

上杉持朝病死河越城,其孫政真在武藏五十子陣敗死,太田道真扶持持朝的兒子定正做了扇谷上杉氏家督。其時,山內上杉氏家宰長尾景信過世,家主上杉顯定及家臣寺尾、海野兩氏共謀,把景信之弟忠景立爲家督。景信的兒子景春深爲不滿,希望太田道灌給他以助力,道灌想任景春爲武藏國守護代,卻因上杉顯定阻止而失敗。於是,景春據鉢形城,結連古河公方足利成氏,正式揚起叛旗。上杉家敗走上野國那波莊,渡過利根川時,太田道真擔任殿後。

文明九年(1477),武藏、相模兩國內,各地都有景春的同黨蜂起響應,太田資忠、上田上野介在河越籠城,上杉朝昌、三浦義同、千葉自胤則支援江戶,道灌接連攻落景春一方的相模國溝呂木、小澤城及武藏國平冢、石神井、練馬城,迎回兩上杉家當主上杉顯定、定正,又在武藏國用土原一戰中擊破長尾景春,爲平定關東竭盡全力。

文明十年(1478),足利成氏遣側近簗田持助,通過寺尾上野介向長尾忠景請和。當時道灌正去到上野國白井地方,勸說定正回到河越城。

第二年(1479)發生了這樣幾件大事:道灌的侄子(一說爲弟)和養子太田資忠在與下總國千葉孝胤交戰時戰死;上杉顯定移居鉢形城;足利成氏以越後守護上杉房定爲中介,與幕府開始談和,享德大亂乃告終結。文明十二年,長尾景春叛亂無以爲繼,也與幕府議和,十四年(1482)達成“都鄙合體”和議。

扇谷上杉氏,本是上杉分家,其勢力的擴大,與扇谷家宰太田道灌威望的提升,使山內的上杉本家(家督上杉顯定)感到威脅來臨。時人傳說“扇谷殿領國少於山內,軍勢又微,獨賴太田父子開其善政,集武功者用事,其數可知,末後扇谷殿將爲上杉家之主。”(《永享記》)

於是,太田道灌對上杉顯定家臣高瀨民部少輔等人處遇意見,和修理江戶、河越兩城的動作,都被顯定視爲不尋常之舉。據說當道灌着手修理城池時,顯定離間了扇谷上杉氏家督上杉定正與道灌的關係,讓他防備“扇谷家的大事”。

文明十八年(1486),上杉定正在相模國糟屋之館殺害太田道灌。

太田道灌有着怎樣的背景?有着怎樣的功績 第3張

道灌的養子資家在武藏國比企郡三保谷建起養竹院憑弔道灌,由同族的叔悅禪懌主持。

長享元年(1487),山內、扇谷兩上杉氏終於翻臉,稱爲長享大亂。道灌的兒子資康痛於父親遇害,背離扇谷,投向顯定陣營。

延德三年(1491),伊勢新九郎(後來稱爲北條早雲)乘堀越公方家內亂,殺死足利政知的兒子茶茶丸,開始了小田原北條氏奇蹟般的崛起。

延德四年(1492)二月二日,太田資清入道道真病死相模。

明應三年(1494),定正在武藏國高見原陣中病死,養子上杉朝良繼承家督。永正二年(1505),兩上杉氏又達成和睦,資康復歸扇谷上杉家。

永正十年,太田資康助姻親家三浦道寸與北條早雲交戰,不幸在相模國三浦郡戰死。以後,朝良授扇谷上杉氏家督之位於侄子朝興,資康的兒子資高繼續臣事上杉朝興。

大永四年(1522),北條氏綱進攻上杉朝興的江戶城,彼時太田資高守江戶巖淵砦,做了氏綱的內應,朝興逃往河越城。此後扇谷上杉家與北條交戰,資高又被朝興趕出了江戶。

這樣,太田家投靠小田原北條氏,直到永祿二年(1559),《小田原衆所領役帳》記錄的北條家臣中仍有資高的兒子太田康資、太田大膳亮等人。

太田道灌有着怎樣的背景?有着怎樣的功績 第4張

永祿六年(1563),康資之弟資行謀反的計劃爲北條家所知,遂逃向巖槻城。永祿七年(1564),太田康資也被懷疑暗中與太田資正勾結,同樣逃往巖槻,又投奔了安房國的裏見義弘。未幾,北條氏康在國府臺之戰中擊破裏見義弘、太田資正軍。——資正的祖父資家,是道灌的侄子,作爲養子繼承了道灌養子太田資忠一系,當時是巖槻城主。

戰敗後,資正與次子梶原政景前往安房,資正嫡子氏資與岳父北條氏康相勾結,拒絕父親歸城。資正和政景後來轉投常陸。

巖槻城的太田氏資,永祿十年(1567)在上總國三船臺戰死,死後領地爲玉繩城主北條氏系所奪。永祿十三年左右,北條氏政給兒子氏房取名太田十郎,聘定氏資的女兒爲妻,名正言順地將太田領地納爲己有。——氏房是北條氏政第三子,而氏政長子氏直生於永祿五年(1562),所以氏房是年最多六七歲。太田氏房真正開始治理巖槻領地,是在天正八年(1580)左右,十年後,豐臣秀吉征伐小田原,巖槻城被攻落。小田原城破後,氏房請以己身代兄長氏直一死,但結局是北條氏政兄弟切腹,他和氏直前往高野山。末後,秀吉發動侵朝戰爭,太田氏房隨從出征九州,死在陣中。

太田道灌的直系後代太田康資,天正九年(1581)死於上總國小田喜,兒子重正棲居安房,後來去常陸投奔了太田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