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上海金山名人志——清代狀元蔡以臺

上海金山名人志——清代狀元蔡以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蔡以臺生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字季實,號蘭圃,又號小棲真樵者。楓涇南鎮人,兄弟排行第三,母陸氏,與沈德潛母親同爲陸贄後裔。蔡以臺是很有天賦的江南才子。童年時勤奮好學,加上受到名儒沈辰垣的啓蒙,詩文書法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舉人(順天中式),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會試得第一(會元),同年四月殿試得第一(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分校順天鄉試,不久擔任日講起居注官,在宮中講經論史並負責記錄皇帝的生活起居等情況。

上海金山名人志——清代狀元蔡以臺

乾隆三年(1738年),蔡以臺在京城與紀曉嵐、陳孝泳、竇光鼐、劉補山、劉西野、李應弦、陸青來等人一同師從董邦達(著名畫家、官至禮部尚書)。他於乾隆九年(1744年)考中秀才(順天副貢)後,擔任景山教習一職,期滿以知縣用。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舉人(順天中式),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會試得第一(會元),同年四月殿試得第一(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分校順天鄉試,不久擔任日講起居注官,在宮中講經論史並負責記錄皇帝的生活起居等情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春,被欽點爲會試同考官,因隨乾隆帝出巡山西五臺山,未及入場監考。他在擔任考官期間,處事公正,唯才錄用,尤其能提攜出身低微的人,受到時人稱道。蔡以臺又以至孝著稱,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後,因贍養年邁父親而辭官回鄉。父親故世後,他由於悲傷過度,得病身亡。

蔡以臺學識淵博、善辨鐘鼎、金石、圖書等文物真贗。書法得顏魯公三昧,詩文氣骨奇高,清麗絕俗。他生性耿直,不願結交權勢官宦。平時著作大多不署名,著有《三友齋遺稿》《姓氏竊略》,現存文稿還有乾隆三十四年(1769)後所作的《亞聖南祠始末記》等。

蔡以臺的書法,存世作品很少,現存僅有二幅尺牘。從《續修楓涇小志》稱其“書法得顏魯公三昧”,可見其書法之功力。還有他考中狀元的過程,也能說明問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殿試時,殿試主考官原擬蔡以臺爲第二,第一爲梅立本。乾隆皇帝看過試卷原稿後,認爲蔡以臺寫的字很漂亮,親自將蔡以臺拔爲第一,而把梅立本改爲第二。此事可以證明蔡以臺的書法是很好的。

蔡以臺善畫,但與書法一樣,並未留下多少畫作,目前能見到的僅有一幅畫,即乾隆二十六年所畫的《蘭石圖》。從這幅畫能夠領略到他的繪畫才能。他於乾隆三年(1738年)即拜著名書畫家董邦達爲師(董邦達雖然官至禮部尚書,但史料均以書畫家著稱),學習書法、繪畫。可以想像長期拜師於董邦達的他,繪畫功底應該不會差的。

《續修楓涇小志》稱蔡以臺“詩文氣骨奇高,清麗絕俗”。恐怕不會沒有來由。蔡以臺的詩文,其著有《三友齋遺稿》,但該書難以見到。目前僅找到蔡以臺詩7首。2首錄入《晚晴簃詩匯》,2首錄入《續槜李詩系》,2首錄入《楓涇小志》,1首錄入《遂安縣誌》。分別爲6首七律和1首五律,每首對仗工整,詞藻清麗,音韻鏗鏘,顯示了作者的筆力雄健和功底深厚。據《碧溪詩話》評述:“蔡修撰詩求之三十餘年不可得見,嘉慶丁巳始得讀之,詩僅二十餘首,而冠首一篇《平定回部大功告成恭記》五言長律一百二十韻,華藻宏麗,洵鳴盛之鉅製,餘也格高調爽,不類蛙蠅凡響。”又見《石瀨山房詩話》評述:“殿撰……試南宮(會試),廷試(殿試)皆第一。是科禮闈,首場始用五言八韻排律一首,欽命題賦得循名責實得先字,殿撰詩傳誦一時,餘不概見。”《碧溪詩話》與《石瀨山房詩話》對蔡以臺詩的評價是很高的。

蔡以臺的文章,與其詩一樣清麗絕俗,從他能考中狀元就可說明問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會狀元卷,洋洋灑灑,富有文采,今在南京科舉博物館展出。讀過他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所題《聞川泛棹集》序及《亞聖南祠始末記》,也能領略到他文章的精美。

由此可見,蔡以臺在詩文、書畫方面是很有才能的,他對識別鐘鼎圖書金石也很擅長,只是他的書稿著述大多不署名,因而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對他在識別鐘鼎圖書金石方面的才華瞭解不多,確實有些遺憾。

人品高尚 堪稱楷模

蔡以臺的人品值得敬仰,堪爲後世楷模。最明顯的有三個方面:一是勤奮好學,發憤讀書。蔡以臺這種好學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他雖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中,但他自幼即勤奮好學,絕無紈絝之氣。楓涇妙常庵是他常去讀書的地方,留下了“蔡以臺讀書檯”遺蹟。三友齋宅內的“蔡狀元讀書樓”也是因他奮發讀書而聞名。《石瀨山房詩話》稱他:“家素封,折節讀書,入成均,名噪都下,俊京兆,試南宮,廷試皆第一。”概括了他的讀書精神和取得的成就。經過不斷地刻苦學習,他終於在會試、殿試中雙獲第一名,會狀連元成爲了歷史佳話。

二是生性耿直。蔡以臺生性耿直,淡泊名利。《續修楓涇小志》稱他:“生性耿直,不願結交權勢官宦。平時著作大多不署名”。而《光緒嘉善縣誌》亦稱他:“家居不謁當事,不妄交遊。著述多不屬草。”蔡以臺中狀元后,循例授修撰,步入翰林,此時活絡一點的人,仕途將是一片光明。但他不會拍馬屁巴結上司,不與結黨營私者爲伍,最終辭官而退,完全是其性格所致。從他的詩:“白板巖扉負甲開,但無車馬便蓬萊。”“前人遺蹟愴何在,衰柳披煙一釣臺”,可以看到他早已具有隱退之心,詩中真切反映了他的心態與人品。在告假回鄉奉養親老期間,他也並未按官場潛規則去拜訪當地的府縣當政者,這些都表露出他不願巴結權貴勢力的氣質。

三是極盡孝道。蔡以臺受其父親蔡維熊一生致力於慈善活動的影響很深,平生極盡孝道和崇尚慈善。爲了奉伺親老,以孝爲先,他寧可放棄仕途前程,先是告假返鄉,繼而不再復出。尤其是當父親故世後,爲了盡孝竟哀毀過度以致得病身亡,其孝行爲鄉鄰所欽佩和稱頌。

上海金山名人志——清代狀元蔡以臺 第2張

生性耿直 仕途短暫

蔡以臺於乾隆九年(1744年)考中秀才(順天副貢)後,曾考補景山教習,期滿以知縣用,這是他初入仕途的經歷。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中狀元后,即授修撰(從六品),掌修國史,此後進入輝煌的仕途階段。這時是他春風得意之際,仕途有望青雲直上。起初的確很順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被任分校順天鄉試;十月擔任日講起居注官。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春,隨乾隆皇帝駕幸五臺,途中又被欽點爲會試同考官,(因隨從在外,未及入闈)。同年五月,上諭正式充任日講起居注官。短短几年,從修撰到擔任日講起居注官,還先後任分校順天鄉試和會試同考官,可見皇帝對他很滿意。況且日講起居注官是皇帝身邊的近臣,負責爲皇帝講史論經和記載日常起居,凡皇帝御門聽政、朝會宴享、大祭祀、大典禮及謁陵、校獵、巡狩等都會隨侍扈從,以日迅速升官本無問題。但從《續修楓涇小志》寫他“居鄉不謁當道”一句即可看出,他不拘小節,不倚權貴的處事方式,這樣性格的人是很難在仕途有所發展。終於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他不得已地以“親老乞養歸”爲託辭,致仕回鄉了。可見,官至日講起居注官之後,他就沒有再升職,到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後仕途便宣告結束。

縱觀他的仕途生涯畢竟還是比較短的,之所以未能在仕途取得進展,與他厭倦官場的思想,以及期望憑藉自身的才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有着很大關係。可惜的是他不幸早逝,否則,他完全可以與秦大士、蔣士銓等人一樣,從官場激流勇退之後,在文學書畫方面取得驕人的業績。

 父傳身教 人過留名

蔡以臺之所以能勤奮好學,不倚權貴,行善積德,與蔡以臺父親的言傳身教不無關係。

蔡以臺祖籍爲德清,始祖蔡源,自十二世祖蔡廷貴遷杭州,十四世祖蔡三元遷嘉興,十七世祖蔡王臣(蔡以臺曾祖)遷楓涇鎮。蔡以臺的父親蔡維熊,字星若,號軼亭,又號秋澄。

蔡維熊崇尚禮義、學問淵博,士林推重。爲人仁慈寬厚,樂善好施。雍正年間鬧災荒時,他捐錢放糧,用於賑災,還爲災民送藥治病,購置棺木收殮路斃之人。乾隆七年(1742年),他又負責經辦重修了楓涇仁濟道院。乾隆八年(1743年),他捐資首倡楓涇第一個民間慈善機構“同善會”,後又置田、買屋,確保同善會使南北鎮民衆均能受益,楓涇慈善事業也自此絡繹不絕。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78歲的他仿效香山故事,以自家尊德堂爲主,集裏中耆舊如戴賓、許王猷、程緒祖輩九人爲“尊德會”,也稱“九老會”,開筵賦詩、繪圖以紀,傳爲盛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三月,乾隆帝出巡江南,他迎鑾祝釐,蒙賜內緞一段。

蔡維熊還於乾隆四年(1739年)建蔡氏支祠,在鎮南杏花坊,置義田300畝。

上海金山名人志——清代狀元蔡以臺 第3張

蔡維熊的言傳身教,對蔡以臺的一生產生良好影響。青年時,蔡以臺與紀曉嵐、陳孝泳、竇光鼐、劉補山、劉西野、李應弦、陸青來等名人之士交往甚好。

此外,蔡以臺還與錢大昕、竇光鼐、秦大士等交往密切。與同在朝廷任日講起居注官的良誠、圖鞳布、史貽謨等也均有來往。結下了很好的人脈關係。

古語云: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蔡以臺仕途雖短暫,但在楓涇鎮還是留下了歷史遺蹟——

蔡以臺宅:在楓涇鎮友好居委會青楓街34、35、36號,現爲金山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據考證此宅爲蔡維熊所建,名“尊德堂”,蔡以臺出生於此。

蔡狀元讀書樓:在楓涇友好居委會盛家弄4號(原三元浜)。據《光緒嘉善縣誌》記載,蔡以臺宅即三友齋,位於三元浜。該宅現稱爲“蔡狀元讀書樓”,爲金山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

狀元坊:蔡以臺狀元及第後,在楓涇建有狀元坊,位於南鎮杏花坊(今嘉善縣楓南社區),系四柱三孔石牌坊,正中上柱額刻“聖旨”,中柱刻“狀元坊”,均爲鎦金陰文,左、右兩石柱記載蔡以臺事蹟。狀元坊現已廢。

蔡以臺墓:據《光緒嘉善縣誌》記載,蔡以臺墓在奉賢鄉四南區宙北圩,現已廢。

作爲“楓涇四寶”之一的狀元糕,也與蔡以臺有着直接的歷史淵源,這種薄片糕系當年蔡以臺赴考前的愛吃之物,楓涇狀元糕也由此得名。(金山區《金山報》鬱偉新 沈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