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漢武大帝搞的一塌糊塗?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漢武大帝搞的一塌糊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清朝以前對漢武帝的評價都是暴君窮兵黷武的形象,到清朝末年漢人權利恢復的時候,漢武帝才被塑造成千古名君。那他究竟做了什麼事,讓他備受詬病和爭議的呢?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漢武大帝搞的一塌糊塗?

網絡配圖

   窮兵黷武是漢武帝的代名詞之一,在位期間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華夏族的基本領土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但漢武帝在位54年,有44年都在戰爭中,人口銳減到文景時的一半,百姓怨聲載道。

充塞西北是漢武帝的一大敗筆,漢武帝將匈奴趕到漠北,然後遷關內百姓70多萬到西北。由此開始大片的林牧區開墾成農耕區,從中原關中地區遷到西北更惡劣的地區,百姓是敢怒不敢言的。再者遷徙大量人口需要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文景之治的大量積蓄大部分用在了遷徙人口和打通西域上。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漢武大帝搞的一塌糊塗? 第2張

網絡配圖

   殺雞取卵的經濟政策是漢武帝敗家的重要因,商人的地位在漢朝的待遇非常低,尤以漢武帝最爲嚴重。有些鉅富毫無理由直接沒收財產,政府強行推行白金鹿幣失敗,發行五銖錢侵奪財物,導致國家信用丟失,盜鑄五銖錢嚴重,幾乎回到以物換物的原始社會。鹽鐵專賣經營不善價格高,農民以木具代替鐵具,用帶鹹味的草根替代鹽。鼓勵告發不繳稅的商人,沒收財產,分一半給告密者,因此商品貿易大量萎縮,國家經濟難以運轉。

賣官鬻爵是漢朝最沒有底線的交易。由於朝廷財政吃緊,地主階級擁有大量財富又想參與政治權力,於是漢武帝開始賣官鬻爵,以補充虧損的財政。這些買官的人素質不會太高,而且買官的錢必須通過搜刮民財賺回來,一旦開了頭就難以收手,因此百姓對此深惡痛絕。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漢武大帝搞的一塌糊塗? 第3張
 

網絡配圖

   通過這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措施,漢武帝后期進入了起義頻發的動盪時期,起義都被鎮壓,漢武帝發佈了“輪臺罪己詔”才稍微緩和了一下矛盾,並在太子劉據死後開始反思一生是對還是錯。不過漢武帝雖然沒有從根本上收拾好自己留下的“爛攤子”,但還是給後世留下了託孤大臣霍光,霍光掌權期間輔佐漢昭帝、漢宣帝,把西漢拉回到正軌上,到漢宣帝時實現“昭宣中興”,因此有時候漢宣帝的歷史評價比漢武帝還要高!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