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稱作是“飢餓的盛世”?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稱作是“飢餓的盛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古至今,人們對漢文帝、景帝父子治下的“盛世”很是推崇,稱頌那個時代社會安定、國富民強,可是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稱作是“飢餓的盛世”?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如果只看史籍的正面描述,那麼“文景之治”的確是個令人憧憬的時代,其成就確實值得歌頌。但若是拋棄先入爲主的觀點,通過對史料進行深入地分析,尤其是對當時人的議論來做詳細的解讀,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所謂的“文景之治”其實是一個貧富懸殊現象極爲嚴重、百姓充其量只能填飽肚子的時代,如果非要稱它爲“盛世”,那也不過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首先,文、景時代的貧富懸殊現象極其嚴重。西漢初年崇尚黃老學說,實行“無爲之治”,這固然有利於百姓的休養生息,但與此同時,卻也助長了貴族、豪強和商賈等勢力的“野蠻成長”。憑藉着與官府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極爲雄厚的財力,這些人瘋狂地兼併土地,從而迫使大量的自耕農破產,或淪落爲流民,或被迫成爲他們的佃農。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稱作是“飢餓的盛世”?

兼併者集團在侵佔大量的土地後,一方面向佃農徵收多達50%的地租,一方面則按照國家頒佈的稅率,向朝廷繳納稅率極低的地租(三十稅一,即3.33%),從中賺取數量極爲驚人的差價,迅速積累起龐大的財富。而接下來,他們又會繼續進行新一輪的土地兼併,如此循環往復,漸漸地便使得社會上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狀(見《漢紀·武帝紀四》)。

再者,文景之世的百姓生活極苦。雖然跟秦末漢初相比,“文景之治”下的百姓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充其量也就是能吃飽肚子,不至於餓死而已。原因無他,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和徭役極多,令百姓窮於應對的同時,難以實質性提高生活質量。根據史料記載,漢代的賦稅約有二十種名目,主要的是“田稅”和“口賦”,此外還有各種名目的徭役。雖然田稅稅率極低,但口賦和徭役卻很沉重,而這也是造成漢朝百姓困苦的根源之一。

“文景之治”的百姓生活有多苦?可以在當時名臣晁錯、董仲舒的奏議中窺見一斑。作爲景帝時期的御史大夫(副宰相),晁錯在《論貴粟疏》中不無沉痛地提到,當下一個五口之家的農戶,每年辛苦耕種一百畝土地,要應對官府的各種稅目和徭役,如果趕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尚能填飽肚子,但如果不幸遭遇災荒之年,則難免會忍飢挨餓,有甚者還要售賣兒女、田宅來完稅或應付徭役。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覆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責者矣。見《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上》。

文景之治爲什麼會被稱作是“飢餓的盛世”? 第2張

與此同時,董仲舒在向漢武帝上書時,也曾議論到“文景之治”下百姓生活的現狀,稱他們穿的是破衣爛衫,吃的是豬狗食,如果不肯做豪強的佃農,往往會在生計無着的情況下淪爲盜匪,這樣的人往往成千上萬,難以禁止(“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轉爲盜賊,赭衣半道,斷獄歲以千萬數。”引文同上)。

雖然“文景之治”並非想象中那般好,但若把它跟秦末漢初或漢武帝時期作對比,卻也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成就。畢竟,“文景之治”下的百姓還能填飽肚子,生命權還能得以保障,但如果不幸生活在秦末或漢武帝時期,那麼百姓們極可能去做“炮灰”,若平安地過完一生,簡直跟中了“六合彩”一般幸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