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虎父無犬子?朱允炆輸在了他親封的這位大將軍

虎父無犬子?朱允炆輸在了他親封的這位大將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功臣廟中,掛着爲建立大明朝立下不朽功勳的武將的肖像。排第一的當然沒話說,中山王徐達。第二也毋庸置疑,開平王常遇春。排在第三的,就是岐陽王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還當過他的養子。在平定江南和討伐北元的戰役中,李文忠都立下了赫赫功勞。李文忠死得早,四十多歲就因病去世,沒有趕上他舅舅迫害功臣的時代浪潮。繼承他曹國公爵位的,是他的長子李景隆。李景隆自幼熟讀兵書,熟諳弓馬,頗有其父風範,深得朱元璋的歡心。皇長孫朱允炆跟他算是表兄弟,兩人很對脾氣,對他倚爲心腹

建文元年,朱允炆的皇位還沒坐熱乎,朱棣就從北平起兵靖難。開國大將耿炳文在河北真定被朱棣打得一敗塗地,無顏面君。朱允炆琢磨着這耿炳文畢竟上了歲數,玩不過他年富力強的四叔,要不換個年輕點的大將軍?黃子澄向建文帝推薦了李景隆,正所謂虎父無犬子,老子英雄兒好漢,李文忠當年打仗跟開了掛似的,他兒子怎麼也繼承了點基因吧!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餿主意,歷史上並不缺少這樣的例子,比如趙國大將趙奢曾經就有個紙上談兵的兒子趙括。悲劇的是,朱允炆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任命李景隆爲大將軍,接替吃了敗仗的耿炳文,舉傾國之兵五十萬,出師北征燕王。

朱允炆親至長江邊餞行,對李景隆行“捧轂推輪”之禮,賜“便宜行事”之權。朱棣聽聞北伐統帥是李景隆之後,對其十分蔑視。他說漢高祖劉邦那樣的人物也只有統兵十萬的才能,李景隆是個什麼玩意,能夠統兵五十萬?戰前,他就指出了李景隆有五敗。其一,治軍軍紀混亂,上下不同心,只知爭權奪利。其二,南方將士不習北方氣候,浩蕩五十萬衆,糧草軍備必然供應不足。其三,貪功冒進,首尾不能兼顧。其四,剛愎自用,不納忠言,軍中無以樹威。其五,五十萬將士爲臨時抽調的烏合之衆,魚龍混雜,多是奸佞小人。

虎父無犬子?朱允炆輸在了他親封的這位大將軍

李景隆大軍發至,朱棣不屑一顧,自己率精銳騎兵跑去援救永平,後來又奔襲大寧,大本營北平讓世子朱高熾留守。李景隆率兵將北平城圍得水泄不通,攻打北平九門。朱高熾只是據城堅守,絕不出城迎戰,等待朱棣回援。期間,都督瞿能差一點攻破張掖門,北平危在旦夕。而這個豬一樣的李景隆生怕瞿能搶下頭功,令其撤軍,以致錯失良機,功敗垂成。兩個月後,朱高熾終於等到朱棣回師北平。朱棣與李景隆在鄭村壩會戰,他利用北方騎兵的優勢,將李景隆的軍隊衝得七零八落,同時北平城中守軍殺出,前後夾擊之下,李景隆大敗,倉皇撤回德州。次年,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受命援救,等他大軍開到,朱棣早已撤回北平。無功而返,徒耗士氣。

這時許多人都看出李景隆並非帥才,然而朱允炆卻覺得李景隆用兵不順是因爲權柄太輕,又授之“專征伐”之權,賞賜皇鉞弓矢。四月,李景隆在德州再次誓師北伐,到真定後與武定侯、安陸侯兵合一處,將士多達六十萬。但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李景隆再次被朱棣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最後只好拋棄全部輜重,撤回山東境內。十月,朱允炆終於意識到自己任命了個草包將軍,將李景隆召回了南京。大明朝就那麼點家底,李景隆前後損兵數十萬,致使雙方攻守之勢逆轉,朝廷再也無力組織起有效的北伐軍隊,勝利的天平偏向了北方。

朝廷大員紛紛上書,請求誅殺李景隆,以安軍心,以平民憤,以慰祖宗,以謝天下。然而建文帝與李景隆自幼交好,對之置若罔聞。建文四年,燕軍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方孝孺再次請誅李景隆。朱允炆非但不聽,還異想天開地派李景隆到朱棣面前請和,表示願意劃江而治。朱棣又不是傻子,自然一口回絕。不久,燕軍兵至金川門,李景隆率部開城投降,南京就此陷落。宮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即皇帝位以後,李景隆因獻城有功,被授爲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增歲祿一千石。

朝廷每每議事,李景隆都堂而皇之地位列羣臣之首,令靖難之役中的許多功臣不滿。好景不長,永樂二年,許多朝廷重臣彈劾李景隆包藏禍心、圖謀不軌。明成祖朱棣下令褫奪爵位、抄沒家產,將李景隆囚禁於家中。李景隆曾絕食十日而未死,直到永樂末年才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