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周世宗如果不死,能否統一天下?

周世宗如果不死,能否統一天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首先,柴榮指定的國策並非先北後南,先滅契丹,再滅江南諸國,他與樞密使王樸商議的決策同樣是先南後北。

周世宗如果不死,能否統一天下?

柴榮生平最後一次大動作,北伐契丹,被無數讀者人爲拔高,彷彿柴榮不死,契丹就會被滅一般。

事實上,柴榮那次北伐從發兵到最後撤兵,前後不過40余天。之所以能夠奪回三關,也並非後周軍隊多麼能打,而是打了一個時間差,搞了一個突襲戰。

且看《資治通鑑》原文:

辛卯,上至滄州,即日帥步騎數萬發滄州,直趨契丹之境。河北州縣非車駕所過,民間皆不之知。壬辰,上至乾寧軍,契丹寧州刺史王洪舉城降。

那時候的訊息交流非常不便,不但北方的契丹國沒有察覺後周的大動作,就是後周境內百姓都不知道周世宗率軍北伐。周世宗在三月二十九日悄悄離開汴梁,四月十六日,突然出現在寧州城下。大軍壓境之下,契丹刺史只能投降。

之後周軍行動十分迅捷,更出人意料在北方使用水軍,乘坐樓船北上。在二十六日到達益津關,迫使契丹降臨投降。

二十七日,河道變窄,周世宗下令棄船登岸急速行軍,以至於隨從警衛將士不足五百人。

二十八日,趙匡胤率領先鋒精銳部隊突然出現在瓦橋關,一番猛攻,當天契丹守將投降。

在五月初八日,周世宗就下令撤軍,二十五日返回大梁。

也就是說,整場戰爭若是排除周世宗往返行程,真正用在打仗中的,前後不過十來天。

另外,趙匡胤是當時水路都部署,契丹的益津關、瓦橋關都是趙匡胤衝鋒在前,給攻打下來的。

因此種種,即便柴榮沒有中途染病,對契丹的勝利也不可能長久持續。契丹作爲一個已經建國數十年的成熟大帝國,絕不會被這麼一擊給打垮。更何況,這失去的二關(契丹丟失的其實是二關,是宋朝在瓦橋關側再修建了一座淤口關),只是燕雲十六州的邊邊角角。燕京還只是遼國的南部屏障而已。

只要戰爭持續下去,即便當時契丹的皇帝遼景宗比較昏庸,也必然會集結兵馬,圖謀反擊。那時候纔算是兩軍主力抗衡。

在遼國主力沒有被擊潰的情況下,說什麼滅掉遼國都只是妄談。

至於先北後南,還是先南後北,事實證明,那都是兩代帝王結合當時特殊國情,百般考慮,最後定下的國策。就當時來說,都是最正確的。

周世宗雖然南征北戰,其實沒有滅掉一個國家,後蜀、後唐都虎視眈眈,北漢也是心腹之患。因此,在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柴榮只能是稍稍警告遼國,之後還是會繼續掃平南方。

至於北宋,建國之時首先要安定中原,收攏人心,趙匡胤的腳步已經算極快,在建國的第三年就發兵征討湖湘。之後每隔數年就消滅一國。

本來,開寶九年時,趙匡胤已經掃平江南各國,正式開始征伐北漢。不出意料,北漢必滅。沒想到其弟趙光義突然出手,害死了兄長。致使滅北漢一事拖了數年。

關鍵是趙光義空有一副狠毒心腸,卻沒有其兄趙匡胤的天才將略,與遼國兩次大碰撞,都頭破血流。多虧了兒子宋真宗比較爭氣,擋住了蕭太后的全力一擊,北宋才得以保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