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南明隆武帝的生平簡介,隆武帝的人物事蹟

南明隆武帝的生平簡介,隆武帝的人物事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年經歷

朱聿鍵爲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後裔,是太祖九世孫。1606年(萬曆三十四年)四月丙申生於唐王府,母妃毛氏。

朱聿鍵的爺爺老唐王朱碩熿惑於嬖妾,心裏一直愛惜小妾生的兒子,憎嫌朱聿鍵之父(當時的唐王世子朱器墭)。於是,他暗中把朱聿鍵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內,想活活餓死他們,當時朱聿鍵才12歲。幸虧暗中有個小官張書堂幫忙送些糙米飯,在囚房中,朱聿鍵父子苟活了十六年。身處牢籠,朱聿鍵埋頭苦讀,鑽研儒學典籍,沒有浪費光陰。朱聿鍵的父親氣息奄奄,在快要熬出頭時,卻被急切想襲唐王王位的弟弟於1629年(崇禎二年)毒死。老唐王準備封愛妾的兒子爲世子,還想取消了朱聿鍵的世子地位。結果,地方官員陳奇瑜弔唁唐世子時,警告老唐王說,世子死因不明,貿然改變世襲人選,說不定朝廷日後會怪罪。老唐王害怕日法追究,趕忙立朱聿鍵爲“世孫”。同年老唐王也去世。

南明隆武帝的生平簡介,隆武帝的人物事蹟

1632年(崇禎五年)朱聿鍵繼爲唐王,封地南陽。崇禎帝賜其皇明祖訓、大明會典、五經四書、二十一史、通鑑綱目、忠孝經等書。朱聿鍵在王府內起高明樓,延請四方名士。

起兵勤王

此時的朱聿鍵鋒芒畢露,在宗室換授等問題上與崇禎朝臣多有衝突,得罪了不少大臣。爲其父當年被毒死一事報仇,竟在1636年(崇禎九年)七月初一,杖殺其兩位叔父福山王朱器塽(死)、安陽王朱器埈(未死)。當年八月,清朝王爺阿濟格率兵攻打北直隸等地,清兵入塞連克寶坻,直逼北京,京師戒嚴。朱聿鍵心切,上疏請勤王,崇禎帝不許,竟不顧“藩王不掌兵”的國規,招兵買馬,自率護軍千人從南陽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撫楊繩武上奏,崇禎帝勒令其返回,後朱聿鍵沒有遇到清軍,卻中途和農民軍交手,亂打幾陣,互有勝負,乃班師回南陽。明朝對藩王防備極嚴。依照明朝規制,藩王儘可在王府內享樂,惟獨不能興兵擁將離開藩屬。即使朱聿鍵動機純粹,仍使當時在位的崇禎帝大怒,冬十一月下部議,廢爲庶人,派錦衣衛把這位唐王關進鳳陽皇室監獄。崇禎帝改封其弟朱聿鏼爲唐王。

朱聿鍵高牆圈禁期間,鳳陽守陵太監索賄不得,用墩鎖之法折磨之,朱聿鍵病苦幾殆。熬了七年,終於能保住性命。1643年(崇禎十六年)明朝的鳳陽巡撫路振飛到當地巡視,前往監獄拜見朱聿鍵。朱聿鍵當時已經被磨掉許多銳氣,待路振飛彬彬有禮,使後者對他好感非常,並派人對這位唐王加以特別護理。後路振飛向崇禎帝上疏陳高牆監吏凌虐宗室之狀,請加恩於宗室。乃下旨殺欺凌唐王之陵監石應詔。

南下福建

1644年(崇禎十七年),崇禎帝在北京自縊,南京擁從洛陽逃出的福王子朱由崧爲帝,在南京即位,改年號弘光,實行大赦。在廣昌伯劉良佐奏請下,囚於鳳陽的朱聿鍵也被釋,並封爲南陽王。南京禮部請恢復唐王故爵,朱由崧不允,並令朱聿鍵遷至廣西平樂府(今桂林南),但朱聿鍵貧病不能多行。

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五月,朱聿鍵赴平樂途中,在蘇州聞清軍已破南京,弘光朝覆滅,遂至嘉興避難。六月,朱聿鍵至杭州,遇潞王朱常淓,奏請其監國,不聽;請朝陳方略,不允。當時鎮江總兵官鄭鴻逵、戶部郎中蘇觀生至杭州,與朱聿鍵談及國難,泣下沾襟。後朱聿鍵被鄭鴻逵護送,前往福建。而朱常淓最後在衆人推戴下於杭州稱“監國”(代理皇帝)。清軍殺到時,一直被寄予厚望的朱常淓與屬下沒做任何抵抗,向清軍獻城投降。途中在浙江衢州聞得潞王常淓已在杭州降清,於是南安伯鄭芝龍、巡撫都御史張肯堂與禮部尚書黃道周等商議奉朱聿鍵爲監國。

南明隆武帝的生平簡介,隆武帝的人物事蹟 第2張

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六月十五日,黃道周第三次請朱聿鍵監國疏,十七日,朱聿鍵行至浙江衢州,就在檢閱軍隊時發佈誓詞,表示將親提六師恢復中原。表明他已公開接受監國重任。

君臨天下

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六月二十八日,朱聿鍵在福建建寧稱監國。閏六月丁亥(初七)至福州,以南安伯府爲行宮。二十天後,朱聿鍵於福州正式稱帝,改元隆武,宣佈從七月初一起改弘光年號爲隆武元年。改福建布政司稱福京,改福州行在爲天興府,改布政司爲行殿,建行在太廟、社稷及唐國宗廟。升鄭芝龍爲平虜侯、鄭鴻逵爲定虜侯,封鄭芝豹爲澄濟伯、鄭彩爲永勝伯。以黃道周爲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蔣德璟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朱繼祚爲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曾櫻爲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黃鳴俊、李光春、蘇觀生等人爲禮、兵各部左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隆武帝即位後上高曾祖父四代帝號,高祖唐敬王朱宇溫爲惠皇帝,曾祖唐順王朱宙栐爲順皇帝,祖父唐端王朱碩熿爲端皇帝,父唐裕王(追封)朱器墭爲宣皇帝。四代祖妣皆追封皇后。封弟朱聿鍔爲唐王,封國南寧;升叔德安王朱器䵺爲鄧王;追封弟朱聿觨爲陳王,子朱琳渼爲陳王世子。遙上弘光帝尊號“聖安皇帝”。隆武元年七月下令將嘉靖年間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三殿之名恢復爲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各衙門前加“行在”二字。

依據倫序,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帝廣西的桂王,但桂王當時距離江南太遠。而衆明臣齊推唐王朱聿鍵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的封地在南陽。這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起家之地。衆臣推唐王朱聿鍵爲帝,想把他當作重振大明的標誌,很想讓他暗和天意,爭取做一個明朝的“光武帝”,復興明朝。

南明隆武帝的生平簡介,隆武帝的人物事蹟 第3張

隆武帝舉行大典儀式當天,大風霧起,拔木揚沙,尚璽官的坐騎受驚,玉璽摔落,碰壞一角。衆人心驚,皆認爲兆徵不祥。雖然如此,隆武君臣還是很有平復天下的決心,銳意恢復。

如同傀儡

隆武帝雖爲英明之主,卻一直爲鄭氏家族集團所架空。以鄭芝龍、鄭鴻逵、鄭芝豹、鄭影爲首的鄭氏家族,都是大海盜頭子出身,數十年橫行福建、廣東、浙江一帶沿海,兼商兼盜。他們崇禎初年受招安後,趁天下大亂之際一直忙於擴大地盤,充實自己的私人力量。

鄭家惟一的忠臣,其實只有一個鄭成功。鄭成功原名鄭森,是鄭芝龍和日本老婆生的兒子。鄭芝龍有一次帶鄭成功入宮,隆武帝見之大悅,以手撫其背,說:“恨無一女配卿,卿爲盡忠吾家,毋相忘也。”賜鄭森名成功,命爲御林軍都督、儀同駙馬都尉,時人稱之爲“國姓爺”。隆武帝此舉,也有籠絡鄭氏家族的意思在裏面。

鄭氏家族傲慢無上,賣官鬻爵,大肆搜刮百姓,橫毒兇暴,甚至超過弘光朝的馬士英。他們在敗走江南時候,依然大肆搶掠,以至於當時造成這種現象:“受害者延頸待清兵,謠曰‘清兵如蟹,曷遲其來!”

一帝一王

由於滿清剃髮令下引發了血腥殺戮,浙江大地抗清鬥爭如火如荼。明朝諸王殺的殺,降的降,走的走,原本降清的明朝浙江防倭總兵王之仁重新舉起義旗,與張國維等人在紹興推舉魯王朱以海爲“監國”。魯王政權仍舊沿用“弘光”年號。此時,他們並不知道隆武政權在福建成立的消息。兩個朱明同姓政權產生齷齪,最後竟鬧出互殺來使的事情。

正因隆武帝和魯王兩個人都爲疏宗,所以,魯王一方得知隆武帝稱帝消息後,並未立即退位歸藩。雙方各自手下的大臣爲爭擁立之功,自然都緊上疏要求不要退位,硬頂各自的“招牌”。

隆武帝起先很有誠意,他派人來信攜賞銀要魯王承認自己天下一統,並籠絡浙東的明臣明將,答應個個要加官晉爵。一般人可以接受隆武帝,魯王手下的張國維、王之仁等人不答應,因爲如果這樣,他們就沒有“擁立”大功。魯王本人在給隆武帝的回信中,也稱隆武帝爲“皇叔父”而不稱“陛下”,表明他不承認隆武政權。朱聿鍵怒,令殺魯王信使。

當時的魯王君臣,很想快速攻下南京這個象徵性極強的城市。如果南京在手,“監國”成爲“皇帝”,自然名正言順,這樣魯王比起遠在福建的隆武政權,要“合理”“合法”得多。魯王軍力不行,進攻杭州大敗而歸,1646年夏天,清朝的徵南大將軍博洛率數萬大軍從杭州對魯王軍隊發起進攻。不巧的是,一向水深浪急的錢塘江突遇數十年不遇的大旱,江流乾涸,頓失屏障,清朝馬隊從江中旱地以及水淺處盡數渡過,明軍不敵,紹興失陷。魯王逃往海上避難。

出師北伐

隆武政權一直處於三面受困的境地,一受制於鄭氏家族,二要防魯王軍隊,三則有李成棟率領的清軍節節逼近。清軍中的漢將進展迅速。順治三年春天,金聲桓部隊已經佔領了吉安,很快推進到贛南。到了九月間,清軍漢將高進庫(高傑原部下)等人攻克重鎮贛州。如此一來,這個聯結湖南、福建、廣東等地的咽喉要地,落入清朝手中。

贛州失陷,全因湖廣總督何騰蛟等人私心所致。正是因爲他安置處理先前的農民軍不當,造成衆心離散,協調不一,最終江西、湖南等地被清軍各個擊破。

無奈之下,隆武帝聲言要親自北伐,以挽頹勢。總領大軍的鄭芝龍只想割據福建,獨享一方,理也不理。而明朝老臣黃道周眼見鄭氏家族按兵不動,軍隊諸部怯懦觀望,已過花甲之年的黃道周對隆武帝表示:“與其坐而待亡,不如君臣共出一拼。我爲大臣,當先於皇帝而行,以爲人臣表率。”要先於皇帝北上抗清。

1646年(隆武二年),清朝貝勒博洛率軍攻福建,黃道周憑一腔忠義,自己出錢,加上朋友資助,僅帶萬餘兩白銀,攜數名弟子慷慨出征。福建各地義民聞之而附,近萬人加入他的指揮之下。隆武帝非常感動,流涕送行。由於人、財、物皆在鄭芝龍家族掌握之中,隆武帝只能給這位老忠臣一百道空白委任狀,沒能拔給他一兩軍餉和一個士兵。

黃道周組織“扁擔軍”迎戰清軍,這支拼湊起來的軍隊,全無作戰經驗。黃道周救國心切,他出閩入贛,進至江西廣信(今上饒)。清軍已經搶先一步,佔領了黃道周原擬爲收得基地大本營的徽州。情急之下,黃道周緊急上疏隆武帝,請求增兵益餉。鄭芝龍等人絲毫不爲所動,隆武帝只能着急,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坐視黃道周身陷窘境。黃道周如此臨危不懼冒死出征,鄭氏家族仍舊在朝中散播閒話,說黃道周交通外臣,欲謀不軌。

憂急之間,身在清軍佔領縣城的婺源的明朝縣令,是黃道周學生,他給老師發來“密信”,表示說可以充當內應,要老師一定率軍前來攻取婺源。其實,這個人已經爲清廷賣命。黃道周不知是計,貿然發三路兵前往。結果,半路皆被預先設伏的清軍各個擊破。黃道周手下僅剩三百人,戰馬十匹,仍舊義無反顧,直前衝殺。一戰全部覆沒,黃道周被擒,押入婺源縣城大牢看管。

關押二個多月後,清廷下令殺害黃道周。將其押行至南京東華門時,黃道周坐地不起,高聲說:“這裏與太祖皇帝陵寢甚近,可於此處殺我!”扭頭之際,看見市坊中有福建門牌,黃道周更堅定了要受刑當地的決心:“福建,皇帝正在那裏,臨行拜君,臣子之禮。”言畢,他南向再拜,慷慨就義。與其同死者,還有職方主事趙士超等數位弟子門人。

隆武帝再也不顧鄭氏阻攔,攜數千明兵“御駕親征”從福州抵達延平,準備冒險去湖南。鄭影等人忽然棄新城(今江西黎川)而逃,門戶大開。鄭芝龍早已暗中與清兵約降,福建各關隘均無人把守。不久鄭芝龍降清,鄭成功與其父決裂,率部南下。李成棟的清軍在浙江等地一路大勝,先後攻下紹興、東陽、金華、平州,很快攻陷鄭鴻逵所守的仙霞關,直入福建,攻陷建寧,直撲延平。楊鳳苞稱“福京之亡,亡於鄭芝龍之通款”。

絕食身亡

1646年(隆武二年)8月21日,隆武帝逃出延平,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如此危難緊急關頭,酷嗜讀書的隆武帝仍然“載書十車以行”,邊逃邊讀,邊讀邊逃。小路狹隘,書又沉,更拖慢了諸人的逃跑速度。

到汀州城外時被清軍追上,他帶着曾皇后和隨駕的周之藩等躲入關帝廟。清兵在門前厲聲呼喝:“誰是隆武?”周之藩捨身想掩護隆武帝脫險挺身呼曰:“吾乃大明皇帝也”,清軍羣射之。周之藩拔箭,手殺數十人,最後腦後中箭,墜馬被殺。將軍熊緯督二十餘人格鬥,最後喉嚨中箭而死。清兵也懷疑他不是隆武帝,進廟搜查,只見後門洞開,廟內空無一人,知隆武帝和曾皇后已從後門逃入汀州城內。

到汀州時,隆武帝的隨從僅僅五百人而已。隆武帝在汀州剛歇過一口氣,轉天凌晨,清軍前鋒統領努山命令幾百個兵士穿上明軍服裝,打着明軍旗號,直奔城門。汀州守軍以爲是敗退下來的明軍,讓清軍進程,清軍一擁而入,俘獲了隆武帝和曾皇后,並將他倆分別押入轎子送往福州。到閩江支流九溪邊停下休息時,曾皇后猛然竄出轎子,哭喊一聲,陛下宜殉國,妾先去了。縱身跳崖身死。朱聿鍵也幾次想自盡,都因清兵的嚴密監守而未成,於是絕食而死在福州囚處。

不過另有一說是隆武帝是被清軍亂箭射死在汀州城衙的大堂上,同時遇難的,還有其皇后曾氏、沈嬪、陳嬪和不滿月的皇子。隆武帝終年四十五,百姓斂葬於羅漢嶺。壬戌,天興府陷落,陽曲王朱敏渡、鬆滋王朱演漢、翼城王朱弘橺、奉新王朱常漣遇害。十月辛卯漳州陷落。其弟唐王朱聿鐭於十一月在廣州繼位,改元紹武,是爲明文宗。永曆帝即位後,不知隆武帝下落,初上尊號思文皇帝。當時有說法稱隆武帝潛至安溪妙峯山爲僧,或稱在汀州單騎逃跑,藏於鄉民蔣氏家中,清兵去後前往大帽山。1651年(永曆五年)曾遣侍郎王命璇巡訪隆武帝下落,1657年(永曆十一年),確信隆武帝已死,上廟號紹宗,改諡號爲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