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飛遇刺背後肯定有主使者 諸葛亮和劉備爲何沒有深究

張飛遇刺背後肯定有主使者 諸葛亮和劉備爲何沒有深究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張飛遇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張飛遇刺必有幕後主使,諸葛亮知道卻不敢說,劉備爲何不肯深究?

張飛遇刺,噩耗傳到成都,劉備表現出了未卜先知之能:“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按照常理推斷,張飛部下都督向劉備上表,也不一定就是彙報張飛死訊,也可能是催要糧草軍械,劉備沒看到表章就斷定張飛遇害,說明他對悲劇的發生已經有了預感——《風起隴西》雖然虛構太多,但卻有一點比較可信:在古代戰爭中,帝王和將帥都很重視情報工作,不但會派出細作潛入敵營,在各級將領身邊也會安插眼線,劉備可能早就知道有人要謀害張飛了。

張飛是萬人將,身邊的警衛至少應該有一個連,再加上他還兼任司隸校尉,是監督京師和地方的總監察官:“司隸校尉,舊號‘臥虎’,職在典京師,外部諸郡,無所不糾。封侯、外戚、三公以下,無尊卑。入宮,開中道稱使者。每會,後到先去。”

司隸校尉承擔着類似九門提督、錦衣衛的職責,並不是莽漢能擔任的,因爲坐在這個位置上,不但要保護皇帝的安全,還要派遣密探盯住重要的文臣武將,張飛遇刺後,諸葛亮以丞相身份兼任司隸校尉,可見此職的重要性。

不管是車騎將軍還是司隸校尉,都是二千石高官,而且作爲方面軍司令,張飛的中軍大帳是一定要戒備森嚴的,除了門口的固定崗哨和營中巡邏隊,他大帳之內也會有貼身侍衛,範強張達不過是兩個“帳下將”,怎麼能輕易刺殺得手併成功出逃?

《三國志》對張飛遇刺案是這樣描述的:“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我們不要忽略重要的一點:範強張達是張飛的“帳下將”,這三個字不能理解爲麾下將領,因爲那是一個名詞,代表的是一種軍職,也就是貼身警衛官。

張飛遇刺背後肯定有主使者 諸葛亮和劉備爲何沒有深究

在東漢末年,將帥左右的親信侍從官稱爲“帳下將”,跟帳下吏、帳下帥、帳下司馬、帳下統軍、帳下都督、帳下督一樣,都是將帥直屬部隊的軍官,趙雲和魏延先後任主公劉備的“牙門將軍”,性質跟“帳下將”一樣,但級別更高——他們保護的是劉備。

這樣一比較,我們就會知道範強張達爲什麼能輕鬆刺殺張飛併成功出逃了:他們動起手來比較方便,而且得到了另外一些人的支持和幫助。

能調開明哨暗哨遊動哨,這個權利,也只有帳下將才有,但是這裏面也有兩個問題:能成爲張飛的警衛官,是一定要經過細緻考察的,他們怎麼會在大戰之前,不顧大局也不顧身家性命地刺殺自己保護的對象?範強張達行刺張飛之後,怎麼沒見他們的家小受到處罰的記載?

張飛遇刺背後肯定有主使者 諸葛亮和劉備爲何沒有深究 第2張

說範強張達是湊不齊十萬套白盔白甲而捱揍並懷恨在心動了殺機,那只是小說家言,張飛只有一萬兵馬,根本就用不了那麼多白裝,即使真用,那也是後勤部門的事情,輪不到警衛官去弄。

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裏面的君子和小人跟人品無關,說的是身份地位,範強張達是將官,已經站在君子行列,張飛就是打人,也打不到他們身上。

如果是兩個捱揍的小兵刺殺了張飛,那還勉強說得過去,範強張達能當帳下將,說明他們跟張飛的關係應該不錯,而且也不應該爲了捱打或受罵動殺機。

張飛遇刺的種種詭異之處,諸葛亮作爲“三國智絕”,應該心中有數: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征討東吳,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我不反對,不代表其他人不反對,那些反對者爲了阻止主公伐吳而釜底抽薪,刺殺張飛就是他們幕後操作的!

張飛遇刺背後肯定有主使者 諸葛亮和劉備爲何沒有深究 第3張

諸葛亮當然不會反對劉備伐吳:於公,是要打開進取中原的通道,於私,也可以收復家鄉臥龍崗。

諸葛亮的勸諫只見於演義小說而不見於正史記載,熟讀三國史料的讀者,當然能理解諸葛亮對收復荊州的渴望,而那些在軍事壓力下無奈歸順的蜀中門閥世族則是另有打算:西川換了主人,我們的日子也沒有變得更好,“大錢當百”讓我們的財富大幅縮水,現在又讓我們川中子弟爲你兄弟報仇,輸了自然血本無歸,贏了又對我們有啥好處?

劉備半生顛沛流離,這個涿郡沒落貴族,在徐州是外來戶,在荊州是外來戶,在西川還是外來戶,他不像孫權那樣有父兄打下的基業和門閥的支持,也不像曹操那樣戴着丞相的帽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對門閥世族只能拉攏而不能得罪,所以他即使知道張飛死得蹊蹺,也不會深究——拔出蘿蔔帶出泥,萬一查到“國舅”吳懿、吳班的身上咋辦?

張飛遇刺背後肯定有主使者 諸葛亮和劉備爲何沒有深究 第4張

劉備和諸葛亮對蜀中門閥的“寬厚”已經超出了合理範圍,不但法正驕橫跋扈無人敢管,就是黃權帶兵逃往曹魏,劉備和諸葛亮也不敢依律處置其家屬:“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

黃權有沒有辜負劉備,我們細看三國史料就會知道:黃權在曹魏升任鎮南將軍、侍中、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司馬懿還故意寫信氣諸葛亮:“黃公衡(黃權字),快士也,每坐起嘆述足下(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尊稱),不去口實(這種談論總不離口)。”

黃權激動得站起來談論諸葛亮,是讚歎還是泄露機密並幫司馬懿找對付諸葛亮的辦法,司馬懿當然是不會明說的。我們有一點可以肯定:黃權進曹營,絕不是一言不發而是滔滔不絕,並因此步步高昇,換來了丞相級別的待遇。

這就是當時蜀漢集團面臨的困境:對劉備劉禪真心實意的文臣武將實在是不多,這些人只能哄而不能罵,只能拉而不能打。

張飛遇刺背後肯定有主使者 諸葛亮和劉備爲何沒有深究 第5張

綜合史料分析,我們知道張飛在閬中的副手,也就是“營都督”應該就是“國舅”吳班,首任車騎將軍張飛遇刺,繼任車騎將軍因打老婆而被殺,驃騎將軍馬超也在四十七歲時病逝,於是這兩枚將軍印,就都落到了外戚家:“以壹(吳懿,陳壽爲避司馬懿之諱,在《三國志》中給改了名)督漢中,車騎將軍,假節,領雍州刺史,進封濟陽侯;壹族弟班,官位常與壹相亞。先主時,爲領軍。後主世,稍遷至驃騎將軍,假節,封綿竹侯。”

半壺老酒一直懷疑,張飛遇刺,跟吳懿吳班等蜀中門閥有關:如果劉備伐吳獲勝,孫權不但交還了荊州,還送回了劉備在荊州明媒正娶的孫夫人,孫劉聯盟完全恢復,劉備的後宮誰來做主?

劉備活着的時候,就已經跟孫權講和了:“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孫權和劉備“重修舊好”,既沒有歸還荊州,也沒有交回糜芳、士仁,範強張達更是不知所終,這就讓人無法理解了:難道劉備答應孫權求和,居然沒提出任何條件?

劉備不要孫夫人是可以理解的,因爲他們的感情原本就不太好,但是範強張達這兩個對孫權來說是雞肋,對劉備來說是仇人的叛徒,只要劉備開口,孫權絕對沒有理由不還,但是大家好像都把這兩個殺手都忘了,於是半壺老酒最後就要請教讀者諸君了:如果孫權把範強張達交還給劉備,劉備和諸葛亮會對他們進行審訊嗎?如果範強張達招供,會供出哪些幕後主使?劉備又應該怎樣面對張飛遇刺案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