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後宮人物 > 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最後爲何是悲劇?

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最後爲何是悲劇?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最後爲何是悲劇?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明神宗朱翊鈞的生母李太后,一直對他管教甚嚴。李太后原本是朱載坖繼後孝安皇后身邊的宮女,有一次被朱載坖臨幸懷有身孕,後來生下朱翊鈞,才飛上枝頭。朱翊鈞繼承皇位後,尊生母李氏爲太后,李太后於萬曆四十二年去世,與穆宗朱載坖合葬昭陵。

而李太后在被兒子尊爲太后的那一刻,她或許也沒有想到,將來會有一位女子,人生開局和她極其相似。不過這個女子,就不如李太后幸運了,因爲她的結局極其悲慘。

今天,我們就要來說說,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人生開局和婆婆相似,卻以悲劇收尾。

王氏生於嘉靖四十四年,比朱翊鈞小兩歲,她的父親官任錦衣衛百戶,屬於中下級軍官家庭。萬曆五年,朱翊鈞大婚,皇后是品行端正,容止美麗的良家女王喜姐。本文主人公王氏也參加了這次選秀,只是未能被選爲妃,不過憑藉較好的自身條件,被選爲宮女,並分配到慈寧宮,負責侍奉李太后。

萬曆九年的一天,朱翊鈞到慈寧宮向李太后請安,但恰巧李太后不在。就在這時,朱翊鈞見到了宮女王氏,就偷偷臨幸了她。朱翊鈞一心認爲這只是在滿足自己一時私慾,他不會告訴別人,也沒想過讓旁人知道。

可不曾想,王氏卻因此懷了孕。朱翊鈞囑咐過王氏不要說出去,但肚子漸漸大了,便被李太后發現,在逼問之下,王氏才道出實情。李太后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很高興,畢竟她肚子裏懷的是朱翊鈞的孩子,而此時朱翊鈞還沒有子嗣。

李太后開心地找到兒子,讓他即刻承認王氏的身份,讓其安心養胎。然而,朱翊鈞卻不願承認,稱對方只是一個宮女。李太后仍然沒有生氣,而是耐心表示,王氏雖然是個宮女,但侍奉自己時一直都很用心,如今懷有龍嗣,只要進行冊封就行了。沒辦法,朱翊鈞只好冊封王氏爲恭妃。

更加幸運的是,王恭妃不負衆望生了一個兒子,即朱常洛,這可是朱翊鈞的長子,要是皇后不能誕下嫡子,那麼將來就會是朱常洛繼承皇位。李太后對於長孫的到來十分興奮,可朱翊鈞卻仍然對王恭妃母子很是冷淡。

衆所周知,朱翊鈞最寵愛的是鄭貴妃,後者是在萬曆九年進宮的,之後寵冠後宮長達38年之久。但說來也挺無語的,朱翊鈞如此寵愛鄭貴妃,後宮妃子也不少,他一直表現出不喜歡王恭妃母子,卻仍然不忘寵幸王恭妃。

萬曆十二年,王恭妃又爲朱翊鈞生下第四女朱軒嫄,此女在4歲時夭折。不喜歡王恭妃,卻也不忘和人家生孩子,都不是有點像這兩天上熱搜的那誰嗎?但朱翊鈞是皇帝,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渣”的概念。

不過人家朱翊鈞還是有底線的,之後再沒有和王恭妃生過孩子,而是和他最寵愛的鄭貴妃先後擁有三子三女。三個兒子中有兩個夭折了,只剩下老三朱常洵,於是朱翊鈞對其異常寶貝,甚至想將其立爲太子。

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最後爲何是悲劇?

在生下朱常洵後,鄭貴妃就被封爲皇貴妃,僅次於皇后王喜姐。朱翊鈞這樣做,除了是表達對鄭貴妃的寵愛,還是在爲冊立朱常洵爲太子做準備。但問題是,按照明朝制度,在皇后沒有生下嫡子的情況下,就應該是庶長子繼位,而朱常洛纔是庶長子,除非朱常洛提前死了,皇位才輪到朱常洵坐。

羣臣忠於禮法,所以支持皇長子朱常洛,可朱翊鈞卻屬意朱常洵,因此長達十五年的“國本之爭”就這樣開啓了。期間朱翊鈞以要等皇后誕下嫡子爲由,遲遲不肯冊立太子,羣臣也沒有辦法。同時,朱翊鈞趁機將反對冊立朱常洵的大臣們或罷官、或解職、或發配、或梃杖,牽連甚廣。

眼看日子一天天過去,皇后始終沒有誕下嫡子,大家心裏也都有數了,於是對儲君之位懸而未決十分憂心。羣臣不得已只能驚動李太后,太后根據近期輿論,質問朱翊鈞爲何遲遲不立太子。

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最後爲何是悲劇? 第2張

誰知朱翊鈞竟然回答:

“他是都人之子。”

就是說,朱常洛是宮女所生(這話放到現在,真是妥妥的渣男啊)。李太后一聽就怒了,因爲她當年也是宮女,朱翊鈞也算是宮女的兒子,於是怒斥道:

“母以子貴,寧分差等!你也是都人的兒子!”

聽到母親訓斥,朱翊鈞才反應過來,隨即跪在地上不敢起來。還是李太后率先開口,說王恭妃爲老朱家立了功,應該晉封她,她的兒子也是朱翊鈞自己的兒子。就這樣,朱翊鈞最終妥協,在萬曆二十九年,正式冊立朱常洛爲皇太子,朱常洵封爲福王,但沒有晉封王恭妃。

直到萬曆三十四年,王恭妃才晉封爲貴妃,同年又封皇貴妃。這是因爲這一年,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出生了,太子有了長子,可太子生母卻始終沒有得到晉封。朱翊鈞迫於羣臣和民間壓力,纔不得不晉封王恭妃。

不過她這個皇貴妃有名無實,和鄭貴妃實在沒法比。表面上看,王恭妃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瞭,誰知從此刻起,悲劇不斷在其身上上演。

朱翊鈞原本對王恭妃只是不那麼喜歡,但還沒到討厭的地步,所以之前還能和她又生了一個女兒。但如今朱常洛被立爲太子,這是朱翊鈞被迫接受的結果,所以他對王恭妃深惡痛絕,即便表面上封爲皇貴妃,卻讓其幽居深宮,無人問津。

再說鄭貴妃這邊,她的兒子沒能當上太子,心中自然怨恨,所以也常常欺負王恭妃母子。衆人皆知她受寵,且朱翊鈞不待見王恭妃母子,因此都敢怒不敢言。王恭妃名義上已是皇貴妃,但生活條件極差,原本她還和兒子住在一起,可自從朱常洛被立爲太子,朱翊鈞就不許他們母子相見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王恭妃一個人在景陽宮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即使兒子貴爲皇太子,也無法改變什麼。隨着時間流逝,王恭妃對兒子的思念越來越濃,她整日以淚洗面,雙眼都哭瞎了。

萬曆三十九年,聽聞王恭妃病危,太子朱常洛求冷血老爹讓他見母親一面,朱翊鈞同意了。當見到母親時,朱常洛都不敢相信,眼前這個雙目失明,一臉憔悴的婦人竟是自己生母。

王恭妃已見不到兒子如今的相貌,只能用手去感受。本來她爲了不讓兒子傷心,強撐着不讓自己哭出來,但當真正見到兒子時,哪裏還忍得住,母子倆瞬間抱頭痛哭,就連左右看了都忍不住跟着哭起來。見到兒子後,王恭妃心願已了,她知道兒子已經長大,便在當日就去了。

更令人氣憤的是,王恭妃去世後,朱翊鈞並不在乎,甚至下令將其草草埋葬了事。但大臣們不同意啊,畢竟王恭妃是太子生母,還是應該厚葬。可朱翊鈞將此事一拖再拖,拖到王恭妃的屍身已經腐爛,才勉強答應爲其修建了墳園,按照前朝未生育的沈皇貴妃禮儀入葬,上諡“溫肅端靖純懿皇貴妃”,也沒啥陪葬品。

朱常洛對於母親的遭遇也是敢怒不敢言,直到他即位,才第一時間提出要追封母親爲皇后,還打算爲母親辦一場追思會。誰知朱常洛僅在位一個月,就因“紅丸案”駕崩了,這場追思會也沒有辦成。

之後他的兒子朱由校繼承皇位,才正式追封祖母爲“孝靖皇太后”,後上尊諡“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后”。同時,將王恭妃遷葬至定陵,與朱翊鈞合葬。

王恭妃這一生,悲慘程度不言而喻,她的開局明明和婆婆李太后相似,都是以宮女身份得到皇帝臨幸,並且生下兒子,且兒子最後繼承皇位。但王恭妃命就苦多了,因爲她的丈夫對她實在太差。原本應該總結一下王恭妃後期遭遇,但筆者認爲她實在太慘了,也就不忍心複述一遍。

總之,王恭妃和婆婆的前期人生經歷相似,但後來就好像遇到一個分岔口,她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向。回頭看看,對於李太后來說,得到朱載坖的臨幸是件幸事,可對於王恭妃來說,得到朱翊鈞的臨幸,卻是悲慘結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