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簡介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簡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啓榮,字致本,生於福建閩侯,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鹼業的權威。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簡介

20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祕,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40~50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1926年,中國“紅三角”牌純鹼入萬國博覽會,獲金質獎章。侯德榜積極傳播交流科學技術,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爲發展科學技術和化學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人物生平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於福建省閩侯縣一個普通農家。1903~1906年,得姑媽資助在福州英華書院學習。1907年,他曾到上海學習了兩年鐵路工程。畢業後,在當時正施工的津浦路上謀到了一份工作。1911年,侯德榜棄職並考入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堂。以10門功課1000的優異成績譽滿清華園。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簡介 第2張

1913年,清華學堂公佈第一批高等畢業生名單,16人赴美留學,侯德榜榜上有名,並被保送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

1917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再入普拉特專科學院學習製革,次年獲製革化學師文憑。1918年又參與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研究製革,1919年獲碩士學位,1921年獲博士學位,並在永利制鹼公司任工程師。由於學習成績優異,侯德榜被接納爲美國sigmaxi科學會會員和美國philambdaupsilon化學會會員。侯德榜的博士論文《鐵鹽鞣革》,《美國製革化學師協會會刊》被特予連載,全文發表,成爲製革界至今廣爲引用的經典文獻之一。

在1921年,侯德榜接受永利制鹼公司總經理範旭東的邀聘,離美回國,承擔起續建鹼廠的技術重任,出任永利技師長。在制鹼技術和市場被外國公司嚴密壟斷下,永利用重金買到一份“索爾維法”的簡略資料。侯德榜埋頭鑽研這份簡略的資料,帶領廣大職工長期艱苦努力,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於1926年取得成功,正常生產出優質純鹼。1922年起先後當選爲中華化學工業會理事,常務理事;中國化學工程學會理事,理事長;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學化工學會理事長;中國化工學會籌委會主任,理事長。1923年任技師長(即總工程師)兼製造長。1926年6月29日,永利生產出超過卜內門的優質鹼。同年8月,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永利的紅三角牌純鹼被授予金質獎章。在成功狙擊卜內門的價格戰之後,永利真正打破了洋鹼的壟斷。1927年起在永利化學工業公司任總工程師兼塘沽鹼廠廠長。

在總結親身實踐的基礎上,侯德榜用英文撰寫了《純鹼製造》(manu-factureofsoda)一書,1933年在紐約出版,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產生了深遠影響。1934年,永利公司爲了“再展化工一翼”和生產化肥,決定建設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硫酸銨的南京錏廠,任命侯德榜爲廠長兼技師長(即總工程師),全面負責籌建。於1937年1月,便建成了這座重化工聯合企業,一次試車成功,正常投產,技術上達到了當時的國際水平。它給以後引進技術多快好省地建設工廠提供了好經驗。這個廠,連同永利鹼廠一起,奠定了中國基本化學工業的基礎,也培養出了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1937年2月5日,在侯德榜努力下,硫酸銨生產出來,硝酸也順利投產——這標誌着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完全可以駕馭硫酸廠、氨廠、硫酸銨廠、硝酸廠的整體工程了。“七七事變”,日本侵略軍逐漸逼向南京,曾先後3次以“工廠安全”相要挾,提出“合作”管理南京錏廠的要求。侯德榜和同仁們拒絕“合作”,同時,積極響應抗戰,利用工廠設施,轉產硝酸銨炸藥和地雷殼等物資,支援前線。此期間,還兼任南京錏廠總工程師。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簡介 第3張

1938年,永利公司在川西五通橋籌建永利川西化工廠,範旭東任命侯德榜爲廠長兼總工程師。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侯德榜帶領職工,生產自助,維持公司員工生計;同時,着手籌辦四川鹼廠。由於四川的條件不適於沿用氨鹼法,侯德榜特於1939年率隊赴德國考察,準備購買察安法專利。在對方提出辱國的條件下,侯德榜中止談判,發憤自行研究新的制鹼方法。1940年,範旭東將之命名爲“侯氏制鹼法”。來,他又領導一大批科研設計人員經過艱苦努力,於1941年研究出融合察安法,讓制鹼流程與合成氨流程兩種流程於一爐,聯產純鹼與氯化銨化肥的新工藝。1943年完成半工業裝置試驗,但由於戰爭和政局混亂,沒有條件繼續實現工業化而中斷。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不久,範旭東逝世,侯德榜繼任總經理,全面領導永利化學工業公司的工作。他立即組織恢復永利塘沽鹼廠與南京錏廠的生產。錏廠的硝酸設備在戰爭中被日本侵略者運往日本,經侯德榜和李燭塵等人一再向有關方面嚴正交涉,他親赴東京找盟軍總司令部等有關方面據理力爭,才於1948年全部歸還,恢復硝酸生產,至今仍在運行。1947年,侯德榜受聘兼任印度塔塔公司顧問總工程師,先後5次赴印度指導改進該公司鹼廠的設備和技術,使這個鹼廠正常運轉,生產出優質純鹼。對此,後來尼赫魯總理訪華時也大加讚揚,引以爲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典範。

1949年4月20日,南京解放,舊資產階級和上層知識界迅速激烈分化。侯範旭東去世後,在無所適從的時候,他避去印度。侯德榜第5次赴印期間,得知中共中央領導人很關心永利的事業,並希望與他共商國家大計,使之十分激動,力克重重阻礙,繞道泰國、香港、韓國趕回北京。之後,他又相繼當選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首屆委員,第二、三、四屆常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先後被任命爲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政務院重工業部技術顧問,化學工業部副部長;受聘爲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等等。1950年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重工業部技術顧問,當選爲中華全國自然科學聯合會副主席。1952年任公私合營永利化學工業公司總經理。

1953年,他參加了民主建國會,並當選爲第一、二屆中央常委,還曾向中央領導人介紹過“永利公司建設十大化工企業的設想”,提出過“對復興工業的意見”等多項建議。

1954年起,當選爲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簡介 第4張

1955年起受聘爲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

1957年,爲發展小化肥工業,侯德榜倡議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氫銨,他親自帶隊到上海化工研究院,與技術人員一道,使碳化法氮肥生產新流程獲得成功。同年,他又參加中國共產黨。他參與了全國化學工業和科技事業的許多重要決策,領導了化工行業許多重大科技活動。在他的建議和指導下,對聯合制鹼新工藝繼續進行補充試驗和中間試驗,1962年實現了工業化,成爲中國生產純鹼和化肥的主要方法之一。

1958年,出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當選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之後,侯德榜提出了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的設想,親自領導示範廠的設計、施工、試驗和改進,於1965年獲得成功。

1972年以後,侯德榜日漸病重,行動不便,仍多次要求下廠視察,幫助解決技術問題,還多次邀請科技人員到家裏開會,討論小聯鹼技術的完善與發展等問題,嘔心瀝血,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

侯德榜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備受敬重,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也難以置身事外,致使他一度無法工作。帶着疑惑與苦悶,他於1974年8月26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4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