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蔣百里如何看待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爲何愛上她?

蔣百里如何看待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爲何愛上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朋友提到軍事家蔣百里和林徽因還有間接的關係,當時大吃一驚,心想這兩位年齡相差很大,似乎也沒有緋聞……仔細想想,其實蔣百里和林徽因還真是一個圈子裏的,兩個人和這個圈子裏的一位瀟灑狂生都有緣分,那就是被稱爲至情至性的康橋詩人徐志摩。

蔣和徐的關係很近,徐志摩與前妻張幼儀的婚姻是蔣百里的撮合,因爲蔣是徐的親戚加好友(徐的姑父是蔣的堂兄,對了,順便說一句,金庸是徐的表弟,小的時候兩個人感情還不錯呢),而張幼儀的哥哥張君勱也是蔣百里的朋友,兩家在蔣的寓所相遇,張君勱極看重徐志摩的詩人才氣,徐父則看重張氏的家柄,遂訂婚。此後蔣、張介紹徐志摩拜梁啓超爲師。

因了這個關係,徐志摩通過樑啓超父子的關係出洋,在倫敦結識了才女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此後就迷戀上了林徽因。

徐志摩的浪漫不可救藥,已到天地無用的地步。張幼儀是才女加美女,學貫中西而且性格嫺淑,出身顯赫而不驕縱,對志摩極好,按說可算佳偶。張是傳統的窈窕淑女,但這種溫柔的結果適得其反,徐詩人情懷,總喜歡感情上有些波浪才能找着感覺,因此對如此平靜的愛情無法接受。後來徐張離婚徐志摩對張幼儀有不少暗面評價,說起來無非是第一封建包辦,第二缺乏共同語言,第三沒有感情。其實三個理由都拿不上臺面,“封建包辦”反映的是徐志摩自己的革命精神,這個精神是結識了一大幫歐洲文化人比如羅素以後產生的,這些人無一不是風流債一筐,看得志摩不免神往;缺乏共同語言難以理解,因爲幼儀受過中西雙重教育(徐很早就說幼儀是“鄉下土包子”,不知道此言何來),和徐離婚後做到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的副總裁,兩個人並無文化隔閡;沒有感情一說可謂牽強,因爲後世同情徐的朋友說法都是兩人極不相容,而看徐沒有見到林徽因時自己的評價,卻說他們“伉儷情深”,而且寫過詩表達兩人的愛情。我的看法志摩當時是個少年狂童,還不懂得負責任,說這些話更多的是安慰自己的良心吧,反正幼儀越不和他相配,他心裏邊的歉疚就越可以少些。看志摩給幼儀的離別句子--“彼此重見生命之曙光,不世之榮業”、“故轉夜爲日,轉地獄爲天堂,直指顧間事矣……”記得當時還有一首詩,好像什麼月白,青天,還卻自由身之類的話,全是自己的快活,可見從來沒有從妻子角度考慮過。可是當時張幼儀正懷着身孕,看看後來回憶文章中對兩人當時對話的記錄,徐志摩正在緊追林徽因,一聽說幼儀懷孕便說:“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險的。張說:“我聽說有人因爲打胎死掉的。”徐說:“還有人因爲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張幼儀可以說是個了不起的女性,此後終生對徐志摩的風流韻事緘口不提,自強不息,在志摩百年後曰: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裏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蔣百里如何看待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爲何愛上她?

志摩當時還有着追求“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的期待,讀到此處不禁長嘆--唉,志摩太殘忍!

徐見到林徽因後便開始拼力猛攻,--別忘了林徽因與他老師梁啓超的公子樑思成已有婚約,而徐與樑思成還是朋友!徐志摩是從來沒有這種心理障礙的。當時十六歲的林也是多情種子,面對“中國的雪萊”前來進攻不免陶醉,按照在倫敦的交往軌跡分析,兩個人應該是相戀而不是徐單相思。那時候詩人怎麼如此吃香?

幸而--注意我用了幸而二字--此事沒有成功。林的老爹林長民比較清醒,他和徐志摩也是朋友,甚至曾以情人書信的方式做過文字遊戲(這個後世之人可能感到奇怪,其實和凝以下,中國古代的文人常玩這個遊戲,還經常把朝廷比成戀愛對象呢,不足爲奇),對此事一直持反對態度。可是我以爲這件事的關鍵還是林徽因自己。她戀愛是戀愛了,可是並不糊塗,這是個飄逸如風的女子,也是唯一能在徐詩人魅力下超脫的女子,不可謂不奇。

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決裂,大概就發生在徐逼着懷孕的張幼儀簽字離婚的一瞬吧。她後來說徐志摩也是一個會歡喜穿粉紅繡花鞋女子的那種人,可算看透了志摩風流背後不負責任的本質。

所以當徐志摩要求林徽因“許他一個未來”,林徽因乖巧地回絕了,她並非對徐志摩沒有感情,但是明白此人終非佳偶,一句:“你能幫我扛心裏的重擔嗎?它會像千斤重擔壓我一輩子?”帶出了對於張幼儀的同情和委婉地對志摩的不滿,在林徽因的心裏,愛情的頂上還有一重天呢。但是徐依然鍥而不捨,追問:“就爲了成就那虛無飄渺的道德?”林徽因巧妙地答道:“道德,不是枷鎖,而是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最後加上一句--“我不是沒有來,只是無緣留下。”年齡上徐志摩要大,心理上可是林徽因比他成熟得太多啦!特別是最後一句如空谷足音,夠志摩琢磨感懷幾十年的了。

當林徽因最後選擇了樑思成,回答思成“爲何選擇我”的疑問時,她同樣狡默地回答:“這個答案很長,我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一份甜蜜,一份俏皮,裏面還暗暗地藏着一句潛臺詞,選擇思成不是爲了道德,而是明白這是個能和自己廝守一生的愛人。

林徽因可謂懂得對自己負責的女孩子。

志摩如火,思成如山,徽音如水,最終,大山間一灣清泉。

對於徐林之戀,蔣百里的態度很可玩味,他肯定要維護徐志摩的,因爲是好友至親,他也有些愛情至上的傾向。但是對張幼儀的事情恐怕蔣百里也不無看法,因此沒有看到蔣對此事的撮合。只有泰戈爾訪華的時候,蔣百里曾設法幫助,志摩和徽因在老泰面前被稱爲“金童玉女”,不過,那已經是羅敷有夫,事過境遷了。蔣百里何許人也?他對林徽因的看法肯定比徐志摩要清醒得多,戰略上無法打贏的仗,根本就不要去籌劃。只怕百里先生暗中要爲志摩嘆氣:全中國的女人哪個不好找你非要愛上了她?

徐志摩此後和賽珍珠、陸小曼過從,賽珍珠大體是柏拉圖式的戀愛不表,陸小曼那件事又體現了徐爲了愛情不顧一切的“呆氣”,終於完成了一次從朋友家裏奪妻的傳奇。但是,陸小曼只是林徽因的替身,而且等而下之,徐對她的癡情,與其說是對陸小曼本人的愛,倒不如說是徐自己的感情閘門已經蓄洪太滿,不得不宣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