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被當做“日奸”槍殺的日本首相

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被當做“日奸”槍殺的日本首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32年5月15日,77歲的日本首相犬養毅,在其官邸,被一羣身穿日本海軍制服的青年刺殺。刺客同時散發傳單《告日本國民書》,宣稱:“目前挽救國家的唯一道路就是採取‘直接行動’,殺死天皇左右的奸賊!”“打倒政黨與財閥”“爲使統治階級醒悟過來,必須給他們當頭一棒”。堂堂日本首相,爲何會被人視作“奸賊”而遭刺殺?究其始末,須追溯至“九一八事變”,正是對該事變的處理立場,爲犬養贏得了“非國民”(其意可仿照中文“漢奸”一詞,譯作“日奸”)的污名。事變爆發時,日本執政當局是若槻內閣,犬養時任在野反對黨政友會總裁。三個月後,若槻內閣無力應付政局,宣佈總辭職,犬養遂以第一反對黨總裁身份出任首相。上任後的第三天,犬養即派遣密使赴華,希望通過私人管道解決事變。然而,詭異的是,犬養在公開場合的政治表態,與其私密管道的政治立場,卻存在着巨大的衝突。

尚未入主內閣之前,犬養曾以政友會總裁身份,支持關東軍的行動。犬養宣稱:“九一八事變並不是因爲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而爆發的偶然事件,而是因爲中國長年漠視中日雙方既定的條約,長年漠視日本應享有的權利,才釀成事變。”——這一聲明,乃是指責中國政府長期以國內行政法,牽制“二十一條”等不平等條約,破壞日本在東北的經濟利益擴張(如當局雖不否認不平等條約,卻出臺《懲辦國賊條例》,嚴禁國人與外國人簽訂土地、礦山、森林等租賃條約,違者以“賣國賊”罪名論處。)入主內閣後,對關東軍在東北持續的軍事擴張,犬養再度公開表態支持。犬養解釋稱:關東軍的軍事掃蕩,是爲剿滅馬賊;接管地方行政組織,是因爲中國的民政官僚不負責任集體逃亡,爲拯救佔領區,使其不至於陷入恐怖的無政府狀態,關東軍纔不得不參與各地行政機構的組建工作。這些既成事實,不是關東軍的侵略野心所致,而是事態自然演變的結果。對關東軍自導自演的“僞滿洲國”,犬養內閣也表態稱:政府今後的政策走向,是協助“滿洲新政權”循序漸進,成爲一個新國家。

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被當做“日奸”槍殺的日本首相

然而,在與中國政府溝通的私密渠道里,犬養的立場卻大不相同。其左右手古島一雄披露說:犬養主張承認中國對東三省的“宗主權”,在“平等開發”東三省經濟的基礎上,日中兩國聯合建立新政權,從事實上達到日本所追求的目標。故在他組閣之後,揹着軍部派心腹萱野長知爲密使,前往上海,同南京祕密交涉。作爲密使的萱野長知,則回憶稱:“我在青年時代,認爲日本與中國非合作不可,以後追隨孫中山先生奔走中國革命,倡導中日提攜,常給我指教的是犬養毅先生。但是那時的田中內閣,堅持對華武力解決,我非常憤慨……(犬養毅)組閣完了之後,總理參內那天,我到官邸面會,密商一切,爲了預防軍部妨害,約定了電報暗號。”

萱野長知來華後,與中國政府祕密接觸一月有餘。據其回憶,雙方經初步商談,達成如下一致意見:“當時計劃:一、日本自東北撤兵;二、由中國派警察維持秩序;三、指定該地爲實行三民主義模範區;四、中國派大員常駐東北;五、准許日本移民東北;六、兩國各派大使正式談判。”這種公開表態與私密意見之間的巨大沖突,究其根源,正如學者黃自進所言:“(犬養)希望利用其與國民政府首腦們長期以來所建立的私人管道,在非官方的基礎上,事先達成協議,而後利用此既成事實,來逼使關東軍沒有擴大爭端的藉口。貴爲一國總理,而須出此下策,最主要還是當時的日本政治環境已不容許日本與中國做‘有取有舍’的公開性外交談判。當時在日本軍部刻意操縱輿論的情況下,日本全國人民都陶醉於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的絕對性勝利。”

犬養的祕密外交,最終未能成功。因行動被軍部偵知,壓力之下,1932年1月5日,犬養不得不命萱野長知中斷一切祕密談判,即刻回國。但鑑於“對華武力解決”很可能導致中國政府對內傾向赤化,對外與蘇聯結盟,進而使日本在東亞陷入險境,犬養仍未放棄推動對華“和平交涉”的努力。1932年2月15日,犬養曾致私函給陸軍元老上原勇作元帥,提出兩條理由——1、“滿洲國獨立”,將會“引起與九國公約的正面衝突”,使日本在國際外交上陷入孤立;2、爲防備蘇聯“五年計劃”完成之後對日本的挑戰,“必須早日與中國本部改善關係”——希望上原勇作能夠出面約束軍部少壯派軍人,但未能獲得迴應,反造成內閣與軍部的關係緊張。稍後,犬養又試圖利用天皇的力量,對軍隊實施整頓……如此,終於成爲少壯派軍人眼中“天皇左右的奸賊”而遭槍殺。

1933年,參與刺殺犬養毅的數十名兇手被提起公訴。被告們在審判席上輪番表達了“改革日本的決心”,認爲“毀滅就是建設”。9根被切下泡在酒精裏的手指,超過100萬份的請願書(包括1000份以上的血書),被送到法庭,表達對被告的支持。辯護律師在總結陳詞裏說:“被告人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更好、更純粹的國家。他們的目標沒有一點個人私利。他們的英雄般的決定甚至能夠讓魔鬼動容。”法庭判決詞裏,則強調“憂國之至情,有可諒鑑之處”。最終,所有被告獲得了輕重不一的“監禁”作爲懲罰。值得一提的是,犬養毅未成功的“祕密和談”,使得國民政府在稍後的對日交涉中,更趨劣勢——萱野長知與中國政府(蔣介石下野後的成立的“孫科政府”)達成的共識裏,張學良及其勢力,必須被從東北徹底排除。獲悉此一信息的張學良,遂在稍後日軍進攻錦州之際,爲保存實力,不放一槍一彈棄城而逃。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