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宮廷野史 >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的和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雖然說和親公主大部分結局都不怎麼樣,但是人們也一定還是期待一個,雖然是政治聯姻,但是卻能夠有真情實感的愛情故事吧。不過,松贊干布當時並非只娶了文成公主一個人,或者說這一個和親公主,另外還有一位尼泊爾的尺尊公主,這兩位公主當時究竟誰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松贊干布是吐蕃的英雄,他統一了西藏,是藏族人們心中的神話,而其與文成公主的聯姻更是爲藏漢兩地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近些年來,有關於松贊干布的兩個妻子,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低問題的爭論一直屢見不鮮,很多人都說來自泥婆羅(尼泊爾)的尺尊公主比大唐送去和親的文成公主地位要高,說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可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尺尊公主是一個連是否存在都充滿爭議的人物。

在吐蕃的史料,敦煌文獻以及漢史中都沒有松贊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記載,甚至於尼泊爾本國的原始史料中都沒有這位公主的記錄。後來佛教密教的產生,纔在一些神話傳說中有了松贊干布娶尺尊公主這件事情,如後世的《柱間史》,《西藏王臣記》等書中就記載了尺尊公主。然而這些書成書時離松贊干布時期十分遙遠,二是此類書中記載了許多荒謬的事情和神話故事,可信度並不高。

而說文成公主地位不如尺尊公主的,無非就是以下幾個理由:

松贊干布是爲了迎娶尺尊公主修建的紅日宮殿(布達拉宮),在文成公主進藏時,紅日宮殿已經修好了。所以說布達拉宮是爲尺尊公主修建而不是文成公主修建,松贊干布更加重視尺尊公主。

松贊干布爲尺尊公主建大昭寺,爲文成公主建小昭寺,大昭寺聽名字就比小昭寺厲害,所以松贊干布更喜歡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第2張

尺尊公主先進藏所以地位要高,文成公主後入藏所以是小老婆。

其實仔細推敲起來,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

文成公主是松贊干布兩次求親才娶回來的大唐公主,貞觀十年時,松贊干布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請求兩國和親,可當時的吐蕃不願意向大唐稱臣,所以當時的唐太宗拒絕了。

兩年後,松贊干布率兵進攻吐谷渾,在八月攻打到了鬆州,大唐派侯君集率兵迎戰,讓先鋒牛進達先行,牛進達到達鬆州後派兵夜襲了吐蕃軍隊,斬首了數千人。吐蕃軍隊被偷襲受創後,松贊干布才退的兵。在鬆州之戰四年後,松贊干布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大唐上書願意稱臣並請求迎娶公主,至此唐太宗才選取了宗室之女前去吐蕃和親。

當時的唐朝一直都有和突厥,吐谷渾等周邊政權通婚,大唐作爲天朝大國,派去突厥,吐谷渾這些邊境小國和親的公主其實都是下嫁。鬆州之戰剛吃了敗戰但是卻能和大唐聯姻,這讓松贊干布非常的高興。在文成公主進藏和親時,松贊干布還特意親自從都城邏些(今拉薩)前往柏海(今青海瑪多縣)迎接公主入藏。

事實上,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的公元631年,松贊干布就已經遷都拉薩並開始在紅山上建立紅日宮殿,這座宮殿就是布達拉宮的前身。

關於松贊干布爲了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布達拉宮並不十分可信,松贊干布於公元631年遷都拉薩修建宮殿,而其第一次向大唐請求和親時是貞觀十年,也就是公元636年。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第3張

雖然說松贊干布不是爲了文成公主修建的布達拉宮,但是也絕對不是爲了尺尊公主修建的紅日宮。

作爲一名君王,松贊干布絕不會爲了一個女人做出如此重大的事情,雖然太史公說周幽王爲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可烽火戲諸侯是假的,而遷都這樣重大的事情並不是兒女私情能隨意左右的。

松贊干布其家族悉補野家族發源於雅礱地區,早先的藏區分佈着大小十多個政權,而悉補野家族因爲連續出了幾個英明的君主,所以迅速的打敗了藏地其他的勢力。到松贊干布時期,悉補野家族的疆域已經跨過了雅魯藏布江,基本上統一了吐蕃。

此前,吐蕃的宮殿都是在扎西次日山上的雍布拉康。而松贊干布時期,因爲疆域已經跨過雅魯藏布江,這座在大山上的王城已經是不利於君主對於領土的全面管轄,所以松贊干布有了遷都的想法。

遷都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這一決議肯定會受到一部分利益受損之人的強烈反對,所以需要一個說服力十足的理由。松贊干布看中了雅魯藏布江北的拉薩紅山腳下一塊叫做“吉雪沃塘”(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壩子)的地方,這塊地方據說悉補野家族的先祖拉託託日年贊在此修煉過,在那時就已經有了紅山會成爲吐蕃新王都的說法。

而在《瑪尼寶訓》中記載:在松贊干布帶領衆臣去紅山腳下查看時,遠處的紅山正巧被一道光環所籠罩,這一奇特的現象被當場的苯教大師解釋爲天神眷顧贊普,讓他在紅山修建新宮殿。從現代科學來看,當時的天降光環很有可能是彩虹。

“化身松贊干布想到:‘現今對此雪域王國我將完成教化之事……’得見拉託託日年贊所居之吉雪地區修行。於是,將各種供物以車迎送,並連同眷屬臣工人一同前往……並建宮室居之。”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第4張

天神的神諭給了松贊干布一個完美的藉口,所以松贊干布回去後絲毫就決定遷都,並且在紅山山巔上修建紅日宮殿。

松贊干布選擇遷都於紅山腳下的“吉雪沃塘”是出於各方面的考量,經過深思熟慮的。在當時的吐蕃版圖,紅山正位於正中心,方便對邊境的管轄;而紅山四面環山,山中間有盆地,盆地中吉曲河(拉薩河)穿插而過,有山有水,如此易守難攻的的優越地理位置對於一個新王都來說是十分合格的。

在大藏經《丹珠爾目錄》中也記載了修建紅日宮的緣由:“爲發現先祖之基業,乃建紅日宮。”

松贊干布根本就不是爲了尺尊公主而修建的紅日宮,又何來松贊干布更重視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地位較低一說。

關於大小昭寺名稱反應兩位公主受寵程度高低這一說法也是沒有的事。

大昭寺和小昭寺是現在的叫法,這兩個寺廟最初的名字是“邏婆朱囊寺”(幻顯寺)和“嘎西朱寺”(四喜幻化寺)。

傳說尺尊公主帶來的嫁妝裏有一尊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而文成公主的嫁妝是一尊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松贊干布爲此修建了大小昭寺放置兩尊佛祖等身像。而大昭寺放的是尺尊公主陪嫁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小昭寺放置的是文成公主陪嫁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現在的大昭寺供奉的是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是因爲後來調換的結果。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第5張

兩座寺廟有了大小之分大概是在於大昭寺每年藏族新年進行的拉薩傳昭大法會。明朝永樂七年(1409年)時,藏傳佛教的宗喀巴大師創立了祈願大法會,規模更大的大昭寺成爲了法會的舉辦地點,大昭寺的名字也是來源於此,可這時候文成公主已經去世一千多年了。

據傳,大小昭寺佛像互換是因爲唐朝軍隊攻打吐蕃,藏人爲了保護佛像不被破壞,纔將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藏於大昭寺內,戰亂過去後,便直接將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供奉於大昭寺內。

據藏地史料《新紅史》中所記載:在此王之時,唐軍抵達吐蕃,紅山焚於火。尊者釋迎牟尼佛像被藏匿於大昭寺,未得到。

這裏的王指的是松贊干布的孫子,吐蕃第三十四代贊普芒鬆芒贊。松贊干布是吐蕃的第三十三代贊普,而他的兒子英年早逝,所以松贊干布去世後直接由孫子芒鬆芒贊繼位。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芒鬆芒贊在位時,大唐軍隊曾經攻打到吐蕃,紅山宮都被戰火所焚。於是有人將釋迦牟尼佛像藏身於大昭寺內,這樣才讓唐軍沒有得到佛像。

吐蕃在松贊干布時期,因爲文成公主的和親,和大唐保持了二十多年友好的邊境同盟關係,這時候的吐蕃向大唐稱臣。可芒鬆芒贊繼位成贊普後,吐蕃和大唐的關係變得惡化,雙方經常爲了邊境領土之爭而發生衝突。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第6張

而芒鬆芒贊擔任贊普的時間是公元650年到公元676年,期間吐蕃和唐朝多次發生衝突,這些衝突基本上都是爲了爭奪青海和烏海地區。公元670年,唐朝出動五萬軍隊支持吐谷渾,而吐蕃出動二十萬軍隊迎戰,於是唐朝軍隊大敗,吐蕃穩固的控制了青海西部,而唐朝長期控制着安西北庭河西隴右。在邊境領土之爭上兩國可謂是旗鼓相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所以說《新紅史》中所說的唐軍佔領紅山,還火燒紅山宮殿的舉動,在國力頗爲強盛的芒鬆芒贊時期恐怕難以達成。

事實上唐朝史料中並沒有任何記載唐朝軍隊攻打紅山的記錄,而唐朝三徵高句麗,侯君集出兵吐蕃都是有記載的,不可能如此重大勝利的事件漏掉沒有記載。

作爲勝利方的大唐卻在唐史中沒有任何關於這一場衝突的記載,僅憑《新紅史》中一段沒有日期記載的話似乎難以佐證唐朝軍隊攻佔了紅山。而唐朝軍隊攻佔紅山都是一件難以下定論的事,更何談因爲火燒紅山宮殿爲了保護佛像不被毀而藏匿佛像所導致佛像互換呢?

所以說大小昭寺更不能體現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地位之分。

說尺尊公主先入藏就是正妻的人其實太過以己度人了,事實上藏族地區沒有所謂的正妻,平妻之分。關於大昭寺內的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三人的塑身,尺尊公主在松贊干布的右邊所以地位要尊貴一些也是如此,藏族並沒有明確的右爲尊的觀念。

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許多吐蕃書籍,史料都有都有關於文成公主的記載。

尺尊公主纔是松贊干布的正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哪個地位高? 第7張

《賢者喜宴》中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爲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中記載:“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鬆迎至吐蕃之地。”“及羊年(6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在吐蕃,稱爲贊蒙並且享有祭祀是王后纔有的待遇。

大昭寺前的《甥舅會盟碑》碑文中有一段“當其創立大唐之二十三年,王統方一傳,聖神贊普棄宗弄贊(松贊干布)與唐主太宗文武聖皇帝和葉社稷如一,於貞觀之歲,迎娶文成公主至贊普牙帳。”

正是因爲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不低,所以纔會留下這麼多的記載。就像唐太宗的妃嬪,妃子徐惠雖然沒有子嗣,但是因爲向太宗諫言所以被寫進了《舊唐書》后妃傳;而唐太宗的兒子李惲的生母王氏,雖然替太宗育有一子,但是卻只有姓氏,沒有封號,沒記載出生地,生卒也不詳。

不管地位高低如何,文成公主都稱不上幸福的女人。16歲的女子因爲皇帝陛下的一聲令下就必須背井離鄉,前去數千裏外完全陌生的地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兩國交好的重要使命。

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共同生活九年,而且沒有生育一兒一女,在和以前接觸的文化教育完全不同的地方獨自孀居了三十年,想來是十分孤獨的。

而文成公主在藏區做出的傑出貢獻使得藏區人們永遠記住了她,在藏族人們的心裏,文成公主是神聖的,並不是一句簡單的地位高低就能概括。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