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清宮祕史: 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戀情人?

清宮祕史: 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戀情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皇帝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是當政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帝,也是爲數不多、頗有作爲的皇帝之一。康熙皇帝的一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開創了彪炳史冊的“康乾盛世”。康熙帝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中,有兩個女人對他至關重要,一個是他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另一個就是他的啓蒙老師,孝莊太后的侍女蘇麻喇姑。蘇麻喇姑是清初歷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作爲孝莊太后的陪侍,曾親身參與了許多歷史事件。她雖身爲侍女,卻與清朝皇室結下了不解之緣,她是康熙帝的啓蒙老師,被皇室成員視爲至親,當她以九十高齡去世時,整個皇室爲之哀痛。下面就介紹一下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非凡人物。

蘇麻喇姑的身世

蘇麻喇姑是後人對她的稱呼,她最初的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是她的蒙語名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及康熙年間,人們稱呼她的滿語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在她病逝後,人們尊稱她爲“蘇麻喇姑”。她在世的時候,不同的人對她有不同的稱呼。孝莊太后稱她爲“格格”,即小姐,是對女子的尊稱;康熙帝玄燁稱她爲“額涅”,即額娘、母親;玄燁的皇子、公主們稱她爲“媽媽”,滿語中即“奶奶”、“祖母”之意,也可用來通稱年長的婦人。從中可見皇室成員對蘇麻喇姑懷着一種親人般的感情。

清宮祕史: 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戀情人?

網絡配圖

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於科爾沁部的一個貧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約在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前後,年齡比孝莊太后略小。由於蘇麻喇姑天生美麗聰慧,遠近皆知,在10歲左右時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進府當上了貝勒寨桑之女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布木布泰不是別人,正式後來大名鼎鼎的孝莊太后。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布木布泰與皇太極在後金都城盛京(今遼寧瀋陽)成婚,蘇麻喇姑作爲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隨主人來到了盛京。到盛京後,蘇麻喇姑很快就學會了滿語和漢語,一手漂亮的滿文與漢語書寫水平贏得了當時全宮上下的交口稱讚。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裏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觀,因此曾參與清朝衣冠飾樣的制定。她自幼生長在蒙古草原,騎術非凡,常常騎馬外出爲孝莊文到宮外辦事,是孝莊身邊最可靠信任的侍女。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年僅31歲的孝莊成爲寡婦,而幼子福臨才6歲,朝中大權旁落攝政王多爾袞手中,使孤兒寡母面臨險惡的政治環境。而善解人意的蘇麻喇姑始終如一的陪伴在主人身邊,爲她排憂解難,並擔當起了孝莊與外界聯繫的橋樑。

擔當良師慈母

順治十二年(1655年),天花肆虐,皇室中凡是沒有出過天花的成員全到紫禁城外避痘,後來的康熙帝、時年1歲多的玄燁也被送到宮外一處府第。自此直到玄燁出痘痊癒回宮,期間無論颳風下雨,蘇麻喇姑奉孝莊太皇太后之命每天騎馬往返於慈寧宮(孝莊太皇太后住所)和玄燁避痘府第之間,充當玄燁的啓蒙老師,手把手教他寫滿文,還教育他爲人處世的道理。嘉慶年間的昭槤在他的《嘯亭雜錄》中記道:“仁皇帝幼時,賴其(指蘇麻喇姑)訓迪,手教國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蘇麻喇姑,就沒有後來的一代英主、千古一帝康熙,也就不會有“康乾盛世”。

蘇麻喇姑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她終身未嫁,始終生活在皇宮大內,陪伴主人60餘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莊太皇太后病逝,蘇麻喇姑陷入了悲傷、孤獨、無聊之中。之後她篤信佛教,將對孝莊的感情全部轉移到玄燁身上,祈求保佑皇帝長命百歲。爲解年已70高齡的蘇麻喇姑之憂悶,康熙帝將定嬪萬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蘇麻喇姑撫養。可要知道,按清宮慣例,只有嬪以上的后妃纔有資格撫養皇子,這也足見蘇麻喇姑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爲報答皇恩,蘇麻喇姑把一個女人天生的母愛和全部的精力傾注到胤祹身上,胤祹對她也非常尊敬,稱她爲“阿扎姑”,“阿扎”即母親的意思。蘇麻喇姑與胤裪相差約70歲,二胤裪的稱呼卻表明,她是以母輩身份撫養胤裪。以母子相稱相待,更加親近自然,體現出蘇麻喇姑強烈的母愛本能。

康熙朝的皇子對帝位爭奪非常激烈,數名皇子被殺被廢或被圈禁,而胤祹本身由於母親定嬪身份低下,且又自幼受到蘇麻喇姑的撫養教誨,因而表現十分低調,在康熙末年深受康熙信任。雍正帝繼位後,沒有結黨謀位、與世無爭的胤祹被封爲履郡王;乾隆帝即位後,又被晉封爲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7歲的胤祹去世,是玄燁所有35個皇子中最長壽的一個,可以說這是與蘇麻喇姑的功勞密不可分的。

清宮祕史: 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戀情人? 第2張

網絡配圖

喝洗澡水的“怪癖”

蘇麻喇姑平生有兩大怪癖:一是不洗澡,二是不吃藥。

說她終生不浴似乎也不準確。蘇麻喇姑每年除夕會洗一次澡,但是這個澡不是盆浴也不是淋浴,而是取用少量的水,簡單擦洗一下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蘇麻喇姑的沐浴習慣看似很怪異,甚至不衛生。其實這個習慣的養成是跟她的生活背景緊密相關的。在草原民族的觀念裏,水是用來供人和牲畜飲用的,而不是來浪費的,洗澡便是一種浪費。因此,她洗過澡後,還要向佛祖懺悔,懺悔她“浪費”水了。

在蘇麻喇姑年老病重之時,她是依然拒絕吃藥。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90多歲的她患了重病,腹內疼痛難忍,牽動了諸多皇子的心。當獲知蘇麻喇姑不願吃藥的消息後,康熙帝也急了。他下令讓蘇麻喇姑在原住處療養。要知道按清宮規定,宮內服役者和下層嬪妃,凡患重病的,一律移居他處,以免傳染他人。而且,他吩咐諸皇子將一種名爲“西伯噶古納”的藥材混入雞湯中給蘇麻喇姑服用。但諸位皇子不論怎麼勸說,她還是堅持不肯服用。皇十二子胤裪心急如焚,他和福晉衣不解帶,日夜守候在她的病榻前,精心服侍,陪伴她走完了一生中最後的時刻。

 超乎尋常的葬禮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七日,蘇麻喇姑終究沒有抵擋住衰老與疾病的襲擊,結束了她那豐富多彩的一生,終年逾九旬。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當然算是難得的高壽。

正在塞外巡視的康熙帝獲知她的死訊後,悲痛萬分。並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淨身入殮。目的是想回宮後再親眼看一看敬愛的額娘,向她的遺體告別。但後來他計算十五日才能回宮,於是再次降諭,讓皇子們將蘇麻喇姑遺體再留7天,等到他回宮後再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與蘇麻喇姑之間的眷眷深情。回京後,以嬪禮爲蘇麻喇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她安葬在清東陵風水牆外東南方向新城(離孝莊太皇太后的陵墓只有1公里多點),其陵寢規格依照嬪的等級建造。對於一個宮中服役者來說,這一規格是超乎尋常的曠典殊榮。

出殯那天,幾乎所有的成年皇子都參加了出殯儀式。蘇麻喇姑靈柩停入殯宮後,皇子們都各自回府了,唯獨皇十二子胤祹卻提出要求說:“阿扎姑自幼將我養育,我並未能報答即如此矣,我願住守數日,百日內供飯,三七誦經。”按照慣例,爲像蘇麻喇姑這樣僕人身份的人辦喪事,沒有皇子供飯、三七誦經的先例。皇三子胤祉未敢擅自答應胤祹的要求,所以在九月初九日奏報蘇麻喇姑病逝的奏摺裏,也寫進了胤祹的要求,請示皇父。康熙帝在奏摺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着依其所請。”胤祹住在殯宮,爲蘇麻喇姑守靈,供飯,誦經,其他皇子則輪流每天派一人給胤祹做伴。

蘇麻喇姑是一個不尋常的女人。她一生未嫁,但卻把一顆慈母之心獻給了清朝皇室,先後侍奉了四朝主人,幫助孝莊太皇太后培養了一代傑出帝王——康熙大帝。

鏈接:蘇麻喇姑真是康熙的初戀情人?

蘇麻喇姑是清朝一位特殊的宮女。她是莊妃結婚時的陪嫁女,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她心靈手巧,擅長女紅,清初定冠服制度,曾參與其事。但是,有一說蘇麻喇姑與康熙帝愛戀得死去活來,是這樣嗎?請看史實。

第一,從身世年齡看。蘇麻喇姑是蒙古族科爾沁部人,出身貧苦牧民之家。她名叫蘇墨爾,被稱爲“蘇麻喇姑”。年僅13歲的孝莊嫁給皇太極,將年紀相近的蘇麻喇姑作爲隨身侍女帶到盛京瀋陽。

康熙帝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比蘇麻喇姑小40歲左右,他們應是祖孫輩分的關係。蘇麻喇姑聰明好學,也有悟性,通蒙古語和滿語。寫一手漂亮的滿文。孝莊選她爲玄燁“手教國書”。玄燁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蘇麻喇姑是康熙帝的啓蒙老師。

清宮祕史: 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戀情人? 第3張

網絡配圖

第二,從主僕關係看。先講兩件事。其一,孝莊派隱瞞真實身份的“三位滿族婦女”,去向耶穌會士湯若望求醫,患者很快病癒。求醫病癒者就是順治帝的未婚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莊派蘇麻喇姑給湯若望送去厚禮表示謝意。其二,福臨大婚後,內大臣席納布庫對蘇麻喇姑不滿,路遇蘇麻喇姑,將她捶楚致傷,太后託言墜馬,令御醫調治。這說明蘇麻喇姑有時騎馬出宮,爲太后辦事。

順治時期,北京痘症流行,康熙帝長兄牛鈕前已夭折,次兄福全被寄養在大臣家裏。玄燁降生後,孝莊命蘇麻喇姑照料孫兒。康熙帝約三歲時,爲了避痘,住在宮城西華門外今北長街路東一所宅第(雍正時改名爲福佑寺)。康熙帝晚年回憶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母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康熙帝幼小在宮外避痘,到皇父逝世前不久,出痘痊癒,重返皇宮。幼年的玄燁,主要由三個人——保姆樸氏(先爲順治帝乳母)、乳母瓜爾佳氏和蘇麻喇姑等撫育。她們對玄燁晨昏調護,夙夜殷勤,“克慎克勤,惟愛惟和”。

第三,從撫子經歷看。蘇麻喇姑不僅撫育孝莊的兒子福臨、孫子玄燁,而且撫養其曾孫、康熙帝第十二子履親王允祹(táo)將近10年。清后妃中嬪以上主位(含嬪),均可撫養皇子,蘇麻喇姑撫養皇十二子允祹,當是以嬪的地位行事。允祹生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是萬琉哈氏(享年97歲)。蘇麻喇姑先後照顧福臨、玄燁、允祹三代皇子,長達62年,是清宮早期一位身份和地位都很特殊的宮女。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