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十年寒窗無人問 清代的考生們可真悲催

十年寒窗無人問 清代的考生們可真悲催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逢6月,高考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尤其對於有考生的家庭來說,高考無疑是頭等大事。爲了讓考生髮揮出優異成績,從家長到學校,再到考生自身,都在做着各樣的準備,每個細節都做得一絲不苟。

這也難怪,經歷了十餘年的寒窗苦讀,高考不僅決定着考生能否進入大學的校門,還寄託了家長以及社會的期待。單就這一點來說,高考的意義和古代科舉沒有分別。不過,相比今天吃穿不愁的考生,以前趕考的讀書人則要普遍悲慘得多。

〖人人都要勤學苦讀,“頭懸樑、錐刺股”不是傳說〗

十年寒窗無人問 清代的考生們可真悲催

網絡配圖

提到科舉,我們往往會想到“范進中舉”的故事,范進的故事當然不是孤例。晚清曾中過狀元、後來成爲企業家的張謇,他的讀書經歷就堪稱勵志典範。

張謇十六歲時參加過一次科考,可惜排名一百開外,還被小夥伴們諷刺說:“假如有一千個人考試,錄取其中的九百九十九個,那麼不錄的那個人也一定是你。”

受到刺激的張謇,索性把“九百九十九”當成了座右銘,刻在了書桌、窗格和牀板等各個角落。睡覺的時候,用兩根竹棍夾住辮子,只要頭動或者身子翻轉,立刻就會醒。

醒來看到“九百九十九”五個醒目大字,管他天亮還是天黑,立馬就爬起來讀書。而到了夏天,氣候溼熱蚊蟲多,書桌底下的雙腳被咬的到處是包。張謇另想“妙計”,準備了兩隻大罈子,把腿伸進罈子以避蚊蟲。憑藉着不怕吃苦的韌勁兒,張謇後來步步高中,最終金榜題名。

對於大多數資質平平、家境一般的讀書人來說,挑燈夜讀乃是家常便飯,甚至到了“頭懸樑、錐刺股”的自殘式地步。尤其宋代以後,四書、五經都有了固定的版本,只要肯下工夫背誦,熟能生巧,結果總不至於太差。

1904年考中最後一任探花的商衍鎏先生,曾回憶他的備考之路,就是每天不間斷地溫習舊書和背誦新書。稍有偷懶,便會遭到教書先生的責打。例如,板打掌心、戒方打頭、藤條打屁股等。在體罰式教育還很普遍的當年,這些手段卻也着實有效。

十年寒窗無人問 清代的考生們可真悲催 第2張

網絡配圖

當然,死讀書畢竟不是上上之策,科舉備考同樣需要一定的方法。明清之時,八股文是科舉考試的頭場科目,這就要求考生們在讀書過程中,不僅自己學做八股文,腦子裏還要背誦一些八股範文,學習先輩們破題、起筆、構思、收尾的技巧。

有需要就有市場,一時之間市面上各種八股彙編書籍應運而生。有些是名家選讀,比如乾隆時期方苞選讀的四書文字;有些則是書商們找些稍通文墨的人攢寫而成,質量着實不敢恭維。

爲此,清初還曾對科舉參考書市場進行過整頓,要求各地的教育主管官員(學政)儘量給考生講解四書、五經、《資治通鑑綱目》、《歷代名臣奏議》等正統書籍,而對其它的“瑣語淫辭”,則嚴行禁止。

相比之前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年之久,最主要的原因乃在於它的相對公平、公正,使得大量寒門弟子有機會出將入相,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但不得不說,長期的讀書備考,沒有一定的財力支撐也還是無法完成。尤其省城的鄉試、京城的會試,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異地趕考,少不了交通、食宿等基本開銷。

十年寒窗無人問 清代的考生們可真悲催 第3張

網絡配圖

好在清代皇帝們考慮周全。順治時期規定,對於來京參加會試的人,均給予一定的盤纏。雍正帝更貼心,格外關照了那些落榜的士子們,擔心他們“往返道路及在京守候盤費均難接濟”,追加了回程補貼。

路途遙遠的雲、貴、川及兩廣考生,可獲得10兩銀子,其它地方的考生則5至7兩不等。

雖然有國家的照顧,但勤學苦讀乃是每個士子的必修課,任何人都無法替代。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科舉考試仍然吸引着大批讀書人在這條道路上前行不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