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清末袁世凱的發家史 只可惜一子錯滿盤皆輸

清末袁世凱的發家史 只可惜一子錯滿盤皆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世凱出生於河南項城的大家族,現在大家到項城旅遊都能看到保留完整的袁氏大宅,還是相當氣派的。所以袁世凱是個標準的富二代,同時又非嫡長子,他大可以紫醉金迷,做個公子哥兒,吸鴉片、上妓院。但他終究是個幹大事的人,13歲時袁世凱曾寫下“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少年志氣,躍然紙上。

袁世凱是個執着於權力的人,少年時代兩次參加科舉考試,奈何名落孫山,仍不棄不餒,轉而投軍,從文也好,從軍也好,一定要混到體制之內。只有混到體制內,慢慢向上爬,總有一天能夠呼風喚雨。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其實就是場國內政變。朝鮮作爲清朝藩屬國,清廷縱使自己也內憂外患,那還是得擺擺威風,大哥照看小弟,出兵平亂,而袁世凱就在這支軍隊陣中,時年僅23歲。這袁世凱年輕時確實是條漢子,勇猛衝鋒,一直戰鬥在最前線,很快內亂平息,袁世凱記大功。很快,袁氏扶搖直上,在直隸總督李鴻章的推舉下,他當上了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官拜三品,在朝鮮也是叱詫風雲的人物了,同時深得清廷一把手李中堂的信任,而這年,他才26歲。

清末袁世凱的發家史 只可惜一子錯滿盤皆輸

網絡配圖

然而那個時代沒什麼是絕對的,1894年清朝發現自己連日本這等蕞爾小國都打不過了,甲午一戰,舉國震驚,李鴻章到日本馬關一簽那等條約,背下了所有罵名和責任,這個72歲的老頭被罷免了幾乎所有官職,只留個內個首輔大學士的名頭。袁世凱的大靠山,倒了。但是幹大事的人總能在危機中看到機遇,既然大清軍隊疲弱,誰都打不過,袁世凱就提出效法德國模式操練一支新式陸軍,並得到了恭親王奕和時任總理衙門大臣的榮祿的支持,而恭親王是慈禧最仰賴的親王,榮祿是典型的後黨,日後也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所以說,袁世凱他又找到了大靠山,而且站在大靠山之後的還是慈禧,這爲袁世凱日後加官進爵打下堅實基礎,不僅政治隊伍站對了,而且還是在最核心人物身邊,這很重要。那年他36歲,是建功立業的黃金時期。

1912年2月,在袁世凱的壓迫下,清朝被迫廢除帝制,隨後又用各種手段讓南京國民政府遷都到北京,連內閣大臣也用他指定的唐紹儀,隨後袁世凱便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其實事情如果直到這裏的話,袁世凱在後世可能真能撈到一個英雄的名號。軍政大權集於一身,袁世凱當總統名副其實,要是在這之後興辦實業、操練軍隊、推行民主法治之政,恐怕我們現在還得叫他國父。

可惜的是,這人對於權力實在過於着迷,他的“當皇帝”的念頭讓他付出了遺臭萬年的代價。1913爲鞏固權力暗殺宋教仁,1915年爲了得到日本對自己稱帝的支持而簽訂《二十一條》,然後從1915年12月稱帝,到1916年3月廢除帝制,再到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逝,這幾年的荒唐鬧劇,將袁世凱深深地刻在了中國近代史的恥辱柱上。這是他這一生最大最醜的污點,註定要被唾棄。

然而我們客觀地關照袁世凱的一生,並不能純粹的用一個“壞”字來以偏概全。他摸爬滾打最終成爲一個那個時代舉足輕重的人物,個人能力毋容置疑,而且對近代中國軍事、教育等多方面亦有建樹,只可惜一子錯,滿盤皆輸。

清末袁世凱的發家史 只可惜一子錯滿盤皆輸 第2張

網絡配圖

有希望的年輕人可不止袁世凱一個,給了你機會就必須把握住,搞出點名頭來,爲自己積累政治資本才行。袁世凱開始了在天津小站的新軍操練。原淮軍舊部4750人,再加上各地招募來的2550人,組建了一支7千餘人的軍隊,不多不少,正好練出袁世凱的才幹。一個曾在朝鮮出生入死打過硬仗的人,他在治軍方面還是相當有心得的。將領方面出了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後來的大人物,士兵方面軍規嚴明,定規定章,嚴格執行,軍隊配備洋槍洋炮,士氣高漲,按時發餉使他深受部下愛戴。在中國近代史上,這是一次極爲成功的練兵。千萬別把袁世凱當成一個只會耍政治小聰明的滑頭,他的治軍能力在中國近代史上絕對排得上號。

緊接着就是袁世凱人生的第一個黑點,背叛維新。當年康有爲等人有感變法圖新必須先恢復皇權,慈禧不除,光緒不立,變法不成,然後譚嗣同匆匆忙忙地夜訪袁世凱,要他的小站新軍七千餘人圍頤和園,殺慈禧,發動政變。七千人的新兵,從天津悄悄地殺到北京,撂倒紫禁城幾萬禁衛軍,直取慈禧首級,袁世凱是個身經百戰的人,不是那些紙上談兵的書生啊,譚嗣同說的這計劃豈非天方夜譚?所以站在袁的角度來分析起兵無異於送死,把事情和盤托出是他明哲保身的唯一辦法。這起事件之後袁世凱官運亨通,儼然成爲慈禧身邊的大紅人,1901年李鴻章更是臨死舉薦袁世凱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到達了人生第一個巔峯。

其後袁世凱辦新軍,廢科舉,辦京師大學堂,建京張路,特別是成立中國第一支警察隊伍,《辛丑條約》規定天津到北京清軍不得駐軍,相當於清政府的命脈咽喉完全暴露在外國軍隊的槍桿子上,成立警察隊是鑽了條約的空子,用警察來保衛北京。可以說,這階段的袁世凱辦了很多實事,但這也冒犯了不少守舊派和皇室貴族。功高蓋主啊,待到慈禧一死,宣統帝的親爸攝政王載灃一上臺,袁世凱立刻被罷職,被晾在了一邊。而這一年,他已是知天命之年。

清末袁世凱的發家史 只可惜一子錯滿盤皆輸 第3張

網絡配圖

載灃的愚蠢之處在於他仍然認爲皇權對那時候的中國有很高的把控力,而事實上那時候的清朝,袁世凱說了算,因爲兵權一直在他手裏,他對軍隊有着極爲強大的控制力,新軍只認袁帥,縱使你罷免了他所有官職。所以之後的事便順利成章了,武昌起義後,各地革命軍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勢,清朝又不得不請回袁世凱坐鎮大局,解決革命軍。袁世凱太聰明瞭,他這一生幾乎不會站錯政治隊伍,清朝氣數已盡他知道地清清楚楚,既然如此倒不如把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當成與革命軍交易的籌碼。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