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爲何明清帝妃們每到年末總在宮中舉行驅鬼儀式?

爲何明清帝妃們每到年末總在宮中舉行驅鬼儀式?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核心提示:但詫異過後,又轉念想到,也許正因爲後宮陰氣很重,才更要多演幾番天神降魔驅鬼的戲以抵消不祥。每年歲末宮中照例舉行大型驅鬼儀式,也正是緣於這個動機,拙作《中國帝王宮廷生活》,專有一節談到歲末大慶的事。

爲何明清帝妃們每到年末總在宮中舉行驅鬼儀式?

網絡配圖

中國曆朝皇宮像湮沒在塵煙中的樓蘭古城一樣消逝在歷史的時空之中,只剩下一堆亂土和一片殘垣斷壁,只有明清時代的紫禁城,至今還風姿綽約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紫禁城,一個神祕而美麗的名字。

走進紫禁城,人們用探尋茫茫星空的眼光凝視着她,去感覺她的厚重歷史和豐富文化。數百年來,她一直默默地屹立着,任憑風吹雨打,驕傲地坐擁着陸地,誘惑着天空;她有滿腹經綸,也有一腔的辛酸和淚水,她無從傾訴,欲言又止。

好奇心和獵奇心,激勵和誘惑着人們走進歷史時空中的紫禁城,從層層的迷霧中去探尋宮中神祕的往事,走進狐仙鬼怪的世界中去感悟歷史的虛幻和虛幻的歷史。隨着清帝的退位,清遜帝溥儀的《我的前半生》,基本上對宮中狐仙鬼怪的往事,作了終結。

進入民國以後,故宮博物院成立。關於狐仙鬼怪的傳聞,再度甚囂塵上。時至今日,還有人好奇地問:民國時期,紫禁城中真的有狐仙顯靈?

狐仙鬼怪有沒有?讀者心裏很明白。

我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就住在紫禁城內東牆邊十三排中有一棵大槐樹的7號院。在此我僅談談在紫禁城中對於狐仙鬼怪的切身感受。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故宮裏面住過4年,那時我們一些單身漢和沒有分到樓房住的老職工,住在名叫“十三排”的一條長巷裏。那長巷的形狀怕就是想像中的漢代的永巷吧,但在清宮中,它還沒有獲得永巷的地位。

“十三排”是宮中東牆裏側的十三排院子,巷子寬不過一條衚衕,由兩道高十米的宮牆夾着。西邊的牆是保護後宮內庭的安全與防火的屏障。

當年的“十三排”,住的是下層宮女和太監,據說來宮中演戲的戲班子也宿在這裏。那時的戲是一本一本地演,整場戲需要很多天才演完。夾巷西面的那道高牆,設有一個不大的門,門內就是宮中戲臺暢音閣,戲班子就在那裏演戲。

我住在十三排的時候,正是多愁善感的年齡,現在想來,那時卻是“不知愁滋味,爲賦新詞強說愁”;現在煩惱的事多了,反而不愁了。那時候每天無所事事,下了班草草吃點東西,就和幾個年輕同事在“十三排”裏遊蕩。被兩道高牆夾着的巷子,天黑得比外面早,幾位年齡相仿的單身漢扯些山海經和牢騷話,天很快就黑了。黑了以後,大家繼續走在那永巷裏,從南頭到北頭,再折回來,影影幢幢的,就像幾個鬼影子。

爲何明清帝妃們每到年末總在宮中舉行驅鬼儀式? 第2張

網絡配圖

或許是兩邊的高牆特別吸音,或許是天黑以後大家失去了說話的底氣,這時候空氣中的聲音都變得細碎和低沉。有時隱隱約約地聽見宛若遊絲般的唱腔,分不出是臨近的院子裏傳出來的呢,抑或是從高牆裏滲出來的。那唱腔聽不出是京劇還是崑曲,也可能就是唱者自度的曲調罷!

有時候那模糊的聲音,也辨不出是男還是女的。那韻味,忽而如泣如訴,忽而鏗鏘碎急,那節奏中有梆子的敲擊聲,唱音在梆子聲中穿梭。常常是,在唱段似乎還沒有完成之際,唱音就消失了,耳旁只剩下蚊蟲聲。

那時候已經無法從小門走到暢音閣那邊去了,漆皮斑駁的小門,早已牢牢鎖住,門座上都長出了雜草。那時我並沒有把夜晚的唱音和暢音閣聯繫起來,後來有一次偶然走到暢音閣,忽然起了一種好奇之心,於是把這戲臺好好瞻仰了一番。

戲臺分成三層,以中層臺爲主要演出場地,設天井與上層臺連通,地面上的井與地下室連通。在地下室中央的那口井是一個真水井,四角各有一個小井,爲乾土井。

這樣的戲臺結構是何道理?只能說是爲了演鬼神戲而做的了。演戲的時候,神仙從天井中落下,鬼怪從地井中涌出。這種鬼神戲恐怕絕大部分都已失傳,至今沒有哪個劇團能再演一下當年的鬼神戲了吧!

看着白天遊客們在暢音閣前拍照留影,然後匆匆走過,我努力去想像帝、後們坐在對面小殿裏,看天神從天而降與地鬼由地涌出的情景,不免生出一點詫異,紫禁城的後宮陰氣不謂不重,而帝后貴妃們卻以鬼神戲自娛,恐怕不妥當吧。

但詫異過後,又轉念想到,也許正因爲後宮陰氣很重,才更要多演幾番天神降魔驅鬼的戲以抵消不祥。每年歲末宮中照例舉行大型驅鬼儀式,也正是緣於這個動機,拙作《中國帝王宮廷生活》,專有一節談到歲末大慶的事。

說到後宮陰氣之重,我在“十三排”裏體會到了一點滋味。窄巷被高牆所夾,天亮得比外面晚,黑得比外面早,特別是秋冬天,切實感到晝短夜長。夜晚仰看天際,有時找不到月亮,有時候月亮就像一面殘缺的銅鏡,高掛在宮牆上。

宮中的夜晚有很多禁忌,宮女、太監們沒人敢亂說亂動,只能在黑暗中睜着眼睛,打發惆悵。當年我們住在“十三排”,也莫名其妙地生出類似打入冷宮的宮女般的惆悵,常常夜深難眠,好像被包圍在一個巨大而無形的魔法之中。由於大家都是年輕小夥子,這魔法一時對我們無可奈何。但這魔法當年也許扼斃了不少哀哀可憐的宮女的性命

在黑夜遊蕩的“十三排”裏的單身漢們,滿腦子了無禁忌,話題難免扯到陰魂怪影上面。後背偶爾掠過一股寒氣,但也故作從容。大家知道,人類科學雖然已經很發達了,但現今人類對於宇宙和自身的認識仍有許多難以索解的東西。比如死亡現象,人是否有靈魂,人死之後靈魂歸於哪裏,鬼是一種存在還是想像,等等。

爲何明清帝妃們每到年末總在宮中舉行驅鬼儀式? 第3張

網絡配圖

某君說,在大殿裏值班的職工,一天晚上,竟然看到宮殿牆壁上出現了人影,好像是宮女翩翩起舞的樣子,長袖飄裾,人都驚呆了。

另一位則說:“同樣是在大殿裏,靜無人聲時,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嘎吱嘎吱“的響聲。很像是怪物嚼碎人骨頭的聲音。”

“還有,你們聽說過嗎?”另一位同道又說:“夜間巡察的隊員,在後宮的一所院子裏,聽見一個女人恐怖的哭聲和連續的嘆氣聲,令人毛髮乍起……”這就是故宮曾有過的帝王歲月留給今人的一點痕跡吧。

故宮的這些奇聞在民間迅速流傳,因爲那時報紙容許報道的範圍有限,不可以登載這些消息。民間的廣泛流傳,引起了從事文藝和影視人士的興趣。於是那些年間出現了一些以此爲題材的小說和電影;如《潛影》、《王府怪影》。在《潛影》的故事中,主要角色是一個年輕的科技愛好者,他埋頭髮明瞭一種儀器,打算把曾經在牆壁上現出的影像再次召喚出來,進而把宮廷所有牆壁儲存的潛在影像都召喚出來。

科學探討,對我來說有些力不從心,關於死亡與魂靈和鬼的問題,前沿科學仍似有不同的解答。我耿耿於懷的是,宮院深處一個女人留下的哭聲和持續的嘆氣聲。對於後宮的人物和生活情況,我確信自己知道得比較多些,我在《宮禁后妃生活》一書中對各朝代皇后、妃嬪、宮女的生死命運作了比較詳細的敘述。但每每想起留在深院中的女性的哀嘆,便覺得我對那些不幸女子的生活所知有限,她們的真實的悲哀故事,遠遠超過我們用以憑藉爲資料的史書。

史書中記載的多是有名的后妃宮女,許多不幸的妃嬪宮女沒有在史書中留下雪泥鴻爪,那纔是真正的不幸。

聯想到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正義之鬼鍾馗,是從皇帝的夢中冒出來的,比較有趣。唐玄宗開元年間,曾講武於驪山,還宮後,玄宗得了一種類似於痢疾的病,惡寒發熱,將近一個月不見好轉。一夕,玄宗夢見兩個鬼,那小鬼偷竊了太真紫香囊和皇帝玉笛,繞殿而跑,被大鬼捉住。大鬼將小鬼剜目後生吃了。玄宗問那大鬼:“爾何人也?”大鬼奏稱,自己名叫鍾馗,在這之前應試武舉,由於貌醜,試官持偏見而未將其錄取,羞憤觸階而死。死後爲鬼,發誓要驅除陰間和人世的邪惡。

唐玄宗醒後,疾病頓時祛除。召來畫工吳道子,將夢中情景告之,令吳道子按照夢中的樣子畫出鍾馗的像。吳道子奉旨後,援筆在手,奇異的是,鍾馗的形象宛在眼前,於是很快畫出,進呈皇帝。玄宗大悅,賜吳道子百兩黃金,然後將圖批告天下。從此,鍾馗成了欽定的一個執法鎮妖的威風之鬼。

鬼這種東西,無論在哪個民族中,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角色。歐洲古城堡中邪惡的吸血鬼不知演繹了多少代。中國文人自古秉承孔夫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教訓,在道德文章(稗史筆記除外)中,對鬼避而不談。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