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祕傳 > 演義趣聞 > 溫恢生平簡介 溫恢歷史事蹟及人物評價

溫恢生平簡介 溫恢歷史事蹟及人物評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少年立志

溫恢,字曼基,東漢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生於漢靈帝熹平七年(178年),卒於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他是東漢末年軍閥割據中曹操所屬的重要謀臣和地方官。他先後擔任曹操的縣令、丞相府主簿、刺史、郡守。他舉薦賢能,招攬人才,出謀獻策,爲曹操統一北方的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溫恢出身於仕宦之家,其父溫恕,爲東漢末期涿郡太守。漢獻帝初平三年(193年),溫恕病死於任上,爲了安葬父親,溫恢同家人一起,由涿鄲回到故鄉。是年,他纔剛滿15歲。但他少年有志,不以守財治業爲生,決心投入當時紛爭的社會之中,實現自己濟世匡國的志向。因此,他將家財傾散於同宗,表明自己的心跡。他的這一舉動,恰巧與西漢時他的同鄉清名之士郇越相彷彿,州里將他比之爲郇越。

步入仕途

後來,溫恢得舉孝廉,便歷經三縣縣令,兩郡太守,被曹操選任爲丞相府主簿,監察吏治。曹操方與羣雄角逐,意在統一全國,渴望得到—批輔弼之才。溫恢深明曹操的用心,多方招賢引士,幫助曹操建立自己的基業。在溫恢看來,凡能扶危濟困、有節又孝行者,即使因此而犯法,也可舉薦爲官爲吏,甚至可以重用。丞相府的司空軍謀椽孫禮,於漢末喪亂中與母親離散,後得知其母爲同郡人馬臺奉養,對馬臺十分感激,就將其全部家財贈予馬臺。不久,馬臺犯法當斬,受押於縣牢,孫禮便利用自己的職權,打通縣令的關節,縱放馬臺越獄。馬臺雖然得救免死,但他認爲自己奉養孫母,是義氣所使,而並非圖得日後報答,因此,他並不感激孫禮救他越離死地。孫禮的孝母、忠友,與馬臺的義膽俠腸,都深爲溫恢賞識,他便將這些情況詳細秉告了曹操,兩人都得到曹操的寬免,並且,孫禮還得到曹操重用。

忠友孝親,見義勇爲,本質上都與忠君思想是一致的。忠友孝親是忠於君主的保證,俠腸義膽,恰可以爲君王死心踏地盡力。這正是曹操以及歷代封建君主所需人才的起碼道德標準。溫恢所以賞識孫、馬二人的行爲,正是以這一道德標準爲依據的。尤其是在曹操求才若渴的情況下,溫恢能使孫、馬得到寬免,甚至重用,更說明曹操的用人標準,以及溫恢對曹操的深切瞭解。

曹操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溫恢出任揚州刺史。揚州即今安徽淮南地區,南與孫吳對壘,又是曹操東南糧倉,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曹操才把他派到這裏。正象赴任前曹操對他說的那樣,曹操本想溫恢留在親近,但以此州事大,需重臣鎮守,只好派他前去。臨行,曹操又用“股肱良哉,庶事康哉”的話來勉勵他。這句話山自《尚書·益稷篇》,原意是歌頌伯益與后稷輔左大禹洽國的功績,說只是由於有了伯益與后稷這樣的良臣作爲股肱,才使大禹的事業成功。曹操以此作爲對溫恢的勉激,說明對他寄予厚望。溫恢到任之後,曹操又將楚地名士蔣濟推薦與他,作爲他的副手,並特意關照當時駐守於揚州的大將張遼,樂進等人,要他們多與溫恢商議軍事方面的事情。所有這些,既說明他與曹操政治關係及個人感情的密切,又充分說明他本人多方面的才能。

遠在揚州的溫恢,確實沒有忘記曹操對他的慰勉。他身在邊州,心懷全局,爲曹操的整個軍事行動操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曆七月,孫權舉兵進攻曹操領地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企圖奪取淮南之地。爲防禦孫權的進攻,曹操方面除張遼等將領率 7千人軍隊戍守淮南之外,還調集各地州兵在此屯成。曹操親率主力西出漢中,荊州以北只有曹仁,于禁等屯集於襄陽、樊城,而荊州正在蜀漢大將關忌羽的掌握之中。對曹操來說,正形成兩翼強大,中間空虛的局勢。溫恢深爲這種局勢擔憂,他預料,關羽必會乘曹軍襄、樊弱勢,北上進攻;而時值盛夏,曹軍又不熟悉水性,—旦關羽真的北上,曹軍就要陷入困境了。果然不出溫恢所料,不久,襄、樊即被關羽圍圍。

襄、樊被圍後,曹操京畿之地頗受震動,曹操亦感局勢嚴重。然而,他唯恐軍心搖動,只是密令戍守淮南大軍及各地州兵火速赴援,以解襄、樊之圍。曹操這—用意,溫恢也是心領神會。他在淮南,祁助曹操組織援兵,督促諸路州兵急速上道,前往襄、樊。當時,率兵於淮南屯戍的兗州刺史裴潛開始接到曹操宜他晉見的詔書後,頗不解其意。溫恢對他說: “這必定是爲了襄陽方面的軍事,你需趕快動身。”果然,就在裴潛剛要起程時,曹操第二道密旨又到,裴潛急令軍士放棄輜重,輕裝就道。

襄、樊被圍數月,最後終於得以解救。從局勢的前後發展變化來看,都與溫恢所料情形相差不遠。這除了說明他對曹操整個戰局的關心之外,更說明他聰明睿智,具有統觀全局的見識和多謀善斷的才華,足堪將佐帥輔之任。正象他死後魏文帝下詔褒獎他時所說,他“有柱石之質”,服事曹操“功勤名著”。

溫恢生平簡介 溫恢歷史事蹟及人物評價

魏文帝即位後,溫恢爲侍中,不久又出任魏郡太守。文帝黃初四年(223年),涼州刺史張既病卒,溫恢被任爲涼州刺史, 持節領護羌校尉,於上任道中病卒。文帝爲之深爲惋惜,特下詔悼念他。

歷史評價

陳壽評曰:“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諸郡,賦政於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基,迄終魏業,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鹹精達事機,威恩兼着,故能肅齊萬里,見述於後也。”(《三國志魏書十五劉司馬樑張溫賈傳》)

太祖語張遼、樂進等曰:“揚州刺史(溫恢)曉達軍事,動靜與共諮議。”

文帝詔曰:“恢有柱石之質,服事先帝,功勤明着。及爲朕執事,忠於王室,故授之以萬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三國志魏書十五溫恢傳》)

史書記載

三國志·溫恢傳

溫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爲涿郡太守,卒。恢年十五,送喪還歸鄉里,內足於財。恢曰:“世方亂,安以富爲?”一朝盡散,振施宗族。州里高之,比之郇越。舉孝廉,爲廩丘長,鄢陵、廣川令,彭城、魯相,所在見稱。入爲丞相主簿,出爲揚州刺史。太祖曰:“甚欲使卿在親近,顧以爲不如此州事大。故書雲:‘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得無當得蔣濟爲治中邪?”時濟見爲丹楊太守,乃遣濟還州。又語張遼、樂進等曰:“揚州刺史曉達軍事,動靜與共諮議。”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徵南方有變。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爲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詔書召潛及豫州刺史呂貢等,潛等緩之。恢密語潛曰:“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爲急會者,不欲驚動遠衆。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素知王意,後召前至,卿受其責矣!”潛受其言,置輜重,更爲輕裝速發,果被促令。遼等尋各見召,如恢所策。

文帝踐阼,以恢爲侍中,出爲魏郡太守。數年,遷涼州刺史,持節領護羌校尉。道病卒,時年四十五。詔曰:“恢有柱石之質,服事先帝,功勤明著。及爲朕執事,忠於王室,故授之以萬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賜恢子生爵關內侯。生早卒,爵絕。

恢卒後,汝南孟建爲涼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徵東將軍。魏略曰:建字公威,少與諸葛亮俱遊學。亮後出祁山,答司馬宣王書,使杜子緒宣意於公威也。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