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傳統文化 > 滿族“笊籬姑姑舞”蘊含着怎樣的習俗

滿族“笊籬姑姑舞”蘊含着怎樣的習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族的“笊籬姑姑舞”分單人舞、雙人舞和羣舞,表演者一人扮鄉村少女,一手持帕,一手持“笊籬姑姑”偶,掩面出場,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現了少女的活潑、熱情、勤勞和堅貞,數名少年歡躍圍繞,舞之蹈之,挑之逗之,情趣橫生,鮮活生動。 “笊籬姑姑”是由薄木板製作成人頭像,下有手持把柄,頭上糊白紙,描繪成俏女面孔,此即“笊籬姑姑”。

“笊籬姑姑”的故事源自滿族民間的傳說。據傳,鄉間有一美麗少女,勤勞而善良,聰明而純貞,倍受村民喜愛。在隨父打“年紙”(購置過年物品)的集市上,被鄰村惡霸財主見了,遂欲強佔爲姜,少女嚴詞拒絕。但財主賊心不死,即於元宵節時逼親而至,少女正持笊籬撈物,矢志不從,撞死家中。村民痛傷不已,爲懷念少女,每於正月十五日前祭之。另外,舊時及五十年代農村的秧歌隊中亦有一人扮老婦,手持一“笊籬姑姑”,又扭又浪,逗得觀衆哈哈歡笑。秧歌隊中的“傻柱子”貝刂於腰間掛一破笊籬頭子(柳條編的),並不糊紙畫像,丟當在腰際。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省舞蹈協會理事、撫順市羣衆藝術館副研究員、滿族舞蹈家欒榕年與新賓文化館館員、滿族音樂家宋瑛二人經過長期挖掘、整理,創作成了“笊籬姑姑舞”。十餘年來,這一具有濃郁滿族特色的舞蹈,不僅在省市獲得最高獎,並且推而廣之,爲東北各滿族聚居地區的廣大人民羣衆欣然接受和首肯,成爲滿族人民文化生活乃至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新鮮內容。

滿族“笊籬姑姑舞”蘊含着怎樣的習俗

滿族的“笊籬姑姑”舞源於滿族的民間傳說和舊時的滿族秧歌。傳說也好,秧歌也好,反映的都是“笊籬姑姑”。那麼,“笊籬姑姑”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它與民間的“請仙姑”習俗又是怎樣的關係呢?讓我們順着這條藤摸下去,探探它的根源吧。

在東北的元宵節習俗中,-有借元夕之日充實自己的民俗活動,如婦女們不僅做面燈卜旱澇,而且還“迎紫姑”、“問姑神”。筆者五六歲時,正月十三四,二位叔伯姐姐,那時都是十六七歲的大姑娘了。她們將年三十晚上煮餃子的柳條編的大笊籬頭上糊上白紙,畫上眼、眉、口、鼻、耳,塗上紅臉蛋、紅嘴脣,頭上粘一隻小花,這就是“笊籬姑姑”了,令我雙手擎着,帶我去房東頭(廁所所在)轉一圈,並在煙筒下站一站,不知她們口中哈叨些什麼,然後回到屋裏。

南炕上放着一張長方形的炕桌。我們上南炕後,讓我擎着“笊籬姑姑”,繞炕桌左爬三圈,右爬三圈。而後,讓我坐在炕桌南頭,面朝北舉着“笊籬姑姑”。“笊籬姑姑”亦面朝北,姐姐們開始數道說;“戴上花,披上彩,笊籬姑姑下山來。”“姑姑靈,姑姑靈,俺姐妹卜問什麼你可要答應。”於是,開始問卜, “笊籬姑姑”向前點頭,即爲答應,向後仰,即沒答應。在新中國成立前,農村青年婦女中這種“請仙姑”問卜活動是較爲普遍的。

東北農村還有一種“衝狀”和“律律”習俗,這種習俗至今仍在農村老年婦女中流行。有的小孩子被驚嚇了,媽媽往往舀一點水灑在孩子被驚嚇的地方,讓孩子站在旁邊,媽媽一手扶着孩子,下手沾一下灑了水的泥土,摸一下孩子身上,口中唸唸有詞: “不嚇,不嚇,跟媽在家。”沾下下,摸摸孩子的頭說:“摸摸毛,沒嚇着。”沾一下,摸孩子心口,說“摸摸心兒,魂兒上身兒。”沾一下,摸着孩子的腿,說: “摸摸腿兒,嚇不一會兒。”這樣重複幾遍,待孩子精神好了,安穩了,纔算完事。

滿族“笊籬姑姑舞”蘊含着怎樣的習俗 第2張

有時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打不起精神,媽媽們往往讓孩子躺在炕上,端來一碗清水,放在炕沿邊上,拿三隻竹筷子,方頭朝下,捏在一起成三角形在水碗中豎立,邊立邊叨唸說:“衝着誰了,快站住。讓孩子旺旺興興的,我給你燒紙。”這種類似“扶乩”的習俗被稱之爲“衝狀”。還有在水碗上平放一塊鏡子!鏡面朝上,取一隻紅皮雞蛋,大頭朝下,在鏡面上立雞蛋,邊立邊說:“衝着誰了;快讓孩子平平安安的,我給你燒紙。”這種“扶乩”叫做“律”,或稱之爲“律一律”。

“衝狀”也好,“律一律”也好,心裏想着衝着誰了,叨唸幾遍,筷子和雞蛋立的時間長了,平穩了,也就自然站住了,也就是衝着誰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