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小乘教法真的無法超度嗎?觀音菩薩爲什麼會這樣說?

小乘教法真的無法超度嗎?觀音菩薩爲什麼會這樣說?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出世跟隨菩提祖師學藝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玄奘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爲藍本,經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出明代百姓的社會生活狀況。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小乘教法究竟能不能超度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這部書,都是圍繞取經這條主線來寫的,唐太宗之所以安排唐僧去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經,是因爲觀音菩薩告訴他,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

唐太宗遊地府,碰到了枉死鬼攔路,雖然借陰間錢鈔暫時擺脫困擾,但人終有一死,遲早還會魂歸地府,這些枉死鬼轉不了世、投不了胎,遲早還會遇到。崔判官建議他做個水陸大會超度枉死鬼!

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本來已經選好了僧人,也開啓了水陸大會,但是觀音菩薩降臨告訴他這小乘教法根本無法超度。

小乘教法真的無法超度嗎?觀音菩薩爲什麼會這樣說?

小乘教法真的像觀音菩薩說的這樣嗎?其實並非如此!至少在《西遊記》中並不是這樣。

唐僧在未出國界之前,遇到了一個叫做劉伯欽的獵戶,這個人射死猛虎,救了唐僧的性命,還安排唐僧到家中住宿。而這一天呢正好趕上劉伯欽父親的週年,劉伯欽的母親請唐僧念念經,超度超度。作爲救命和留宿的答謝,唐僧也同意了,第二天便唸經超度,先後唸了《金剛經》、《觀音經》、《法華經》、《彌陀經》《孔雀經》。唸完之後,當天就有了效果。

我在陰司裏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聖僧,唸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託生去了。

這段是劉伯欽的父親託夢說的話,也就是說唐僧唸經超度管用了,小乘教法其實是能超度的。既然能超度,觀音菩薩爲何要貶低小乘教法呢?觀四象整理了相關資料,總結了兩點原因!

一、版本進化

唐僧到達雷音寺之後,共取走了一藏真經,(他並沒全部取走,每部只取了幾卷)剩下的兩藏屬於VIP,想看想取走,得付費!

小乘教法真的無法超度嗎?觀音菩薩爲什麼會這樣說? 第2張

取走的這一藏真經是從三十五部真經中各選了幾卷,其中有兩部和唐僧所誦唸經文同名:

一部是《金剛經》,一部是《法華經》他們在雷音寺各取走了一百卷。還有一部《大孔雀經》,二百二十卷;(因爲不太懂得佛法,不知道唐僧所念得《孔雀經》和大雷音寺取走的《大孔雀經》是不是相同或者類似,請知道的讀者請賜教一下哈!)

如果取走的經文和唐僧之前念過的經文完全一樣,那唐僧根本沒必要取走,既然沒退貨,說明這兩部應該是不太一樣。不過呢既然重名必有關聯。很可能是大乘在小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乘是對小乘的一個補充和再創新。

小乘教法能度人,但僅限於造孽小的,比如劉伯欽的父親,他不能轉世無非是身爲獵人,殺生太多。小乘的經文能消這些孽。

小乘教法真的無法超度嗎?觀音菩薩爲什麼會這樣說? 第3張

但是消除怨氣重的就困難了,比如這些枉死的,李世民在陰間碰到的都是誰呢?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衆王子、衆頭目!

這種怨恨,這種孽,小乘就很難消除的,當然大乘教法也未必能消,但是大乘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功能。叫做“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也就是說能解就解,解不了的能消,什麼是消,消就是消滅、消除的意思。

這就厲害多了,完全能解決唐太宗李世民的訴求!對李世民來說,誰能解決自己死後的安全問題,誰就是有用。

二、傳經的需要

觀音菩薩這麼說完全是拓展市場的需要,只有人們有需求才有市場,傳經才能活起來。

小乘教法真的無法超度嗎?觀音菩薩爲什麼會這樣說? 第4張

如來佛祖說: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事實上兩地情況和如來佛祖說的完全不一樣,南贍部洲也就是大唐國境幾乎沒有妖怪,唯一出現的妖怪寅將軍、熊山君和特出仕也都是邊境地區,也不怎麼敢明目張膽出來吃人。而西牛賀洲幾乎處處有妖怪,就連朝堂之上都有妖怪作惡。有妖怪必然有吃人的情況發生,甚至有整國的國民被吃掉!根本談不上什麼不貪不殺。就連天竺國境金平府慈雲寺的和尚都想來世託生到大唐:

那和尚合掌道:“我這裏向善的人,看經唸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託生。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從民間傳教會非常的難,很難打開南贍部洲的市場,只有讓統治者支持並自上而下傳播纔能有更好的發展。

讓統治者接受,與其傳教不如恐嚇,果然這一嚇,李世民立馬叫停了小乘教性質的水陸大會,先取經!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