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楊載《到京師》:稱得上是元代“宗唐 ”風氣中成功的作品

楊載《到京師》:稱得上是元代“宗唐 ”風氣中成功的作品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載(1271—1323年9月15日)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元代中期著名詩人,與虞集、範梈、揭傒斯齊名,並稱爲“元詩四大家”。延祐二年進士,授承務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楊載文名頗大,文章以氣爲主,詩作含蓄,頗有新的意境。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楊載的《到京師》,一起來看看吧!

楊載《到京師》:稱得上是元代“宗唐 ”風氣中成功的作品

到京師

楊載〔元代〕

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

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

“詩家清早在新春。”北方的冬天,寒冷而漫長。在嚴冬方盡,餘寒猶厲的時候,突然感覺到春天來臨的消息,哪怕只是一點新綠,一聲鳥啼,那種驚喜之情是自不待言的。楊載的這首絕句,正是久冬逢春之時欣喜心情的表露。

“城雪初消薺菜生”點出地點和時令。“城”這裏指元代京城大都,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在中國古代封建士子們的眼裏,京城往往負載着他們的政治希望,仕途的沉浮榮辱往往決定於停駐京師或是離開京師。因此這個地點的深層意蘊決不能輕易忽略。“初消”指雪剛剛消完,或許還有一些殘留。但嚴寒再也不能籠罩大地了。不是嗎?幾處叢生的薺菜已經衝破開始酥鬆的凍土,嶄露出勃勃的生機。可能它還很微弱,但在滿目蕭瑟的初春之際,任何一點新綠都是生命勃發的象徵,都蘊含着無盡的希望。所以這個細節也不能忽略。

楊載《到京師》:稱得上是元代“宗唐 ”風氣中成功的作品 第2張

“角門深巷少人行”以環境的寂靜落寞,說明詩人境況的冷落。“角門”指偏門,是詩人到達京師後的寓所之門。“深巷”指偏僻的小巷。有元一代,儒士的地位、出路和境遇始終是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在起用儒士爲官的問題上存在着民族歧視,以及與此有關的權力分配的不平等;元代的科舉又時行時廢,科舉制度本身又有諸多不利於漢族士子的規定。因此,漢族士子進仕的機會非常有限。楊載自幼博覽羣書,期待“應有聲名達帝前”,但直到四十多歲才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故而初到京師,門前冷落,大有“貧在鬧市無人問”之慨。

然而,就在這寂寞寥落的偏僻小巷裏,突然“柳梢聽得黃鸝語”,一聲清脆的鳥鳴,從柳梢枝頭傳了下來,打破了所有沉寂。黃鸝本無情,此時卻有語。這與其說是黃鸝的鳴叫,倒不如說是詩人發自內心深處的一聲歡呼:儘管自己仕途艱難,但現在不是已經奉詔進京了嗎?希望就在眼前!“此是春來第一聲”把詩人心中那驚喜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到處鶯歌燕舞”固然更爲繁華熱鬧,但已經沒有“春來第一聲”的新鮮感了。唐代詩人韓愈《春雪》詩中“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兩句,形象地刻畫了剛剛感覺到春天來臨之前的心理狀態。些微淡淡的綠芽,就使人又驚又喜,何況第一聲鳥鳴呢!更何況是善解人意的黃鸝呢。唱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一聲歡呼呢!

楊載所著《詩法家數》一書,曾提到寫景要“景中含意”。本詩所設之景,無一不是詩人內心情感的流露,的確達到了“景中含意”。“景中含意”也就是情景交融。這首絕句淡淡寫來,似乎毫不經意,但興象自然,意境優美,深得唐人三味,稱得上是元代“宗唐 ”風氣中成功的作品。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