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晏嬰:司馬遷願爲之執鞭的春秋名相

晏嬰:司馬遷願爲之執鞭的春秋名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晏嬰(?—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山東高密人,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晏嬰曾輔佐齊國的三個君主,那就是靈公、莊公和景公,而在齊景公時期最長。他的言行常給人以教益,千百年來爲之傳誦。

忠於君主,正直爲人

齊莊公是一個比較昏庸的君主,開始時有一段時間對晏子的意見還能接受,因而常賜給他官爵和食邑。後來他越來越不信任晏子,在這情況下,晏子交回了官爵與食邑,退出了朝廷。

晏子離開朝廷時,坐在車子上發出過一聲長嘆,接着又會心地笑了。他的馭手很是納悶兒,就問道:“先生爲什麼又嘆氣又發笑呢?”晏子解釋說:“我嘆氣是可憐我們這位國君,他終究會遭到災禍的,我發笑是高興我會避免這場災禍!”

過了些時日,齊莊公越來越胡作非爲,他竟與掌握實力的大臣崔武子的妻子有着不正當的關係,因而崔武子設計在家裏殺死了齊莊公。

晏嬰:司馬遷願爲之執鞭的春秋名相

據《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記載,晏子聽到消息後,就趕到了現場,他站在崔武子的門外。隨從問他:“是要爲君主殉死嗎?”晏子說:“難道是我一個人的君主嗎?我去死?”手下人又問道:“那就逃亡嗎?”晏子反問道:“難道是我的罪過?爲什麼要逃亡呢?”

接着他講了一番道理:“君主如果是爲國家而死,那我們臣下就爲君主而殉死;君主若是爲國家而逃亡,那麼作臣子的也該逃亡。現在不是這樣呀,我怎麼殉死和逃亡呢!”

說完,晏子勇敢地走了進去,他頭枕在齊莊公的屍體上號啕大哭,極盡哀傷,然後站起來,跺了幾下腳,就走出去了。有人對崔武子說:“乾脆殺了他吧!”崔武子卻搖了搖頭說:“他是人民尊敬的,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晏嬰:司馬遷願爲之執鞭的春秋名相 第2張

殺死齊莊公後,崔武子便和另一個大貴族慶封擁立齊莊公的異母兄弟杵臼爲國君,這就是齊景公。爲了鞏固權勢,他們用武力把滿朝文武驅趕到太公廟裏,威逼大家歃血盟誓以效忠他們。稍有異議,即被處死。已經殺了7個人,氣氛十分緊張。

輪到晏嬰了,他義憤填膺地發誓說:“我只忠於君主和國家。凡爲虎作倀者都不會有好下場!”崔武子非常生氣,他用劍頂着晏嬰的胸膛,命令他重新發誓。

一個心腹悄悄地對崔武子說:“別幹糊塗事呀!您殺莊公,是因爲他無道,國人反應不大;若是殺了有名的晏嬰,可就麻煩了。”崔武子只好釋放了晏子。

由此可見,晏子不僅有一定的預見,而且絕不愚忠,他要看國君是爲自己還是爲國家來決定自己的態度,他既勇敢、正直,而且又很理智。

《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春秋時代齊國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蹟的書,書中很多篇幅記載了晏子對國君的進諫,他對國君的錯誤行爲,總是提出自己的意見。有時犯顏直諫,坦誠批評;有時又幽默詼諧,委婉規勸,他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得失,從不隨聲附和國君的意見。

晏子對此有着明確的看法。《左傳·昭公二十年》和《晏子春秋·外篇第七》都記載了這樣的事:有一次,齊景公外出打獵後,和晏子在一起談話。這時樑丘據也驅車來了。

看着心腹之臣樑丘據的車馬,齊景公感慨地對晏子說:“我手下的人不少,可是隻有樑丘據與我才很配合,才和諧啊!”

晏子一聽,搖了搖頭說:“大王,您和樑丘據只是相同而已,哪說得上和諧呢?”

晏嬰:司馬遷願爲之執鞭的春秋名相 第3張

齊景公很不理解地問道:“‘和’與‘同’難道不一樣麼?”

晏子肯定地說:“當然不一樣呀!‘和’就好比是做羹湯,用水、醋、醬、鹽、梅來煮,烹調魚和肉,去掉魚肉的腥味,使味道鮮美。五味調和,喝了以後,就非常舒坦。這又如同演奏音樂一樣,由各種聲音組成,那音調、節奏、清濁、剛柔等互相配合,非常優美,聽了以後,使人舒暢,這纔是和諧,叫做和啊!”

接着晏子話鋒一轉,說道:“君臣之間也一樣:國君認爲可行,而其中有不可行的部分,作爲臣子,指出那不可行的,而促成那可行的;國君認爲不可行,而其中卻有可行的部分,那麼臣下進言,指出那可行的部分,捨棄那不可行的部分。這樣,纔可以做到君臣同心,政通人和。到了這個地步才叫做‘和’啊!現在樑丘據可不是這樣。您說可以,他也說可以;您說不行,他也跟着說不行。這就好比是做羹湯,只是在水裏再加水,誰還願意喝呢?這就如同用琴瑟演奏音樂,老是發出同一個音調,誰還願意聽呢?所以這只是‘同’而已,根本談不上‘和’啊!”一席話,說得齊景公無言以對。

晏子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和”與“同”表面看沒什麼差別,而實質上卻大不一樣。

正因爲晏子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所以他能正確地處理君臣關係,他絕不因爲君主的地位而違心去奉承他,他耿直做人,總是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與獨到的見解。

以民爲本,關注民生

在晏子治國理政中有一個特點,就是主張以民爲本,關注民生。他主張薄賦斂、罷徭役,以減輕人民負擔;他主張減省刑罰,反對殺戮無辜。他總是勸告齊景公要重視人民,關心民衆。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也是有着進步意義的。

有一次,齊景公問晏子:“讓人民富裕安定,很困難嗎?”

晏子回答說:‘說來也容易。君主節制私慾,人民就會富裕;公正地處理訴訟,人民就會安定,做好這兩件事就夠了。”

還有一次齊景公問晏子:“謀劃以後,要讓事情一定實現;想做的事,一定要讓它做成。有什麼辦法嗎?”

晏子回答說:“謀度於義者必得,事因於民者必成。”這意思是,謀劃的事要合符道義,那就能實現;做事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就能做成。晏子的這些話都強調要重視人民。

有一年齊國連下大雨17天,洪災嚴重。然而齊景公依然飲酒作樂,而且“日夜相繼”。晏子多次奏請救災,卻被齊景公拒絕了。晏子就只好將自己家裏的糧食分給災民,把車馬、器物放到路旁供災民使用。又再次去見齊景公,提出意見,齊景公只得下令,開倉救濟災民。

有一次,齊國下了三天的雪一直沒有放晴,齊景公穿着狐狸皮製的大衣,在觀賞着雪景。晏子到了後,齊景公對晏子說:“真奇怪呀,大雪三天,怎麼不太冷呢?”

晏子看了一眼齊景公說:“真不冷嗎?”接着他很嚴肅地說:“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晏子就借這機會,告誡國君:你自己吃飽了,穿暖了,安逸了,還要想到有人在捱餓,有人在受凍,有人在勞苦,要設身處地想到那些窮困的人。

據《左傳·昭公三年》記載,有一次,齊景公因晏子的住宅靠近集市,嘈雜喧鬧,要給他換一處環境幽靜的住所,沒想到卻被晏子謝絕了。晏子解釋說:“我繼承祖業住在這裏就已經過分了,哪還要再換房子呢?況且住得靠近市場,也能得到一些消息。”

齊景公笑了笑說:“是呀,您家靠近市場,該知道物價的貴賤吧?”晏子說:“那當然知道呀,現在是踊貴而履賤。”這裏“踊”是假腿、假腳那一類東西。“履”是鞋子。意思是假肢、假腳很貴,而鞋子就便宜。因爲當時齊景公濫用刑罰,動輒就砍掉犯人的腳或腿,這樣受刑的人就只得裝上假腳或假肢,因而市場上“踊”的價格暴漲。齊景公聽了,明白了晏子的意思,從此減輕了刑罰。可見晏子利用一切機會向齊景公進言,勸他省刑罰。也因爲這事後來就形成了“踊貴履賤”的典故。

晏嬰:司馬遷願爲之執鞭的春秋名相 第4張

齊景公貪圖享受,常常大興土木。有一個時期,齊景公修築正寢臺,三年沒有停止;接着又修建大的宮室,兩年也沒有完成;沒多久又開始修築通往鄒地的馳道。齊景公這種無休止的興建工程,費力費錢,民不堪命。晏子便進諫說:“百姓太勞累了,您也該停止些徭役啊!”齊景公回答說:“等修完了馳道再停止吧!”

晏子搖了搖頭,說道:“君主把百姓的財產都搞盡了,自己最終也得不到利益; 把人民弄得精疲力竭,自己最終也得不到快樂呀。”他舉從前楚靈王不愛惜民力而遭到人民反對的事例作證,勸告齊景公趕快停止這些徭役。齊景公最終接受了。

正是晏子的規勸與努力,使齊景公在享樂上有所收斂,使齊國百姓的負擔有所減輕,使齊景公沒有成爲過於昏庸的君主。

廉潔從政,自奉儉約

晏子雖身居高位,但一直提倡廉潔,因此對齊景公的奢糜享樂極爲不滿,多次犯顏直諫或者藉機規勸。據《左傳·昭公十年》和《晏子春秋》記載,齊國統治集團中有欒氏、高氏與田氏和鮑氏幾個大貴族,有着尖銳的矛盾。欒氏與高氏想要驅逐田氏與鮑氏。這兩大集團都想要找晏子,晏子都予以拒絕。

後來田氏與鮑氏勝利了,欒氏與高氏只得逃往外國。就在這時,勝利的田氏打算分掉逃走後那兩家族的財產。就在這時,晏子卻出來制止,說這不符合制度,你一定要把對方的財產交給君主。他對田氏的田桓子明確地說:“且嬰聞之,廉者,政之本也;讓者,德之主也。欒、高不讓,以至此禍,可毋慎乎!”這意思是:我晏嬰聽說過,廉潔是政治的根本,謙讓是道德的主體。欒氏、高氏不謙讓,因而遭到了這樣的禍患,難道可以不慎重麼!可見,晏子對廉潔的重視,他把廉潔看作政治的根本。

晏子不僅從思想上重視,而且在自己的生活中一直注意節儉。據《史記·管晏列傳》中載:“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這意思是說晏子生活節儉,而且身體力行,在齊國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做了齊國的宰相,自己吃飯沒有兩樣以上的肉食,妻妾不穿絲綢的衣服。以晏子的地位與身份,做到這樣這確實很不容易,在當時官場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有一次,晏子在吃飯,齊景公派人來找他。晏子便留下來人一起吃。由於飯不夠,結果兩人都沒有吃飽。來人回去後,把情況說了說,齊景公很是驚訝。於是立即派人給晏子送去了一筆錢表示慰問。沒料到晏子卻辭謝了。齊景公又派人送去了兩次、三次,但晏子一直堅辭不受。

齊景公爲此召見了晏子,對他說:“從前,我祖先桓公曾賜給管仲很多的土地、財物,他都接受了;現在,我送給你的,怎麼就不接受呢?”

晏子誠懇地解釋說:“我聽說過一句古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據我琢磨,管仲自然是賢人,是智者,而他接受封賞,可能就是那千慮之一失呀,我雖愚鈍,也可能是那千慮之一得啊!”齊景公聽了後,就沒有再勉強他。

還有一次,齊景公的寵臣樑丘據去見晏子,正巧晏子在吃午飯,他親眼看見餐桌上肉食很少,回去後,就把情況反映給了齊景公。第二天,景公就劃出了一塊土地要封賞給晏子,晏子又是一再地謝絕。晏子坦誠地對齊景公說:“人有了錢而不驕傲的是很少有的,貧窮而不怨恨的也是很難的。我能夠在貧困的情況下而不怨恨,是因爲我以貧爲師啊!您賞給我土地,就是把這老師看得太輕,而把封賞看得太重,是沒有好處的,請允許我不接受您的封賞。”

曾經擁有實權的大貴族慶封逃亡國外,齊景公就把慶封的封地分給大臣們,晏子分得了北殿邊上60個邑,可是晏子卻一再辭謝。有位大夫對晏子說:“富足是人們都盼望的,您爲什麼偏偏要拒絕呢?”晏子又講了一番道理,最後說道:“利過則爲敗,吾不敢貪多,所謂幅也。”意思是說,利益超過了規定,就會因此遭到禍害,我不敢貪多求得利益,這就是所說的遵守規定。

多謀善斷,智慧超羣

晏子還是一個極爲聰明,善於辭令,巧於應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有時以機智、詼諧的言辭,有時以戲劇性的行爲,辦成了一些很難辦的事情。

有一個“二桃殺三士”的典故,充分體現了晏子的智慧。

齊景公時,有三位勇士叫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捷,他們有的救過齊景公,有的率師征服他國,開拓過疆土,都是很有功勞之人。他們結爲兄弟,自號爲“齊邦三傑”。齊景公對他們曾有過很高的獎賞。他們榮譽多了,人也就變了。三人仗着有功勞,有勇力因而驕橫無禮,逐漸成爲了國家安定的隱患。晏子對此非常憂慮,想除掉他們,又擔心景公不允許,反而會結怨。有一天,魯國與齊國有外交活動,齊景公宴請魯昭公。酒至半酣時,晏子奏請齊景公後,取來金桃爲兩國結盟祝賀。園吏送來六個新鮮的金桃,“其大如碗,其赤如炭,香氣撲鼻”。依照禮法,齊魯兩國君主各享用一個,雙方的相國各用一個,盤中還剩下兩個。晏子奏請賞給功勞大的人,於是就賞給了這“齊邦三傑”。公孫捷和古冶子因救主之功而自薦,晏子肯定了他們的功勞,將兩個桃賜給了他們。田開疆不服,也因功自薦。晏子評定田開疆功勞最大,但桃已賜完,只好等到來年再獎賞。田開疆認爲自己功勞最大而沒受賞是一種恥辱,於是衝動起來,揮劍自殺。古冶子和公孫捷也衝動起來,感到愧疚,也自殺身亡。晏子憑着智慧就用兩個桃子消除了齊國的隱患。

晏嬰:司馬遷願爲之執鞭的春秋名相 第5張

晏子還是一個著名的外交家,他多次出使晉、楚、吳、魯等國,總能機智地應對。最著名的就是出使楚國。楚王針對晏子身材矮小,想侮辱他。當要進人楚國都城時,守城的官員不讓晏子從大門進入,而讓他從一個小門進入。晏子詼諧地說:“出使狗國才能從這種狗洞進,我該從哪裏進呢?”楚王無奈,只好讓人打開大門,迎接外賓。

又有一次,楚王接見晏子時,故意問道:“你們齊國真是沒有人嗎?”

晏子一聽,就反擊道:在我們都城臨淄,人多得很!“張袂成蔭,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謂無人?”楚王聽完,故作驚訝地說:“既然齊國這麼多人,那怎麼選派您這樣的(矮個子)人來我們國家呢?”

晏子回答說:“我們齊國派人的原則是:對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的人去;對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的人去。我是最不中用的人,所以就只好派到貴國了。”

楚王宴請晏子,當宴會進入高潮時,突然讓幾個武士押着一個被捆綁的人從主賓席前經過。楚王故意大聲地問:“這人是幹什麼的呀?”

武士響亮地回答說:“這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罪!”

楚王注視着晏子說:“齊國人真是善於偷盜麼?”話音剛落,滿座官員都哈哈大笑。

晏子馬上站起來,嚴肅說道:“我聽說橘子生在淮南就是橘子,生在準北就成了枳子,葉子相似,味道卻不相同,原因就是水土不同呀。這人在齊國不偷盜,而在楚國就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人偷盜麼!”楚王聽完,十分尷尬,他的算計又落空了。

面對楚王蓄意的戲弄與侮辱,晏嬰卻不惱不怒。他從容應對,妙語連珠。你取笑我身材矮小,我回敬的是我出使的國家太差;你誣衊齊人善於偷盜,我用橘樹變枳樹的事實來說明是你楚國的影響。態度上針鋒相對,寸步不讓;語言上幽默詼諧,輕鬆活潑。晏子的機智善辯,很好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晏子不僅在辭令上決不讓對方得逞,而且在行動上也能隨機應變。

有一年晉國想進攻齊國。爲了探清情況,派了大夫範昭出使齊國。在齊國歡迎範昭的宴會上,範昭藉着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把您的酒杯給我喝杯酒吧!”景公讓侍者把酒杯遞給客人。範昭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就在這時,晏嬰對侍者呵斥道“扔掉這個酒杯,爲主公再換一個”。因爲按禮節,君臣應該各自用自己的酒杯。範昭用齊景公的酒杯喝酒顯然是對齊景公的不尊重,目的在於試探齊國有沒有反應。而這一陰謀卻被晏子識破了。範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了情況,認爲齊國有晏嬰這樣的賢臣,進攻齊國,沒有勝利的把握,因而使晉平公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

孔子聽說後,稱讚晏子說:這真是“不出樽俎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啊!晏子就是這樣敢於揭穿對方的陰謀,維護了國家的尊嚴與利益。成語“折衝樽俎”就是由此而來的。

綜觀晏子的一生,確實是一位賢能的宰相。無怪乎西漢的司馬遷在《管晏列傳》的結尾中由衷地感慨道:“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爲之執鞭,所忻慕焉。”意思是說,假如晏子還在世,我就是拿着鞭子爲他趕車也是心甘情願啊!可見司馬遷對晏子真是無比的尊崇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