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匈奴問題的解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事情是這樣的,王莽篡漢以後,把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從“王”爵降爲“候”爵,此外還收回匈奴單于的璽印,把“匈奴單于璽”改爲“新匈奴單于璽”。當時他針對這些屬國搞了一系列的改變,所以這些屬國就不滿意王莽的新朝,公開表示拒絕臣服於新朝。

在這一樣一種背景下,王莽在篡漢以後的第二年發動了針對匈奴的戰爭,以彰顯新朝的國威。

更名匈奴單于曰“降奴服於。”莽曰:“降奴服於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條,侵犯西域,延及邊垂,爲元元害,罪當夷滅。命遣立國將軍孫建等凡十二將,十道並出,共行皇天之威……討穢將軍嚴尤出漁陽,奮武將軍王駿、定胡將軍王晏出張掖,及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萬人……天下騷動——《漢書·王莽傳》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大家可以看到,當時嚴尤是以討穢將軍的名義出兵出漁陽,此外還有其它分兵前進的將軍。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呢,嚴尤認爲不應該發動針對匈奴的戰爭,所以就向王莽上了一道奏章陳述出兵匈奴的種種弊端。

臣聞匈奴爲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徵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徵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

那麼先來看看嚴尤是怎麼分析周漢秦三代針對匈奴的政策的?

①周代

當週宣王時,獫允內侵,至於涇陽,命將徵之,盡境而還。其視戎狄之侵,譬猶蚊虻之螫,驅之而已。故天下稱明,是爲中策。

嚴尤認爲周朝針對匈奴只是採取“驅而不打”的策略,就像驅趕蒼蠅一樣,把它趕走就行了。沒有必要大費周章,興師動衆的去打擊匈奴,所以他認爲這是中策。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第2張

其實不難理解,因爲在經過漢武帝窮兵黜武的發動打擊匈奴的戰爭以後,雖然匈奴是被趕跑了,但是一直沒有被打服。表面上看匈奴是臣服於漢朝的,但在某些時候他們往往都會背叛朝廷,但是你不能一背叛就發動戰爭,這對於自己國家的消耗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嚴尤覺得中策就是“驅而不打”,如果他來侵擾邊境,把他趕跑就行。其實這屬於一種“重防守,輕進攻”的思想,也就是說我守住自己的邊境就可以了,匈奴來了把它趕跑就行。這樣一來,自己的損失也最小。

②秦代

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爲無策。

其實嚴尤的這種說法是極爲矛盾的,像秦始皇爲了把匈奴攔在外邊,就修了軍事設施“萬里長城”,雖然說並沒有什麼卵用,遊牧民族該來還是會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萬里長城還是對阻攔北方匈奴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既然秦始皇也算是“重防守,輕進攻”的策略,你看他修長城,還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其手段遠比周朝要高明。但嚴尤卻認爲這是無策,顯然是一種比較矛盾的說法。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第3張

其原因在於,嚴尤認爲修建萬里長城耗費了太多民力,結果還沒有把匈奴擋在外邊,最重要的是因爲修建萬里長城,搞的國內民怨沸騰,最後起義不斷,把自己的帝國都葬送了。所以嚴尤說這是無策,其實就是批評秦始皇修了等於沒修,還把自己折騰死了。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去看,萬里長城在歷代取得的效果確實不佳,並沒有有效的擋住匈奴和其它遊牧民族。倘若說五胡亂華是因爲漢朝時期大量遊牧民族內遷導致的結果,那麼像明朝時、宋朝時蒙古人和女真人照樣還不是越過長城滅亡了中原朝廷。

在這一點我倒是比較認同嚴尤的分析,長城的作用確實沒有那麼大。

③漢代

漢武帝選將練兵,約賁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爲下策。

對於漢武帝打擊匈奴的行爲,嚴尤認爲他窮兵黜武,使得戰爭持續長達三十年,耗盡國力,雖然收穫了成果,但是自己也損失不小。其實不難發現嚴尤有一個重要的分析原則,那就是不能讓自己受到損失。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第4張

它之所以認爲周代還算中策,就是因爲周代“驅而不打”,趕走了敵人,而自己相對損失最小,對國內民衆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而像秦始皇和漢武帝都調動大量的軍隊、民夫去修建長城,深入漠北打擊匈奴。

結果一算下來,自己的損失比匈奴還大,整個國家都被掏空了。這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但只要想想經過漢武帝這麼一打擊,漢朝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面臨來自匈奴的威脅,從長遠來看,這無疑是利大於弊的。

其實當時嚴尤之所以會向王莽這麼建立,是因爲國內剛好發生了饑荒,而王莽在這個時候還要發兵三十萬長途跋涉去攻打匈奴,完全沒有必要,人家只是拒絕臣服你,又不是帶着軍隊要來亡你的國。你自己搞的這麼興師動衆幹什麼,而且在那樣一種非常時期,發動一支三十萬人的軍隊,可想而知將給國家帶來多麼巨大的負擔。

所以他當時就提出了打擊匈奴的五大難題,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糧食,當時嚴尤身處的社會正處於饑荒之中,再來搞這麼一場戰爭,這不是要拖垮自己嗎?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第5張

①今天下遭陽九之厄,比年饑饉,西北邊猶甚。發三十萬衆,具三百日糧,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後乃備。計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師老械弊,勢不可用,此一難也;②邊既空虛,不能奉軍糧,內調郡國,不相及屬,此二難也;③計一人三百日食,用糒十八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當自齎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滷,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餘糧尚多,人不能負,此三難也;④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齎釜鍑薪炭,重不可勝,食糒飲水,以歷四時,師有疾疫之憂,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力不能,此四難也;⑤輜重自隨,則輕銳者少,不得疾行,虜徐遁逃,勢不能及,幸而逢虜,又累輜重,如遇險阻,銜尾相隨,虜要遮前後,危殆不測,此五難也;

當然嚴尤也不是完全反對這場戰爭,但是他建議速戰速決,用“閃電戰”的方式迅速擊潰匈奴,力求自己不能過長的陷入戰爭泥潭裏。

今既發兵,宜縱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擊,且以創艾胡虜。

但是王莽最終沒聽,依然發動了這場戰爭,結果搞的怨聲載道。

周漢秦三代是怎麼對待匈奴問題的?爲什麼漢朝的政策只能算下策? 第6張

其實如果按照嚴尤的這個思路,針對匈奴的上策無疑就是“和親”,唐太宗時期,松贊干布要求和唐朝和親,最開始唐太宗沒有同意。結果這個松贊干布發兵一直打到鬆州(今四川松潘),唐太宗雖然派兵擊敗了松贊干布的先頭部隊。

但是也不願長期和松贊干布對峙,因此同意和親,於是一個文成公主就解決了雙方之間的矛盾,算是短暫開啓了雙方之間一個友好的時期,如果不是安史之亂的話,吐蕃也不會趁機渾水摸魚了。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和親也需要建立在雙方實力的一個平衡之上,畢竟像面對高句麗,中央朝廷從來沒有和親過。因此只能說嚴尤的建議是基於當時國家遭受自然災害,民衆流離失所的背景下,希望王莽不要發動這種耗費國力的大型戰爭。

其實這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但是他評論周朝爲中策和漢朝下策我倒是不認同,因爲別忘了西周直接被犬戎攻破鎬京,接着亡國。當然了,從另一方面說,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能降服敵人,這肯定是上策,但這種事情恐怕很難發生。

所以就現實來看,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手段都算中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