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朝貢制度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天下,是漢民族對宇宙的專有概念,從字面上的理解是“普天之下”。大一統原指在周朝統治時,天下諸侯皆奉周天子爲尊,隨着時代的變更,後世指封建王朝統治天下。

朝貢制度,就是指中原地區的天子是部落與外藩的共主,天子在國家中央進行直接強有力的行政管理,對直屬的地區則冊封藩王,達到拱衛中央的政治目的,中央與外藩相互保衛,由此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天下”觀念。

朝貢制度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朝拜和進貢,是兩個國家之間尋求政治依靠的禮節性外交活動,小國通過朝貢制度換取大國政治上的認同,大國則可以擴張版圖,實現天下一統。

爲完成“大一統”政治局面,朝貢制度應運而生

秦漢在建立了中央集權王朝之後,將先秦諸子“君權至上”、“天下一統”的思想得以貫徹繼承,吸收儒家文化中“天下”觀念相關思想,除郡縣制之外的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朝貢制度,之後將朝貢制度延伸至周邊國家。

後世封建王朝繼承這一體系,朝貢制度成爲構建以中國爲中心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份。後世通常採用多種說法來表示朝貢制度,例如“華夷秩序”、“天朝禮治體系”等。

朝貢制度有兩個類別,分別是邊疆朝貢制度和鄰國朝貢制度。鄰國朝貢制度已經被納入建構國際和平秩序之中,秦漢以來,中原王朝爲了建立、維護中原與邊疆民族的政治隸屬關係,進行大量的貿易活動和政治交往活動。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邊疆朝貢的範圍大概是郡縣之外,或者是中原王朝在地方州縣設置的羈縻建置之中,兩者比例隨着王朝的更替而有着不同的變化,“羈縻建置”是指以不觸動少數民族原有社會組織和文化風俗爲前提設立建置。

朝貢制度最早可以在先秦時期的“天下觀”和“服事制”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華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在此期間,“華夷之辨”的華夷觀念逐漸確立,“大一統”政治觀念由此形成。

古人認爲天子是天下的主人,天子猶如人之心臟,各部分皆拱衛中央。於是在“華夷有序”的原則下,出現了“服事制”和“天下觀”。

服事制度雖然是規定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不服從服事制度的諸侯國,對於不遵從服事制度的王侯,周王室並非聽之任之。

戎狄要對周王室服事,如果戎狄不貢、不王,那麼動用“攻伐之兵”。這個服事制度成爲當時人民的政治理想模式,雖然服事制度在當時並未實行,但卻給秦漢兩朝的朝貢制度提供思想借鑑。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第2張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圍繞“天下歸一”這一話題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孟子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秦漢王朝建立後,雖然在中心地區,疆域實現了統一,但是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大一統”政治局面並沒有形成,爲了完成這一政治目標,朝貢制度誕生了,儒家倡導的“天下觀”和“大一統”成爲朝貢制度的核心和理論源泉。

各王朝實行朝貢制度的具體措施不同,邊疆朝貢制度有兩大核心思想:“華夷之辯”和“同服不同制”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來,各王朝秉承“大一統”政治觀念,努力維護邊疆朝貢制度,盛唐時期被譽爲“八方來朝”、“萬國之邦”。在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分裂時期,各個王朝中努力重建朝貢制度,朝貢制度成爲天下一統的重要標誌。

元滅明興,但在蒙古,元朝的殘餘勢力仍然根深蒂固。所以明朝始終沒有在蒙古建立強有力蒙古政權,這時明朝加強了對邊疆朝貢制度的鞏固。對於東北女真族、西南土司等朝貢活動都做了詳細明確的規定。

“華夷之辨”思想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西周時期,周禮盛行。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在這種局勢下,諸子百家針對“華夷之辯”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第3張

公羊學派主張:西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術被大多數文人所接受,文人大量著書,藉助著書抒發自己的政治思想。《公羊傳》、《左傳》、《穀梁傳》成爲春秋三傳。

於是學習《公羊傳》的儒士日益增多,逐漸形成公羊學派。公羊學派認爲“內諸夏而外夷狄”,所謂“天下”有“諸夏”和“夷狄”王朝應立於中原,君王應垂拱而治。

漢族傳統的“夷夏觀”針對少數民族,無論是漢族,唐朝皆言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 戎狄志態, 不與華同”

嚴格遵循“華夷有別”、“華貴夷賤”的傳統華夏觀,但是不主張與外族人爲敵,而是應該和諧相處。天子居中,對華夏和夷狄進行統治,實行內外服制度,認爲華夷貴賤不同,但都是天子的臣民。

“同服不同制”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因爲夷狄處於偏遠地區,所以制度不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民族分佈格局基本形成,開始構建邊疆朝貢制度。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第4張

在先秦史籍中記載就有“五服制”、“六服制”、“九服制”服事制度的具體描述。當邊疆和中原都政治穩定時,則廢除朝貢制度,設置機構直接管轄。

在歷代王朝中,當中央薄弱,不得已藉助地方力量時,華夏人還是保持着華夏觀,無論是什麼時候,“同服不同制”都貫穿於中國封建王朝。

服事制度是“同服不同制”原則的具體表現,華夷貴賤地位不同,在服飾、禮儀方面使用也有區別。

朝貢制度遵循儒家思想帶有強烈的道德化特徵

古代封建王朝在維持朝貢制度的過程中,在儒家政治思想的影響下,將“修德懷柔遠夷”作爲原則,這從側面上表現出道德化特徵,“厚往薄來”與“修德懷柔遠夷”又與王朝的政治目的“守在四夷”息息相關。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的道德觀一直影響朝貢制度。孔子主張實行“仁政”、“克己復禮”與“有教無類”孔子言: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儒家認爲“重義輕利”爲美德。通過“厚往薄來”招徠四夷最終實現“守在四夷”政治大一統局面的政治目的。

在邊疆朝貢制度確立後,漢族王朝對朝貢國家進行各種賞賜,史書記載:錫之以衣冠印綬,振之以繒絮菽粟,因以弭兵息役,開疆擴土。

西漢淮南王劉安提出“恩威並行”但漢武帝並不認同這種方式,強調要出兵征討。但是恩威並行給後世的朝貢制度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晉武帝利用恩威並行,對朝貢國家實行積極的安撫政策,同時不放鬆警惕、加強管理。

並且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王朝開始授予封號與軍官號,唐朝版圖擴大,在邊疆設置羈縻府州,按照官職進行賞賜。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第5張

唐朝多位皇帝對邊疆大肆封賞,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此後兩百年間,唐朝皇帝都對吐蕃首領冊命,唐中宗也曾將自己的養女金城公主嫁給外邦,以示友好。

唐玄宗封契丹酋王李過折爲北平郡王。安史之亂時,回屹葉護因出兵有功被皇帝封爲忠義王,大肆封賞。回紇也"屢遣使以馬和市繒帛,仍歲來市,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動至數萬馬"。

在遼金元王朝統治期間,因爲起兵地在東北,所以邊疆朝貢制度在東北日漸結束。但是明朝是漢族王朝,明朝並沒有放棄將東北納入邊疆朝貢體系之中,繼承了“華夏之辨”的思想。

明朝被認爲是是中國曆代王朝之中邊疆朝貢制度最爲完善的一個王朝。

在元朝的基礎上,加強漢爲少數民族的交流,同時認爲

"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恢復唐朝建立的羈縻建置朝貢體系,“厚往薄來”的交流方式、開通經濟貿易吸引了周邊國家。

“厚往薄來”起源於

“中國之待夷狄,來則嘉其慕義,而接之以禮,不計其物之厚薄也,若必責其厚薄,則虜性易離而或以啓釁,非聖朝懷遠人,厚往薄來之意”。

明太祖時期曾因海盜,實行海禁,但並沒有完全關閉國門。明成祖時期,爲了宣揚國威,鞏固統治,鄭和七曾下西洋,加強了大明王朝對南陽諸島的管轄,到達了南亞地區。

古代的朝貢制度是什麼?朝貢制度對天下一統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第6張

在東北少數民族地區開通互市,明成祖雖五次北伐,但是也封瓦剌部首領馬哈木爲順寧王,遣史通好,在明宣宗時期,兀良哈三衛因爲少貢和不貢,明宣宗連續七次派遣使者宣佈詔諭,安撫諸邦,達到治邊的政治目的。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但是也堅持和完善了朝貢制度,在西藏設置達賴,踐行了大一統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