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爲什麼說沒有了商鞅,秦國依舊還是那個柔弱只秦?

爲什麼說沒有了商鞅,秦國依舊還是那個柔弱只秦?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商鞅變法,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戰國七雄時代是一個相互征伐,風起雲涌的年代。主要勢力分楚齊韓趙魏燕秦七個大國,還有中山、衛、鄭等微型國家,或被吞併、或附庸、在大國之間苦苦掙扎。局面錯綜複雜,逐利而爲,今日的友邦明日或許就變成敵人。

這七個國家原都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後各自做大,周室衰微,諸侯國中原本最大的晉國被自家公卿割據成韓魏趙三個國家。

爲什麼說沒有了商鞅,秦國依舊還是那個柔弱只秦?

秦的祖先是在周被蠻族入侵時,救駕有功被分封的,封地大致爲今陝西甘肅一帶,處於七雄西部,地理環境和氣候都不如中原和沿海的膏腴之地,用現在的話就是老少邊窮地區。秦穆公時候形勢還不錯,是“春秋五霸”之一,後來幾代被中原和沿海那幾個國家合夥欺負,特別是相鄰的魏國,出了李悝、吳起這樣的能臣猛將,自恃七雄的老大,更是變本加厲的欺負,還搶走了秦的五百里河西之地,秦只能忍氣吞聲,苦苦經營,因爲窮弱,一直被別的大國瞧不起。

轉機發生在秦孝公這一代,此君也是雄心勃勃想改變積弱的現狀,苦無良臣,剛好衛鞅在魏國屢屢不得志,雙方一拍即合,展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變法。這段歷史廣爲人知,只是大概提下,秦國本謹遵祖制,舊貴族勢力很大,而且是世襲的,寸功未立也可承繼祖蔭,天生好命做他的官二代官三代,而尋常人家只能辛苦勞作不得溫飽。

秦孝公支持衛鞅大刀闊斧的改革,不論出身,只講功勞,種地種的好,賞賜,兵器做的好,賞,打仗立下軍功,賜爵。只要是利國家功在社稷的人,都會得到國家的認可,民衆的尊敬,爲國建功者榮,損害國家者恥的風氣深入人心。如此一來,大家的努力都有了回報,種田的勤奮,當兵的拼命,國力一下就上去了,經濟好轉,有了能力厲兵秣馬,打造出當時最精銳的“秦銳士”,戰力當世無匹。衛鞅變法大功,被封賞商於之地賜商君號,後稱其商鞅。

爲什麼說沒有了商鞅,秦國依舊還是那個柔弱只秦? 第2張

由此看來,如無商鞅,秦還是那個貧弱之秦。如無秦王慧眼識才,秦仍爲魚肉之秦。如畏懼改革險阻,沒有大決心大毅力,秦依然爲一隅之秦。人才、支持、堅持,這些都是必須的元素,成功沒有偶然。

自秦孝公後,歷代秦王遵法護法,國力愈發強盛,別國依舊故步自封,古法今用。秦國一枝獨秀,並義渠、吞巴蜀、復河西、霸天下那自是水到渠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