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朝鐵帽子王胤祥,他的子嗣後代過的怎麼樣?

清朝鐵帽子王胤祥,他的子嗣後代過的怎麼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新覺羅·胤祥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愛新覺羅·胤祥是清朝十二個鐵帽子王之一,也是清朝首個恩封的鐵帽子王,在此之前鐵帽子王必須由軍功取得,胤祥則因輔佐雍正治國而破例晉封鐵帽子王。

早在雍正繼位的第二天,雍正便任命四位總理事務大臣,胤祥便是其中之一,並且當天就晉升胤祥爲和碩怡親王。

清朝鐵帽子王胤祥,他的子嗣後代過的怎麼樣?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十多年時間裏胤祥一直不受康熙待見,直到康熙去世之時胤祥仍然未獲任何封爵,當時胤祥已經36歲了,身爲皇子的他連個貝勒貝子都沒混上,說出來都有點心酸。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自打雍正一上臺胤祥可算是翻身了,上來就被封爲親王,第一年就領了13萬兩的年俸,雍正還把自己曾經監管的鑲白旗佐領劃給胤祥,可見對胤祥的信任和疼愛。

胤祥和雍正自小關係就很不錯,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由於胤祥生母章佳氏是滿洲鑲黃旗包衣出身,地位不高且很早便去世了,胤祥自幼是由雍正母親德妃照料,兄弟二人脾氣相投,很是交好。

所以在雍正登基後胤祥立馬鹹魚大翻身,不僅晉封親王,還被允許爵位世襲罔替,而他的兒子們也因此封爵高升。

胤祥一共有九個兒子:

第一子:庶長子弘昌,母爲側福晉瓜爾佳氏

第二子:早夭,未有名,母爲庶福晉石佳氏

第三子:嫡長子弘暾,母爲嫡福晉兆佳氏

第四子:嫡次子弘晈,母爲嫡福晉兆佳氏

第五子:弘眖,母爲嫡福晉兆佳氏

第六子:弘昑,母爲側福晉烏蘇氏

第七子:嫡三子弘曉,母爲嫡福晉兆佳氏

第八子:綬恩,母爲嫡福晉兆佳氏

第九子:阿穆瑚琅,母爲庶福晉那拉氏

這九子之中,第二子、第五子弘眖、第六子弘昑、第八子綬恩、第九子阿穆瑚琅,都沒有活到成年。

實際上胤祥只有弘昌、弘暾、弘晈、弘曉四個兒子可以繼承爵位。

其中第三子弘暾是胤祥的嫡長子,按理說應該由他繼承怡親王爵位,然而弘暾壽命也不長,剛剛成年就死了,雍正追贈他爲多羅貝勒。

弘暾死後,能繼承爵位的只剩下弘昌、弘晈、弘曉三人了。

其中弘昌雖是長子,但可惜是庶出的,沒有資格繼承怡親王爵位,只是得益於老爹胤祥深受雍正器重,於是封了弘昌一個固山貝子。

弘昌出局之後,有資格繼承怡親王爵位的只有弘晈、弘曉二人,這倆人都是嫡子,弘晈是嫡次子,弘曉是嫡三子,按理說在嫡長子弘暾去世後,弘晈應該繼承爵位。

不過胤祥似乎對這個年長的兒子嫡子不放心,總擔心他惹出事兒來,於是怡親王的爵位被雍正交給了嫡三子弘曉。

而爲了彌補弘晈,雍正又加封弘皎爲寧郡王,雖然爵位不及親王,但也是世襲罔替。

至此,胤祥成年的四個兒子全都有了爵位,此外胤祥第六子弘昑病逝時也已經年滿十六歲,故而被雍正追封爲多羅貝勒。

算上第六子弘昑,胤祥家出了一個親王、一個郡王、兩個貝勒、一個貝子,而且兩個王爵都是世襲罔替的,有清一代獨此一家。

胤祥一家的興起得益於雍正的寵愛,只是到了乾隆時期,胤祥家就不受寵了。

乾隆上臺后皇權已經非常穩固了,爲顯示自己的仁愛,乾隆對親弟弟和叔伯兄弟們都是加官進爵。

其中作爲胤祥的長子,弘昌被乾隆從固山貝子提升至多羅貝勒,至此胤祥在世的三個兒子一個是怡親王(弘曉),一個是寧郡王(弘皎),一個是多羅貝勒(弘昌)

大家不要小看了多羅貝勒,貝勒在清朝中前期也是個不小爵位,皇子也不是人人都能獲得貝勒的爵位,更何況弘昌只是個皇侄,能獲封貝勒就很不錯了。

但是弘昌對此並不滿意,由於性格爆裂,父親胤祥擔心他惹出事端,在此之前一直被圈禁在家中,直到乾隆繼位後纔給放出來,他對於自己的經歷非常不滿,於是開始作妖。

同樣作妖的還有寧郡王弘皎,雖說弘皎獲封郡王爵位,而且還是世襲罔替的郡王,但弘皎仍然心存不滿,他認爲自己是實際上的嫡長子,怡親王爵位本就該由他繼承,所以他對於現實也充滿了怨恨。

失衡的心態讓弘昌和弘皎走到了一起,他倆一同參與了弘晳逆案,試圖把乾隆轟下臺,擁立康熙時期的廢太子胤礽之子弘晳登上皇位。

弘晳逆案是清朝最後一起皇位爭奪事件,該事件很快就被乾隆察覺,弘皙一黨被盡數一網打盡,弘昌與弘皎兩兄弟也被抓了起來。

撲滅弘皙逆案之後,乾隆廢除了弘昌的貝勒爵位,並且將他一擼到底,直接降爲閒散宗室,弘昌一支徹底告別歷史舞臺。

而弘皎雖然保住了寧郡王爵位,但世襲罔替的特權被廢除了。

兩個哥哥都身陷逆案,怡親王弘曉即便沒有參與其中,也肯定脫不了連累,他此後一生也沒有多大的政治作爲,長期閒賦在家,以藏書爲樂。

清朝鐵帽子王胤祥,他的子嗣後代過的怎麼樣? 第2張

弘曉死後,按照雍正帝的旨意,乾隆允許怡親王爵位世襲下去,包括追封在內,弘曉這支子怡親王爵位往下總共穿了五代六位王爺,直到同治皇帝繼位之初時出事了。

1861年咸豐皇帝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由於咸豐帝的獨子同治皇帝太過年幼,咸豐帝便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紀六歲的同治帝,史稱“顧命八大臣”。

其中怡親王載垣是顧命八大臣之首,他也是自胤祥之後最具影響力的怡親王了。

但是就在同年九月,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逮捕了顧命八大臣,載垣被賜自盡,而怡親王世爵也被一度廢除。

後來慈禧考慮怡親王世襲罔替的特權是祖制,不能輕易斷絕,於是便重新將怡親王爵位劃入弘皎一脈,由弘皎第四世孫載敦承襲怡親王,載敦死後爵位由其長子溥靜繼承。

清朝鐵帽子王胤祥,他的子嗣後代過的怎麼樣? 第3張

溥靜這個人沒多大能耐,但卻很愛煽風點火,他在義和團運動期間支持拳民與列強打仗,被列強所記恨。

當八國聯軍攻克北京後,怡親王府受到了格外的照顧,被搶的乾乾淨淨。而溥靜本人也被朝廷當做替罪羊,被圈禁革爵,當年就死了。

隨後怡親王爵位被交給了溥靜的侄子毓麒,毓麒在繼承爵位時才兩歲,等他11歲時大清就滅亡了,而他也成爲最後一代怡親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