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同樣是亡國之君,孫皓的結局遠遠不如劉禪

同樣是亡國之君,孫皓的結局遠遠不如劉禪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蜀亡於魏而晉又代魏,晉武帝天紀四年(280年),西晉伐吳大軍攻破吳都建康(今南京),吳主孫皓投降,被封爲歸命侯,至此三家歸晉,天下一統,恢弘磅礴的三國時代結束了。劉禪和孫皓雖然都是亡國之君,但是殊途同歸,兩人都得到了善終,孫皓並沒有被殺,但是亡國之君的待遇卻遠不如劉禪。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同樣是亡國之君,孫皓的結局遠遠不如劉禪

吳國自吳大帝去世以來,吳宮便兵戈連連,內亂不斷。孫皓是吳大帝孫權廢太子孫和的庶長子,從小便深得祖父的喜愛,還給他起了個“彭祖”的名字。赤烏三年(250年),其父太子孫和在與魯王孫霸的儲君爭奪中遭到廢黜(史稱“二宮之爭”),被貶爲藩王遷居外地。建興二年(253年)吳國宗室孫峻發動政變殺死掌權的孫和妻舅諸葛恪,孫和被賜死,小小年紀的孫皓遭此變故,性格變得的安靜沉穩。

孫休即位後,孫皓被封爲烏程侯。吳景帝孫休去世後,皇子年幼,當時蜀漢爲魏國新滅,交趾又發生叛亂,吳國形勢不容樂觀,幼主當國,恐難處理軍國大事,立一個較爲年長的君主成爲吳國眼下的當務之急,二十三歲的孫皓,就這樣幸運的被擁立爲帝。

永安七年(264年)二十三歲的孫皓被正式擁立爲帝,改元元興。孫皓初登大位,頗有一番作爲,懂得撫卹人民,不僅開倉濟貧,還減省宮女,杜絕奢靡,一時被譽爲明主。然而在這些表象之外的孫皓,在權力穩固之後,便本性盡露,粗暴驕盈,暴虐治國,酒色無度,導致人心盡失。吳國在他的統治之下,國勢日衰,已經顯露出亡國之象。

此時魏國也正在經歷一場王朝更替,掌握魏國大權的晉公司馬昭滅蜀之後很快去世,晉王世子司馬炎代魏建國,改國號爲晉。此時三國中魏蜀已亡,只剩下吳國苟延殘喘。晉武帝司馬炎志在統一天下,爲此做了十年的準備,終於在天紀三年(279年)起兵二十萬,兵分六路大舉伐吳。吳國堅持抵抗了一年之後,窮途末路的孫皓最終聽從胡衝的建議,仿效劉禪的做法,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銜壁牽羊率領太子孫瑾等二十一人向西晉伐吳主帥王叡投降,吳國至此宣告滅亡。

孫皓投降後,還寫了不少的勸降書給臣僚們,叫他們放棄抵抗,等待晉軍接受,這一舉動讓王叡大受感動,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皓自知國亡在即,與其做無謂的抵抗,不如順應時勢,也能給自己留個後路。

一代暴君被送往洛陽後,得到了晉武帝司馬炎的接見,被賜號爲歸命侯,有“順應天命,歸順投降”之意。然而孫皓在洛陽過的遠不如同樣歸降的蜀漢後主劉禪(降魏入晉),不僅待遇不能和劉禪比,甚至在去世後,也沒有得到西晉王朝的哀祭,連諡號都沒有。據《三國志》記載,孫皓投降西晉後,“進給衣服車乘,田三十頃,歲給谷五千鬥,錢五十萬,舟五百匹,綿五百斤子瑾封中郎,孫封郎中”。這樣的亡國之君待遇不可謂不豐厚,但相比劉禪就差了不少。

劉禪的安樂公爵要比孫皓的歸命侯爵等級上要高一等,而且劉禪雖居洛陽,卻有自己的封地,即安樂公國,國都叫安樂縣,在今北京順義區西北六裏衙門村,舊名就叫安樂村。劉禪的食邑達萬戶,甚至超過了很多西晉王公大臣,安樂縣國足足存在了84年,經歷了三世,才於公元347年滅亡。

爲什麼同爲亡國之君,待遇差別如此之大呢?原因不難理解,劉禪從本質上看,他的身份還是漢室皇族,參考漢獻帝禪位後被封爲山陽郡公,司馬昭封劉禪爲安樂公也算是非常厚道了。另外,劉禪很識趣,是帶着滿滿的誠意投降的,司馬昭知道劉禪胸無大志,而且在蜀中少有作惡,充其量就是一個昏君而非暴君。厚待劉禪,一來可以體現自己寬容仁厚之心,二來,也是做給東吳看的,因爲在滅亡蜀漢之後,司馬昭的下一步計劃正是圖謀東吳。

而吳末帝孫皓投降,此時晉已代魏,三國歸晉已是大勢所趨,但是晉軍卻遭到了吳國的強力抵抗,晉武帝對孫皓不識時務大爲不滿,加上孫皓在吳國聲名狼藉,實行殘酷的暴政,早就人心盡失,司馬炎怒其無道,故而才如此對待他。

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孫皓在洛陽去世,總算是得到了善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