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女子也像男子一樣運動,而她們在平常都有哪些運動?

古代女子也像男子一樣運動,而她們在平常都有哪些運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古代女子也運動,且她們的項目以靈巧性爲主、以趣味性見長,都有哪些運動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女子也像男子一樣運動,而她們在平常都有哪些運動?

一、蹴鞠

有說蹴鞠爲黃帝所創,有稱與兵事有關:“蹹鞠,兵勢也,所以練武事,知其材也。”

從“鞠”的早期形態上看,我們猜想,蹴鞠的起源應該與原始民族的狩獵生活有關,古時“鞠”即“毬”字,“蹴鞠”曰“戲毬”。

早期的“鞠”是結毛而成,後用以毛填充的皮囊,再後纔有充氣的皮球。

蹴鞠很早就流行於民間。縱橫家蘇秦看到了齊國都城臨淄的富庶,百姓的娛樂生活也很豐富,“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鞠者”,其中之“蹹鞠”就是蹴鞠。此後,蹴鞠傳承了下來:在軍隊,是“陳力之事”;在民間,則“窮巷蹹鞠”。

到了明朝,曾頒佈“下棋打雙陸的斷手,蹴圓的卸腳”的聖旨,於是蹴鞠活動日漸衰微,至清代中葉,就基本上絕跡了。

女子蹴鞠早見於漢代畫像石中,至隋唐時,成爲一時之風尚。

有記載,後宮女子擅長“白打”,突厥女子流行“踏鞠”。民間女子,有梳着三鬟髻的,年僅十七八歲,穿得破破爛爛,腳上穿着一雙木屐,站在路邊的槐樹下,遇到軍中少年蹴鞠,她竟可接而踢之,把蹴鞠踢上數丈之高。

到了宋代,甚至有了女子蹴鞠隊。有一女子隊,共有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繡花寬衫還繫着織錦腰帶,踢起繡球來,可以“球不離足,足不離球”。

明代女子蹴鞠高手彭雲秀精通十六種踢法,可以全身觸球而球不墜地。

二、鞦韆

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楚俗亦謂之“施鉤”。

有關鞦韆的起源,一說是北方匈奴人的創造,春秋時齊桓公北伐,才傳入中原。

一說是漢武帝時的後宮之戲。漢武帝后宮有繩戲,本來叫“千秋”,是爲漢武帝祝壽的。後來“千秋”訛傳爲“鞦韆”,“鞦韆”一詞才流傳了下來。

隋唐之後,鞦韆風行民間,有“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之句。

鞦韆類型多樣,有盪鞦韆、紡車鞦韆、磨鞦韆、磨擔鞦韆等。流傳最廣的則是盪鞦韆。不過,古人盪鞦韆與今不同,他們可是站在鞦韆上。

鞦韆爲古代女子所鍾愛。漢時,北方遊牧民族喜歡學習輕捷矯健的姿態,每當寒食節就戲鞦韆。後來,中原女子學之,是用彩色繩子懸在樹上立架。

唐代時盛行於後宮。天寶年間,宮中每到寒食節,紛紛豎起鞦韆,讓宮嬪們戲笑玩耍,作爲宴會上的娛樂,皇帝直呼鞦韆爲“半仙之戲”。

古人認爲,女子盪鞦韆既可“擺疥”,也可“釋閨怨”。

古代女子也像男子一樣運動,而她們在平常都有哪些運動? 第2張

三、毽子

毽,拋足之戲具也。踢着踢着就成了流行

按宋人高承的說法,踢毽子是“蹴鞠之遺事”。如果這一說法屬實,踢毽子與蹴鞠一樣古老。

至漢魏六朝時,人們踢毽子的技藝已相當嫺熟。北魏有個高僧,在路過洛陽天街時,見十二歲少年慧光在井欄邊反踢毽子,一連五百,衆人喧然。反踢就是用腳外側踢,也叫“柺子”。

至唐宋時,毽子踢法更爲多樣。孩子們“以鉛錫爲錢,裝以雞羽,呼爲鞬子”,三五成羣地邊走邊踢,還研究出了各種玩法,有“裏外廉、拖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柺子”等各種踢法。

到了清代,有人更以踢毽子爲業,毽子一會兒到臉上,一會兒到頭上,一會兒在胸上,一會兒去背上,隨着他起起伏伏、轉來轉去,就是不掉下來,堪稱“博戲中之絕技”。女孩尤愛踢毽子。

踢毽子趣味性強,運動量大小可控,爲婦女尤其是女孩子所喜愛。清人李聲振就記錄過:把雞毛綁在錢眼上,幾個人輪流踢,“名曰‘攢花’,幼女之戲也”。

四、風箏

風箏,紙鳶,又名風鳶。

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稱紙鳶是漢將韓信所作:劉邦建漢後,陳豨(xī)造反。韓信與陳豨交厚,欲爲內應,製作了紙鳶,想用它丈量未央宮的遠近距離,以便闖入宮中捉拿劉邦。計謀未得逞,陳豨和韓信皆被殺身亡。

事實上,風箏的前身是“木鳶”,也叫“飛鵲”。有一種說法,最早的木鳶是爲刺探情報而作,公輸般就作了木鳶來窺視宋城,而且據說還能“飛天三日不下”。

一直到五代時期,紙鳶才演變成真正的遊戲。五代漢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在鳶首以竹爲笛,使風吹進來,竹笛能發出箏鳴一樣的聲音,於是俗稱“風箏”,此後風行全國。

放風箏講究季節。北方一般從元宵節後開始,一直持續到清明節。所以也把清明節稱爲“風箏節”。清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清明掃墓時,全城男女出動,帶着紙鳶線軸,祭掃完畢後就在墳前“施放較勝”,實爲盛事。

風箏種類多樣。據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十月以後,大街小巷就出現了風箏、毽兒等物。風箏是用竹子爲骨架,再用紙糊在上面,有仙鶴、孔雀、沙雁、飛虎等各種形狀,十分精美。

放風箏爲婦女、兒童所喜好。古人認爲,放風箏有益小孩健康,小孩張口擡頭張望風箏的時候,可以“泄內熱”。清人富察敦崇亦認爲放風箏最能清目。

五、跳繩

跳繩,唐朝時稱“透索”,宋元時稱“跳索”或“跳白(百)索”,清代稱“繩飛”,跳繩是民國以後的叫法。

據宋人高承《事物紀原》記載,過去夏至會以朱索裝飾門戶,以止惡氣,“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遺事也”。也就是說,後世的“百索”是由止惡氣的朱索演化而來的。

跳繩是兒童特別是女孩子喜愛的運動。明人沈榜在《宛署雜記·民風》中介紹了北京地方兒童跳繩的情景,描述繩子甩起來的時候,“飛擺不定,令難凝視”,看上去有百索,其實只有一條。孩子們趁着繩子動的時候輪流跳,能過就贏了,如果被繩子絆住,要任憑甩繩的人用繩子打一下作爲懲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