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晉朝歷史上有明君嗎?

揭祕:晉朝歷史上有明君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中國的歷史上,朝代的更迭是很常見的事情,一般朝代更迭可以通過退位讓賢、子承父業和戰爭的方式來完成,最常見的是父子或兄弟間繼承;而退位讓賢則可以追溯到堯舜禹時期,皇帝選擇能當大任之人來接替自己的位置;戰爭則是在天下局勢較爲混亂之時,由有志之士領導起義或者貴族間分攬皇權來完成。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便可以體現風雲突變之事態。然而在古代的朝代中,有這樣一個朝代,它存在感稀薄,在史實材料和文學作品中都很少展現;隋朝只有短短37年的壽命,而它延續的時間是隋朝的好幾倍,卻讓整個社會倒退,政治、經濟、軍事處於長期停滯不前的狀態。文人志士們提到它,甚至無法從中舉出勵精圖治的領導人。

晉朝生於三國的末期,是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建立的。司馬一氏骨子裏就帶着謀逆叛變的血脈,以至於司馬懿、司馬昭和晉武帝司馬炎都有謀反的心思,最著名的那句歇後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便是出自於此。司馬炎繼承了司馬家光榮而偉大的篡權任務,在鹹熙二年(266年)逼宮,使得魏元帝退位。

揭祕:晉朝歷史上有明君嗎?

因此,晉朝的開始就註定它要飽受弊病。魏時期,雖然曹氏也不是善類,終究依靠自己的實力來取得天下。司馬炎卻實實在在靠賣弄權勢,可見其心志,並比不得曹孟德。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嫡長子,在他之下還有一個弟弟名司馬攸。司馬攸爲人親和,自幼飽讀詩書,因此衆多大臣都對他讚不絕口,而司馬炎與弟弟相比,就不那麼受歡迎。

司馬昭也曾經有過想要讓幼子繼承爵位的想法,但是終究長幼有序,他又覺得十分對不起自己的長子,因此在最後薨逝前,司馬昭還是將世子之位交付於司馬炎。即便司馬炎後來成爲了晉王,進而奪取天下,他也依舊提防自己的親弟弟。

其實對於自己的弟弟,他抱着很複雜的感情。於公,弟弟對他的皇權有着很大的威脅;於私,他又很尊敬自己的弟弟。《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中記載:“攸以禮自拘,鮮有過事。就人借書,必手刊其謬,然後反之。加以至性過人,有觸其諱者,輒泫然流涕。雖武帝亦敬憚之,每引之同處,必擇言而後發。”

不過司馬攸卻並沒有謀反之心,因爲司馬炎即位後,勵精圖治,稱得上是一位好皇帝。早在開國之初,他就下了詔書:“爲永葆我大晉的江山,現以無爲之法作爲統領萬國的核心。”無爲而治是道家的治國思想,指的是以制度約束民衆,但不過分的干預民衆。因此,依法治國也就成爲司馬炎治理國家的方針,其中代表的法典是《泰始律》。

他制定“互調式”來調節建國初期經濟的不景氣,並且開創了史無前例的人口大調查,明確了戶籍管理制度,在這樣的治理下,社會秩序相對穩定、繁榮,史稱太康盛世。不過,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司馬炎終究不如他的弟弟穩重,在他取得了這些成就後,逐漸放鬆了管理,並且養成驕奢淫逸的習性,之前所有取得的業績全部化爲灰燼。

因此,若說他是個明君,其實也只能稱作半個;在他染病即將離世時,立長子的決定更是將晉朝之後百年的命運打入一個無法逃脫的深淵。他的長子司馬衷是一個智力不健全的殘疾人,從小便癡癡呆呆,然而司馬炎的皇位便是由於他父親“長幼有序”的觀念才得來,因此他只能立自己的長子,不然很容易招致小人的讒言。

揭祕:晉朝歷史上有明君嗎? 第2張

司馬衷即位後,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由於司馬衷被賈后壟斷政權,再加上之前司馬炎所設士族門閥制度,士族之勢逐漸興起,並威脅到中央,朝堂陷入一陣混亂的風波中,各個王族蠢蠢欲動,在晉國內戰爭連綿不止。

在此期間,備受矚目的琅琊王司馬睿脫穎而出,斬斷了西晉的後路,並在建康建立了東晉。司馬睿憑一己之力,將八王之亂掀起的驚濤駭浪平復,本來將要有一番作爲的他,因過於信任宰相王導,導致皇權逐漸被剝離,最後鬱鬱而終。

晉朝在位的皇帝,基本都沒有長久的政權。人們常說,“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晉王朝開始於衆多輿論和紛擾中,又結束在戰亂,期間雖也有政治清明、社稷安然的景象,然而都堅持不了多久。因此它即便延續了百年的歷史,卻只在歷史中留下位數不多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