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爲影響了貴族權益嗎?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爲影響了貴族權益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王安石的變法爲什麼會失敗?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王安石值得我們尊敬、崇敬,即使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都是一位人品、能力俱佳的完美政治人物;至於他的變法爲什麼失敗,原因很現實: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而唯一支持他的宋神宗卻又有心無力、英年早逝。

王安石:封建時代的完美人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爲影響了貴族權益嗎?

與一些傑出政治家幼年貧苦、通過努力出人頭地的“勵志”經歷不同,王安石自小家境優渥,其父親歷任韶州和江寧府的通判。在北宋時,通判是州郡的副職,與權知軍、州事共同處理政事,並且還有督查、審覈官員的職責。生在這樣的地方大員之家,王安石稱得上是個官二代。

但與當今某些官二代、富二代的不學無術不同,王安石自小就比較上進,而且天生極度聰明,據說有過目不忘的才能。年僅24歲時,他就考中了進士,據說本來位列第一,但由於卷子中有個字眼犯了朝廷的忌諱,因此被降爲第四。

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至於他的文采,在此不再贅述。在政務能力方面,他早年擔任鄞縣知縣時,任期剛滿,縣裏人就給他建立了生祠,其後以自己的能力步步高昇;在人品方面,更被一些同僚視爲楷模,他的夫人曾給他買了個妾,但得知這個女士是因爲家裏要賠償官府而被丈夫賣掉後,王安石立馬把她送回去;與其他醉心於功名富貴的士大夫不同,除了文學、政事外,王安石對個人榮辱富貴毫無興趣,據說,有一次官差來他家送信,看到穿着樸素、毫無架子的王安石,竟以爲他是府上的僕人;因此後來他被政敵羞辱“囚首垢面而談詩書”,也就是穿着像個叫花子一樣,還敢沾污詩書這種高雅之物。

但王安石並不是一位清高的出世者,他對北宋當時積貧積弱、內憂外患不斷的處境極爲擔憂,早在宋仁宗時期,他就上了一封萬言書,主張進行徹底的改革,但並未引起朝廷重視。

對這樣一位完美士大夫,宋神宗還是太子時就對其極爲仰慕,因此在即位後立即把他召進朝廷委以重任,並全權負責改革事宜。

王安石變法的本質:削弱權貴利益,實現國強、民富

用積貧積弱來形容北宋朝廷,並非誇張。爲了應對契丹、西夏等異族政權,北宋的禁軍增加到八十多萬;爲了負擔浩大的軍費,民間的稅率已經高到怨聲載道的地步,但這還遠遠不夠,以至於朝廷不得不花光趙匡胤、趙光義時期的儲蓄,史書稱“百年之積,惟存空薄”。後來李元昊向北宋稱臣,但代價是宋朝每年“賜”給他絹十萬匹、白銀十萬兩、茶葉四萬斤,民間負擔更爲沉重。同時,由於上百年的重文輕武,北宋“人不知戰,國不慮危”,軍隊戰鬥力差到無以復加。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爲影響了貴族權益嗎? 第2張

但北宋並不是沒錢,但錢在哪呢?在士大夫、官員、地主手裏。當初爲了鼓勵人們棄武從文,北宋統治者對文人階層關照呵護備至,其中有一條,就是可以免交很多名目的賦稅。

而王安石的變法,正是爲了扭轉北宋當時的弊端,無一不是要放既得利益階層的血,舉例說明:

經濟改革的核心——青苗法,每年的青苗時期,農耕即將開展、百姓急需用錢時,由官府出面向放貸,收取利息二分;而之前這部分工作時民間的富商豪強的專利,他們收取的利息是五分。所以,青苗法既降低了百姓負擔,又增加了朝廷的收入,但唯獨損害了權貴的利益;

募役法,允許百姓以交錢來抵消徭役(就是義務爲官府幹活);原本不用服徭役的官宦之家、寺廟等,也要按照旗下人口數量繳納一定的費用,標準只是尋常百姓的一半。這一政策極大解放了基層老百姓,並且特權階層也得按人頭收稅,能夠杜絕貧民依附豪強、有效打擊土地兼併,是標準的利國利民之舉,但巧的是,又讓權貴付出了一點代價;

市易法,有點像漢朝時的常平倉,即由官府設立交易所,維持物價穩定、避免大商富賈炒作物價,顯然,這一政策又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

在軍事方面,推行保甲法以取代募兵法,削減臃腫的軍人數量,轉爲追求質量,本質是要恢復初唐的府兵制,但這一制度的前提是要耕者有其田,再次觸動大地主們的利益;

同時,王安石的變法主要內容還有鼓勵各階層養馬,取消更戍法、給軍隊固定主將,恢復廢除已久的武舉,改變科舉考試內容、廢除詩賦增加政論,改革官制、去除冗官等等。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爲影響了貴族權益嗎? 第3張

因此,王安石變法,實際上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北宋的弊端進行徹底的整頓,對社會利益進行重新分配,說白了就是要割權貴、士大夫們的肉,來爲朝廷輸血、爲百姓減負、提高軍隊戰鬥力;雖然利國利民,但卻得罪了整個官場以及地主富商,理所當然遭到了當權者們的一致反對。而支持他的,也許只有宋神宗。

獨木難支的宋神宗

宋神宗年僅20歲即位,他胸懷滿腔抱負,不僅要收復燕雲十六州,更想重振中原王朝的雄風、恢復漢唐威武,一雪祖宗們遭受的恥辱。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進行改革,因此他即位不久,就把之前曾上書請求改革的王安石召進朝廷、委以重任。

但此時的北宋可謂積重難返,特權階層早已形成、土地兼併日益嚴峻,既得利益者們早已結成了一個足以影響北宋政權安定的特權階層。同時,由於長期以來對文人的寬仁政策(比如“誓不殺大臣即言官”的家訓),北宋朝廷絲毫沒有漢唐時令行禁止的作風,那些大小官員甚至以跟皇帝作對爲榮,對於大小政策更是時常雞蛋裏挑骨頭,專門以拆臺爲樂(有點像如今西方政府某些反對DANG),更別說會危及到自身利益的變法。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爲影響了貴族權益嗎? 第4張

因此,當王安石變法頒佈的那一天起,來自各級官員的抨擊、反對之聲就不絕於耳,甚至陽奉陰違、曲解亂來。而在軍事方面,由於上百年的重文輕武,北宋的軍事人才極度缺乏,尸位素餐、混日子的將士不在少數,徹底改革談何容易。

總之,看起來王安石變法與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頗有一些相似,但兩者面對的各項主客觀條件相差懸殊,再加上當權階層巨大阻力,更像是脫離了現實的理想主義,其失敗也在必然之中。變法之後,北宋雖然也取得了“熙河開邊”這樣的成績,但面對朝野無處不在的使絆子、下黑手,各項措施落實得並不如人意。公元1082的永樂之役,北宋戰敗,200多位軍官戰死,並損失了二十多萬軍人和民夫,宋神宗悲痛不已、當朝痛哭,三年後鬱鬱而終,年僅38歲。他死後,王安石變法也隨之被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