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在古代棉花是何時傳入中原的?在那之前人們是如何禦寒?

在古代棉花是何時傳入中原的?在那之前人們是如何禦寒?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棉花沒有普及之前,古人在冬天怎麼避寒?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棉花,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籽纖維,花朵爲乳白色,開花後不久會轉變爲深紅色,纔開始凋謝。凋謝後會留下綠色的小型的蒴果,被稱爲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的表皮中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那即是我們用於填充棉花製品的棉絮。

現如今,在保暖裝備快速地更新迭代時,棉花可謂一直穩居保暖界的王者位置。想想看,在嚴寒的冬天,能在洗完熱水澡後馬上鑽進一牀厚實的棉被中,把腦袋也舒服地埋進棉花軟枕頭中,何等的舒適且溫暖啊。第二天早上,暖和的被窩可是早起困難戶最希望能抵抗住的東西。

不過,棉花這種植物可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農作物。棉花至遲是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的,同時至少在2000年前,廣西、雲南、新疆等地區便開始將棉花的纖維用作紡織原料。而棉花傳入內地中原地區,應該要屬宋末元初,有記載:“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在古代棉花是何時傳入中原的?在那之前人們是如何禦寒?

通過對植物區系和史料的分析,一般會認爲棉花的傳入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約摸是有三條不同途徑:第一途徑是南路最早從印度而來的亞洲棉,經東南亞進入海南島和兩廣地區。有史料稱,在秦漢時期之後才傳入福建、廣東等地區;第二途徑是大約在秦漢時期,由印度緬甸傳入雲南的棉花;第三途徑是從西亞傳入新疆的非洲棉,走的陸路河西走廊一帶,時間約在南北朝時期。

起初人們從未認識到棉花的經濟價值,在《梁書》中有寫: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爲白疊子。”因此,現代常見的棉製品原料棉花,在古代起初是被作爲花啊草啊看待的。

明朝初年,朱元璋憑藉自己曾經作爲農民的經驗,慧眼識棉花,發現種植在皇宮後花園的供觀賞用的棉花有着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這才下令在合適的地區,廣泛地種植棉花。自那以後,棉衣、棉褲、棉被等一切棉花製品才正式出現在了百姓的家中。

棉花在宋朝用作觀賞,明朝才終於被重視,那在沒有棉花的時代裏,古人爲了能讓自己在三九天中好受些,是怎樣做到避寒的呢?

那想必最先能想到的便是作爲我國國粹的絲綢吧,中國自西漢起便被稱頌爲是“絲國”。在棉花還沒有出現在我國之前,絲綢便在保暖裝備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據傳黃帝的妻子嫘祖發現了人工飼養蠶的訣竅,並且還發明瞭收集蠶絲、織制絲綢的方法,所以我國絲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儘管養蠶抽絲的技術發展了那麼久,還是無法改變蠶的生長週期長、蠶繭蠶絲出貨率低的事實,所以絲綢終歸都是古代貴族或者富商的專利,只有他們才能享受到的禦寒衣物。

在古代棉花是何時傳入中原的?在那之前人們是如何禦寒? 第2張

古代的平民百姓則就過得粗糙了點,他們用的是後來纔出現的叫做麻布的織物。麻,通常指的是黃麻、苧麻、亞麻等物,麻布則指用它們的植物纖維縫製而成的布匹。由於原材料隨處可見,且一收一大片,獲取途徑比絲綢簡單得多,來源也更廣泛,價格也比絲綢更加親民。可惜,古人制衣的工藝發展有限,並且植物纖維還是比動物纖維更加生硬,所以麻布制的衣物穿着起來終究是沒那麼舒服的,而且避寒的程度比絲綢還不如。

除了絲綢和麻布,古代還有一種令現代人眼紅的避寒衣物的製作原材料,便是裘皮,即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多采用狐皮、貂皮、羊皮,總的來說,可以算是現如今的皮草。這種要使用狐皮、貂皮等名貴獸皮的禦寒衣物,想當然地具有着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價值,不然也不會出現“五花馬,千金裘”類的說法。不過,老百姓倒是可以穿戴用狗皮和羊皮製作的裘皮,以次充好。但無論怎麼說,在現今保護動物的意識覺醒後,動物皮質的裘衣數量是在減少的。

最後,也是最令人瞠目結舌的禦寒衣物,便是沙土。若是遇到天災人禍,古代普通的老百姓很可能入不敷出,連麻衣都沒錢購買的時候,地上隨處都能撿到一把的沙土便派上了大用處。生把火烤熱了沙土後,將其裝進用破布在衣上多縫的幾個口袋,用其餘熱便能在寒冬中暖暖身子了。可能這就是古代版的暖寶寶了吧?

在古代棉花是何時傳入中原的?在那之前人們是如何禦寒? 第3張

若是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回到古代體驗一下當時的三九天,你最希望試試哪種衣物呢?是昂貴的絲綢或裘衣,還是普通百姓家的麻布衣,亦或是最不濟的沙土暖身呢?

當然,自從棉花得到普遍種植和使用後,避寒衣物的價格大大降低,不論貧富,基本都能整上一件棉衣了。到了現在,棉花製品更是隨處可見,充斥在我們的冬天生活中,而且避寒的方法更加五花八門,更加涌起一股玩花樣的勁兒。回望古時候那麼艱難的避寒,真是愈發想要感嘆,現今的生活該是這麼的美好。